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級炸裂!京東外賣騎手爆沖 15 萬,美團餓了么連夜開會!
當你還在糾結點哪家外賣時,京東已經悄悄干了件大事 —— 全職騎手規模突破 10 萬人,還宣布要擴招到 15 萬!這個曾經被認為 “只送快遞” 的電商巨頭,如今在外賣賽道上玩起了 “速度與激情”:原計劃年底達成的 10 萬騎手目標,居然提前 2 個月完成,現在還要繼續擴招,這速度讓美團、餓了么的高管們都得扶一扶眼鏡。網友調侃:“京東這哪是送外賣?分明是來外賣江湖踢館的!”
別以為這只是簡單的 “招兵買馬”,背后藏著京東對本地生活服務的野心。從電商到物流,從零售到外賣,京東正在編織一張覆蓋 “最后一公里” 的超級網絡。而 15 萬全職騎手,就是這張網絡的 “毛細血管”—— 他們不僅要送外賣,還要送菜、送藥、送萬物,甚至可能顛覆你對 “外賣小哥” 的認知。
一、京東外賣的 “閃電擴張”:為什么突然狂招騎手?
1. 外賣市場的 “蛋糕誘惑”:萬億規模下的生死時速
中國外賣市場規模早已突破萬億,2025 年預計達到 1.2 萬億元,相當于每天有 7000 萬單外賣在路上跑。面對這塊超級蛋糕,京東自然眼饞。但不同于美團、餓了么的 “平臺模式”,京東選擇了一條更 “重” 的路 —— 自建全職騎手團隊。
這種 “重資產” 模式看似笨拙,卻藏著京東的小心機:全職騎手忠誠度更高、服務更標準化,能解決外賣行業的 “最后 100 米” 痛點。比如,京東騎手可以順便幫用戶取快遞、扔垃圾,甚至提供家電安裝服務,這種 “全能型” 服務是兼職騎手難以做到的。
2. 對抗美團餓了么的 “差異化武器”:用供應鏈優勢降維打擊
京東做外賣,靠的不是燒錢補貼,而是供應鏈 “老本”:
即時零售聯動:騎手可以從京東到家、七鮮超市直接取貨,生鮮果蔬最快 30 分鐘送達;
物流網絡共享:依托京東物流的 2000 個倉庫,騎手能實現 “近場配送”,成本比同行低 20%;
技術賦能:用無人機、智能調度系統優化路線,騎手日均配送單量比行業平均高 3-5 單。
某行業分析師指出:“京東這是在用電商和物流的‘組合拳’打外賣,相當于用坦克打巷戰,降維打擊效果顯著。”
3. 就業市場的 “逆向操作”:當年輕人搶著當全職騎手
在 “就業難” 的大背景下,京東全職騎手成了 “香餑餑”:
薪資誘人:一線城市全職騎手月薪普遍 1.2 萬 - 1.8 萬,比兼職高 30%,還繳五險一金;
職業尊嚴:京東給騎手買商業保險、提供住宿補貼,甚至有 “騎手成長學院” 培訓考證;
社會認同:推出 “城市守護者” 計劃,騎手可享受景區門票優惠、子女入學綠色通道。
一位 00 后騎手在抖音分享:“我媽再也不嫌棄我送外賣了,聽說我在京東干,逢人就說我是‘互聯網大廠員工’。”
二、全職騎手 vs 兼職騎手:一場服務質量的 “代際戰爭”
1. 服務標準化的 “降維打擊”:從 “能送到” 到 “送得好”
美團、餓了么依賴兼職騎手,雖然靈活但服務參差不齊。京東全職騎手則像 “外賣界的正規軍”:
統一培訓:入職前需通過 30 天培訓,包括服務禮儀、應急處理、特殊訂單應對(如幫送藥品、寵物喂養);
裝備升級:配備智能頭盔(帶導航和緊急呼叫)、保溫箱(分溫層設計)、雨雪防護服等專業裝備;
評價體系:用戶可對騎手的 “準時率”“服務態度”“商品保護” 分項打分,直接與績效掛鉤。
某用戶對比體驗后表示:“京東騎手送熱餐時會用鋁箔保溫袋,送冷飲帶冰盒,比某平臺隨便裝個塑料袋靠譜多了。”
