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丨瀘州:兩個“傳送帶”撐起物流“大動脈”
2月27日清晨5時許,天色漆黑,瀘州電商快遞分撥中心的燈光逐漸亮起。
在7000平方米的統配平臺上,伴隨著快遞分揀機器“嗖嗖”的運轉聲,一個個快遞包裹經高速相機識別處理后,通過傳送帶傳送到對應位置的格口后進袋。集包袋裝滿后由工作人員封口,再進入另一條流水線,進行下一步分揀,整個流程高效自動。
上午9時左右,來自圓通、韻達、極兔三家快遞公司的200余名快遞員在這里分揀裝車,一輛輛小三輪從這里出發,將快遞包裹送到全市各個站點。
“我們最近每天大約處理8萬單快遞包裹,只需要50多名工人就能完成分揀。”瀘州電商快遞分撥中心于2021年6月正式投運,由瀘州臨港驛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建設運營。該公司副總經理陳印介紹,中心2022年完成快遞分揀配送2415萬單,日均6.6萬單,較上年日均提升1.2萬單,其中去年“雙十一”期間和2023年1月年貨節期間達到每日13萬—15萬單,有力保障了物流配送暢通。
瀘州電商快遞分撥中心一片繁忙景象。郭蕎璐 攝
“公司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離不開稅收優惠政策和稅務部門優質服務的支持。”公司會計許杰表示,“沒有那筆資金,現在的二期工程肯定處于停擺狀態。”
許杰說的“那筆資金”,是指在項目建設期間公司享受了1000余萬元的留抵退稅款,緩解了資金壓力,也讓整個瀘州電商分撥中心項目二期(電商中心)順利建成落地。
瀘州電商快遞分撥中心里的傳送帶正在持續工作,而在瀘州這片土地上,還有另一條“傳送帶”,聯通著瀘州與世界。
2月24日,2023年第四列瀘州中歐班列從瀘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開行,搭載著瀘州白酒等貨物,將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抵達俄羅斯莫斯科。
這是瀘州中歐班列首次運輸酒類產品出口。這列瀘州中歐班列貨重488.22噸,貨值2087萬元。搭載的貨源主要由本地的白酒、化工品,成渝地區周邊瓷器、電器組成。其中,首次搭上瀘州中歐班列的瀘州酒,來自瀘州老窖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主要有瀘州老窖特曲、瀘州老窖紫砂大曲和瀘州老窖頭曲等。
“開年以來,瀘州港開啟‘春忙’模式。預計一季度將完成綜合吞吐箱量5.4萬標箱,同比增長12.4%,實現營業收入3.47億元。”瀘州港務有限責任公司財務人員張海珊表示,“2022年,我們公司享受了稅收優惠近130萬元,稅務部門‘真金白銀’的支持,讓公司對一季度奮戰開門紅充滿信心。”
稅務干部入企宣講稅收優惠政策。王櫻梔 攝
作為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與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瀘州具備區位優勢、通道優勢和六大開放平臺優勢。為暢通瀘州物流“大動脈”,瀘州稅務部門以便民春風行動為契機,聚焦物流企業需求,借助稅收大數據清單式歸集物流運輸業特征、稅費退減免抵政策、咨詢頻率等“標簽化”數據,扎實推進物流運輸業稅費優惠“標簽化”管理。
“今年一季度,我們預計能享受稅收優惠32萬余元。尤其是針對瀘州港碼頭前沿、大宗倉儲設施等用地實行的減半及免稅政策,能夠切實有效地減少資金占用,增加可支配現金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張海珊說道,瀘州港將穩定班輪航線,加密西向水水中轉航線,持續助力中歐班列圖定化開行,為全省物流運輸開好局、起好步。
據了解,聚焦物流運輸企業發展堵點卡點問題,瀘州稅務部門還在打造“全鏈條式”服務模式上求實效,“一對一”定向推送適用稅惠政策及操作辦法,“手把手”提供精準宣傳輔導,為物流運輸企業提供“精準推送—未享提醒—動態跟蹤—問效分析”的全流程閉環服務。
0 贊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