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大會: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楊放春演講
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楊放春發(fā)表演講
主持人周建明:謝謝,曹院長,詳細給我們介紹了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工作。另外在相關方面的標準化工作,應該說也是剛剛在起步,應該說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進一步的開展,我們也希望這個標準化工作,在全球產業(yè)鏈共同推動之下,能夠盡快的形成,因為我們知道標準化的工作,如果不能形成的話,那么整個產業(yè)的發(fā)展會受到很大限制,所以標準化發(fā)展是產業(yè)發(fā)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前提,再次謝謝曹院長的演講,下面我們要有請我們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楊放春,介紹我們北京郵電大學在物聯網相關共性技術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楊放春:各位來賓,領導,大家早上好,我看了一下上午的報告人,包括下午的,講政產學研用相結合,學就我一個人,所以壓力比較大,從高校來說,有兩個最主要 職能一個是培養(yǎng)人才,一個是創(chuàng)造知識,創(chuàng)造知識主要體現在科研,所以我想用20分鐘時間介紹郵電大學全部跟物聯網相關的科研確實很難,我想講一個概念,去一個例子,先更正一個題目我叫物聯網共性技術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
科研是什么,概括說就是把容易定型的東西定量,我非常同意前面各位報告人定性,我們容易看清楚,定量不容易看清楚,做什么容易清楚,如何做可能意見不一定統(tǒng)一,我們看一下物聯網定型,這個是溫總理的報告,我們講講IBM的智慧地球講的是更透徹的感知,全面互聯,智能的計算,載體是什么,現在傳就是第一項更透徹感知就是傳感網,全面互聯就是通信網,包括互聯網,更智能計算就是云計算,但是里面內涵是什么可能每個人就不一樣,為什么會出現物聯網,第一是社會發(fā)展到今天,應用需求有大量的驅動,第二網絡技術發(fā)展到今天,能夠支撐這種需求,所以就會有物聯網的產生。主要還是面向應用,并不一定里面有多少特別新的技術,但是標準是什么重要的。
這個是定性的,我們覺得物聯網架構當中不管是橫著說,傳感網,云計算,還有感知層,應用層,我們講網絡要講技術體系,感知層我們說泛在化末端的感知體系,里面有標準也有技術體系,第二是融合化的信息通信的體系,不僅是互聯網,特別強調還有通信網,還有樸實化的網絡應用體系,還有技術也是定性,圍繞三個體系,我們有感知,與標識的相關的技術,里面包括內容就隨便列了一下,包括不止這些,我們說在網絡與通信的技術體系里面,應該有很多技術,一些技術要增強,可能一些技術要增加,然后第三我們說服務計算的技術,也是一個技術體系,里面有很多的相關的技術,還有運營支撐,中國移動楊院長也說,支撐對物聯網發(fā)展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什么是共性技術,說完定性我們說說定量,容易理解成大家都做,其實是大家不應該做,有人做大家去共享的技術,共性技術原則說屬于一定公共范圍,比如說我們大家熟知終端上的操作系統(tǒng),我們現在走網絡化的操作系統(tǒng),專家講公共支撐都是屬于共性有很強外溢效應,我用了這個以后,我們再增加我的行業(yè)應用我會有很大的增值效益。剛才說到標準,確實我們在武戲也有一個落地點,叫感知技術與產業(yè)研究院,我們在相關標準上面確實遇到行業(yè)應用遇到兩類標準,一類我們叫共性技術標準,特別是通信網終端標準,還有一類就是行業(yè)標準,不是通信連接是內部互聯上,這個真的很難統(tǒng)一,但是行業(yè)是可以統(tǒng)一,不推行業(yè)不一定,比如說醫(yī)療電子內容需要互聯互通,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通信連接,標準是兩類,一個類分裂各行業(yè)的技術特點和應用特殊需要標準,還有一類依托這些標準,建立起來行業(yè)內容標準。
我們舉一個[FS:PAGE]例子,我不能說共性技術太多我說剛才技術體系當中,網絡框架當中一個,框架體系就是應用服務體系,技術就是服務體系,定量工作是什么,我們首先要建設一個公共共性平臺,目標沒有問題,物聯網要做這個事面臨三個事,第一是技術體系研發(fā),服務平臺建設,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這個特別后一個大家提比較少,因為來自是設備制造商,或者是網絡運營商,所以我覺得后面稍微提一下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物聯網可能更加重要。
物聯網應用服務技術體系的研究,左邊是網絡日益復雜,過去我們有一個提供業(yè)務的技術叫智能網,人工智能專家一直置疑我們這個智能網一點都不智能。所以我們說當網絡日益復雜的時候,智能網技術是以通信網絡為中心提供服務,過時,還有傳統(tǒng)互聯網,典型代表就是WEB技術,物聯網應用模式我們覺得不一定兩個之一,也不一定是簡單結合,可能以認知服務為中心,代表技術不知道是什么,我們研究物聯網技術特點和模型,相適應共性體系從如何做的角度就非常重要,認知計算我們就不說了。
我們說一下定量,以前的增值服務是我們的橫坐標,我們做的是什么事情,我們做應用服務通信光聯,無論是神州行,不管什么業(yè)務,做的是一個通信連接號碼翻譯,難怪人工智能學者說我們占了一個智能網,實際上我們的智能網也不智能,現在我們要感知,我們通信業(yè)務有很多內容計算是過去沒有,所以我們智能網業(yè)務邏輯是三維立體技術,這是說我們現在的應用,物聯網可能就是這種,大量內容,感知和通信連接這樣一種應用特點。我們分析一下我們在感知要感知很多的信息,我們在服務計算也要有很多的計算,這種計算不像我們過去通信老是在做那種確定性的計算,可能還有大是不確定性的東西,可能計算比較復雜,真正要做到智能化計算,不是很容易,再有一個是通信的關聯。