2. 即時零售的 “最后拼圖”:從送外賣到送萬物
京東全職騎手的真正價值,在于打通 “即時零售” 全場景:
生鮮配送:從七鮮超市取貨,活魚活蝦全程冷鏈,到家還是蹦跶的;
藥品急送:與益豐藥房合作,24 小時配送急救藥品,騎手需通過急救培訓;
3C 產品閃送:買手機、電腦等貴重物品,騎手可現場驗機、協助激活,全程錄像留痕。
這種 “萬物可送” 的能力,讓京東外賣跳出了 “餐飲配送” 的局限,直接切入萬億級即時零售市場。
3. 騎手生態的 “長期主義”:把職業變成事業
京東推出 “騎手合伙人計劃”,優秀騎手可晉升站長、區域經理,甚至參與股權激勵。這種 “向上通道” 讓全職騎手看到了職業前景,而不是把送外賣當 “過渡工作”。
數據顯示,京東全職騎手平均在職時間 18 個月,是行業平均的 2 倍。某騎手站長說:“我帶的團隊里,有騎手干滿 3 年買房買車,這在其他平臺不敢想。”
三、外賣行業的 “地震效應”:京東來了,美團餓了么怎么辦?
1. 美團的 “防御戰”:加速升級兼職騎手待遇
面對京東的威脅,美團緊急推出 “優選騎手” 計劃:
薪資提升:給核心城市的兼職騎手漲薪 15%,達到全職騎手 80% 的水平;
裝備升級:發放智能背包、無線耳機,優化配送路線算法;
職業保障:試點 “騎手積分制”,積分可兌換社保、培訓課程。
但業內人士指出:“兼職騎手的本質是靈活就業,美團很難在忠誠度和服務質量上與京東全職騎手抗衡。”
2. 餓了么的 “差異化突圍”:抱緊阿里生態大腿
餓了么選擇 “背靠阿里” 求生存:
流量互通:在淘寶、支付寶首頁增加外賣入口,用電商流量反哺外賣;
本地生活整合:與盒馬、大潤發聯動,推出 “外賣 + 到店” 套餐,騎手可同時完成配送和到店核銷;
技術賦能:用阿里云優化調度系統,騎手配送效率提升 12%。
但尷尬的是,阿里系的 “大而全” 反而不如京東的 “專而精”,餓了么騎手的平均配送時長比京東慢 8 分鐘。
3. 行業格局的 “重新洗牌”:三足鼎立還是一家獨大?
第三方數據顯示,京東外賣市場份額已從 2024 年的 3% 升至 2025 年的 8%,增速是行業平均的 5 倍。照此速度,2026 年有望突破 15%,形成 “美團(50%)、餓了么(35%)、京東(15%)” 的三足鼎立格局。
但京東的野心不止于此。有內部消息稱,京東計劃 2026 年將騎手規模擴大至 20 萬,覆蓋 90% 的縣級城市,徹底打通 “城鄉即時配送網絡”。
四、全職騎手的 “社會價值”:重新定義藍領就業
1. 解決就業的 “穩定器”:15 萬崗位背后的民生意義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京東擴招騎手相當于創造了 15 萬個 “穩定飯碗”:
吸納退役軍人:專門設立 “退役軍人騎手通道”,目前已有 1.2 萬退役士兵入職;
幫助農民工轉型:為進城務工人員提供免費培訓,解決 “有體力無技能” 的就業難題;
吸引大學生兼職:推出 “暑期騎手計劃”,在校大學生可賺學費,還能積累社會經驗。
某社會學教授指出:“京東為藍領群體提供了‘有尊嚴的工作’,這對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有示范意義。”
2. 城市服務的 “毛細血管”:騎手變身為 “社區管家”
京東騎手正在成為城市服務的 “最后 100 米” 樞紐:
反詐宣傳員:配送時順帶發放反詐手冊,2025 年已協助警方阻止詐騙案件超 5000 起;
