為長江隧道配備“保健醫生”
為長江隧道配備“保健醫生”
即將通車的南京長江隧道也配備有專門的“保健醫生”――依據“物聯網”概念研制的“大直徑盾構隧道傳感網安全監測系統”。記者昨獲悉,該系統由南京城建隧橋經營管理公司與南京大學聯合組織科研人員攻關研制成功,并應用于南京長江隧道工程,用于保障隧道施工與營運安全。
晝夜奮戰為長江隧道研制出“保健醫生”
南京城建隧橋管理公司董事長王霆介紹,單洞3.078公里、隧道總長6.156公里的南京長江隧道是國家及省市重點工程,是江蘇省內第一條穿越長江的隧道,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直徑泥水盾構隧道。工程建設規模大,同時也是我國長江流域上工程技術難度最大、施工風險最大、挑戰性最強的地下工程之一,其中許多難題是世界級的技術難題。
在有8家以科研院所為主體單位參加的投標中,南京城建隧橋管理公司一舉中標,獲得了南京長江隧道結構健康安全監測的科研項目。中標后,南京城建隧橋管理公司與南京大學針對南京長江隧道工程的特點,組織科研人員迎難而上,晝夜奮戰進行科研攻關,終于研制出用于保障南京長江隧道施工與營運安全的“大直徑盾構隧道傳感網安全監測系統”,并成功應用于南京長江隧道工程。
862個傳感器不間斷顯示長江隧道“心電圖”
王霆介紹,南京長江隧道各監測斷面預先安裝了862個傳感器,它們交織成了一張隧道安全信息傳感網,可對隧道施工與運營期間的結構受力與變形,以及隧道周圍水土壓力狀況進行實時監測。也就是說,這套系統每秒鐘能夠采集862個南京長江隧道的反應數據,這些數據通過互聯網立刻傳送到監控中心。監控中心有2臺服務器和3臺高性能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即時分析,并在顯示器上不間斷地顯示出反映隧道健康及安全狀態的“心電圖”。一旦“心電圖”顯示出隧道局部出現了異常反應,系統會立刻報警,并提示施工人員或營運管理人員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進行搶修或檢查。
“長江隧道挖掘盾構機下穿江底最低點位置時,工程技術人員時刻都在緊盯顯示屏上隧道的‘心電圖’,因為這里作用在隧道上的壓強非常大,相當于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承受著沖擊電鉆的強大壓力?!蓖貊f,正是通過分析傳感網所提供的“心電圖”,工程人員得以充分掌握隧道的安全狀況,并為掘進方案與進度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此外,這套傳感網系統還將在長江隧道上百年的設計使用壽命內,持續提供隧道安全及健康狀態的 “心電圖”,保障南京長江隧道的安全運營。
即將通車的南京長江隧道也配備有專門的“保健醫生”――依據“物聯網”概念研制的“大直徑盾構隧道傳感網安全監測系統”。記者昨獲悉,該系統由南京城建隧橋經營管理公司與南京大學聯合組織科研人員攻關研制成功,并應用于南京長江隧道工程,用于保障隧道施工與營運安全。
晝夜奮戰為長江隧道研制出“保健醫生”
南京城建隧橋管理公司董事長王霆介紹,單洞3.078公里、隧道總長6.156公里的南京長江隧道是國家及省市重點工程,是江蘇省內第一條穿越長江的隧道,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直徑泥水盾構隧道。工程建設規模大,同時也是我國長江流域上工程技術難度最大、施工風險最大、挑戰性最強的地下工程之一,其中許多難題是世界級的技術難題。
在有8家以科研院所為主體單位參加的投標中,南京城建隧橋管理公司一舉中標,獲得了南京長江隧道結構健康安全監測的科研項目。中標后,南京城建隧橋管理公司與南京大學針對南京長江隧道工程的特點,組織科研人員迎難而上,晝夜奮戰進行科研攻關,終于研制出用于保障南京長江隧道施工與營運安全的“大直徑盾構隧道傳感網安全監測系統”,并成功應用于南京長江隧道工程。
862個傳感器不間斷顯示長江隧道“心電圖”
王霆介紹,南京長江隧道各監測斷面預先安裝了862個傳感器,它們交織成了一張隧道安全信息傳感網,可對隧道施工與運營期間的結構受力與變形,以及隧道周圍水土壓力狀況進行實時監測。也就是說,這套系統每秒鐘能夠采集862個南京長江隧道的反應數據,這些數據通過互聯網立刻傳送到監控中心。監控中心有2臺服務器和3臺高性能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即時分析,并在顯示器上不間斷地顯示出反映隧道健康及安全狀態的“心電圖”。一旦“心電圖”顯示出隧道局部出現了異常反應,系統會立刻報警,并提示施工人員或營運管理人員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進行搶修或檢查。
“長江隧道挖掘盾構機下穿江底最低點位置時,工程技術人員時刻都在緊盯顯示屏上隧道的‘心電圖’,因為這里作用在隧道上的壓強非常大,相當于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承受著沖擊電鉆的強大壓力?!蓖貊f,正是通過分析傳感網所提供的“心電圖”,工程人員得以充分掌握隧道的安全狀況,并為掘進方案與進度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此外,這套傳感網系統還將在長江隧道上百年的設計使用壽命內,持續提供隧道安全及健康狀態的 “心電圖”,保障南京長江隧道的安全運營。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基于傳感技術的智能服裝的醫學應用
由于小型化技術的進步,人們逐漸可以將原來安裝在背包中的沉重的計算機系統植入眼鏡或衣 服中,并通過互聯網技術從系統中獲取信息。
06月26日 15:54OFweek電子工程網
加拿大一公司投390萬美金專攻包裝傳感技術
包裝行業向來不乏創新,比如,Smart Skin Technologies公司剛剛為其包裝傳感技術注入了新一輪的大約390萬美金。
01月17日 16:35創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