所以整個應用服務我們說是一個認知的循環(huán),跟我們過去人的業(yè)務的提供是大大不一樣,我們說認知過程要協(xié)調三個緯度計算,實現上下感知,服務計算的結合構造這樣一個體系,要由確定性到確定性的轉換,不確定是什么,比如說大量的隨機性,是屬于我容易描述,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發(fā)生,還有一個是模糊性,我看到但我不太容易描述,這樣一類我們感知內容我們怎么計算,變成一個相對確定控制再傳回去這個是一個挑戰(zhàn),圍繞這樣這一些研究我們應該做什么,我們應該有一個物聯網關鍵技術和平臺提供這樣一個支撐,讓任何一個行業(yè),做到這么復雜的事情有一定難度,而且也不應該做怎么多,我們應該提供更多的共性支持,這種服務讓他做,真正他關心的邏輯,物聯網應用應該有這樣一個共性的服務平臺。
回到剛才說的定性,什么是共性服務,跟具體業(yè)務邏輯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具體業(yè)務邏輯可以借鑒的一些公共性的服務,以前做業(yè)務也有,以前是自己用,現在是其他人,以及支持第三方業(yè)務提供商,建立共性有四個目標,比如說針對不同行業(yè),不同應用群提供分布式可重用,定制快捷集成的第三方服務,然后我們要形成共性服務的一個運營支撐體系,然后我們還要建立一個這些不管是服務提供商還是運營支撐這種提供商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還要有相應支撐標準,我們如何做最后實現目標一個重要手段,我們借鑒一下現在大家知道國內做很多現代服務業(yè)的共性支撐技術,但是不是面向物聯網,但是可以借鑒,我們每一個系統(tǒng)公司,部門都做自己的東西,做重新建設,服務效能底下成本高,有可能不是這個行業(yè),專業(yè)人士但是他要做這個維護,還有服務系統(tǒng)封閉,應該把所有共性東西提起來,現在各個部委都做現代服務業(yè)的共性支撐的科技部發(fā)的支撐計劃。
&nbs[FS:PAGE]p; 我用一個例子說我們做科技部共性技術研究,是面向現代服務業(yè),上面是典型的現代服務業(yè)的應用,中間是典型的模塊,我們有一個和高基重大專項,憑這個詞大家可以想到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是提供一個屏蔽下層面向上層的一個服務支持,有了這些我們確實應該把這些技術濃縮到網絡當中,應該形成一個物聯網共性服務的支撐平臺。想特別說的一點,剛才說的這些是技術,但是技術層真正能不能用,要圍繞一個價值鏈形成,建設一個運營體系,不一定運營支撐都是由一家運營看是否適合有什么樣的決策運營。我想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前一段大家炒的比較熱的網格技術,從技術本身來說毋庸置疑要用更多分散,閑置的資源為某一些大的應用服務,但是沒有好的運營模式,我的計算機空那里,憑什么要提供給人家用,用了我的資源,又沒有收費模式,還有一個通信知道PAL技術,把底層網絡資源通過一種描述抽象出來,讓更多計算機行業(yè)的人做通信業(yè)務個設想很好,體系很好,但是缺少很好的運營模式,所以這兩個技術都推廣不成功,我們呼吁在物聯網環(huán)境當中,能夠建立一個良好的運行支撐。
最后說一下物聯網商業(yè)模式是要創(chuàng)新,我們在講傳統(tǒng)電信業(yè)務的時候,我們收費模式比較的單一,就是像最終通信業(yè)務消費者收費,我們發(fā)現很多人與人之間通信業(yè)務已經不適合,有可能會要向第三方收費,比如說委托方,你說打假應該是打假受益者公司付相關業(yè)務費不一定是買這個產品最終用戶,所以有很當事情是商業(yè)模式隨著互聯網應用不同,最后呼吁一下關注云計算,我對云計算認識比較淺,所有服務有什么尋求就向云上一放,不是這么簡單的交付的云,云里面有很多不確定的東西要到確定性東西智能的判定這里面才真正會時智能網走向多少通信業(yè),將來不是說物聯網代替我們人的手跟腳,到什么時間你搬用一個東西不用了。
相關文章
圖文:華為中國區(qū)無線市場部總工張海演講
4月29日,2010中國移動通信產業(yè)發(fā)展高峰論壇在京召開,主題為“3G發(fā)展現狀及演進趨勢”,會議由人民郵電出版社主辦,信通傳媒承辦,新浪科技為特約網絡支持。
物聯網大會: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演講
4月28日,中國移動在北京舉辦2010物聯網高峰研討會,發(fā)布了最新的物聯網TD-SCDMA模塊產品及基于物聯網應用的行業(yè)解決方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聞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無錫市副市長談學明、中國移動副總裁沙躍家、...
馬虹物聯網大會發(fā)表主題演講 強調城市一卡通應用
6月3日,由國家金卡工程協(xié)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中國信息產業(yè)商會、中國電子貿促協(xié)助主辦的“2014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在北京拉開帷幕。
物聯網大會:中移動通信研究院院長黃曉慶演講
4月28日,中國移動在北京舉辦2010物聯網高峰研討會,發(fā)布了最新的物聯網TD-SCDMA模塊產品及基于物聯網應用的行業(yè)解決方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聞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無錫市副市長談學明、中國移動副總裁沙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