應急響應員:培訓騎手識別火災、煤氣泄漏等隱患,成功預警 200 多起險情;
社區服務站:騎手可代收快遞、代扔垃圾,甚至幫老人代購藥品,成為 “社區萬能俠”。
北京某小區業主說:“我們小區的京東騎手比物業還熟,哪家有老人、哪家養寵物,他都門兒清。”
3. 技術驅動的 “新職業”:從體力勞動到技能型崗位
京東騎手不再是單純的 “體力勞動者”,而是需要掌握多種技能的 “城市服務專家”:
無人機操控:部分騎手需學會操控配送無人機,應對山區、擁堵路段配送;
冷鏈管理:配送生鮮時要懂溫控知識,確保食材新鮮度;
客戶溝通:處理特殊訂單時需具備溝通技巧,比如安撫寵物獨自在家的用戶。
這種 “技能升級” 讓騎手職業更具競爭力,也為藍領群體開辟了 “技術型就業” 新路徑。
五、未來展望:京東外賣的 “終極目標” 是什么?
1. 從外賣到 “即時零售帝國”:野心不止于送盒飯
京東擴招騎手的終極目標,是打造 “30 分鐘萬物達” 的即時零售網絡。想象一下:
早高峰:騎手從京東便利店取早餐,配送到地鐵站口;
午間:從七鮮超市取生鮮,送到用戶家中;
傍晚:從合作藥房取慢性病藥品,順帶幫用戶扔垃圾;
深夜:從京東家電專賣店取新手機,現場幫用戶激活舊手機數據遷移。
這種 “一站式生活服務”,才是京東眼中的外賣終極形態。
2. 挑戰與風險:重資產模式能否持續?
京東的重資產模式雖然優勢明顯,但也面臨挑戰:
成本壓力:全職騎手的人力成本比兼職高 40%,需持續提升單量攤薄成本;
管理難度:15 萬騎手的調度、培訓、監管是世界級難題,稍有不慎就會效率崩盤;
政策風險:勞動保障政策若收緊,可能增加用工成本。
但京東似乎早有準備,其自主研發的 “青龍即時配送系統” 已實現 98% 的訂單自動調度,人均管理騎手數從 15 人提升至 30 人,效率提升一倍。
3. 行業啟示:全職騎手會成為新趨勢嗎?
京東的嘗試可能引發行業變革:
美團餓了么跟進:可能推出 “核心騎手” 計劃,提升部分兼職騎手待遇;
其他平臺模仿: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可能借鑒全職騎手模式,切入本地生活;
政策支持:政府可能出臺政策規范全職騎手權益,推動藍領就業標準化。
無論如何,京東用 15 萬騎手證明了一個道理:在即時服務領域,“重資產 + 強管控” 未必不如 “輕資產 + 高靈活”,只要能真正解決用戶痛點,重模式也能跑出加速度。
結語:當外賣騎手成為 “城市新基建”
京東外賣的騎手擴招,本質是對 “最后一公里服務” 的重新定義 —— 他們不再是簡單的 “送貨員”,而是城市生活的 “基礎設施”。15 萬全職騎手,就像 15 萬顆螺絲釘,把京東的即時零售網絡牢牢釘進城市的每個角落。
有人擔心,京東的重資產模式會拖慢擴張速度,但從提前完成 10 萬騎手目標來看,這種 “笨拙” 的堅持反而造就了獨特的競爭力。或許正如京東 CEO 所言:“我們不追求短期 GMV,而是要打造一支能服務未來 10 年的鐵軍。”
最后想說:下次當你接過京東騎手遞來的外賣時,不妨多聊兩句 —— 他們可能是你身邊最懂這座城市的人,也是中國即時零售革命的親歷者。畢竟,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愿意花時間沉淀服務的人,都值得被看見。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