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華為中國區無線市場部總工張海演講
4月29日,2010中國移動通信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京召開,主題為“3G發展現狀及演進趨勢”,會議由人民郵電出版社主辦,信通傳媒承辦,新浪科技為特約網絡支持。
圖為:2010中國移動通信產業高峰論壇現場,華為中國區無線市場部總工張海演講。
以下為實錄:
張海:謝謝,尊敬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尊敬的魯總、張總、楊總,各位新聞媒體的同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人民郵電出版社主辦這次會議,讓我們有機會跟業界各位領導專家進行一個移動通信領域的探討。
我非常同意剛剛張總的意見,把我安排在了各位運營商領導的前面做這樣一個講座,我也認為我是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中間的一段廣告,各位可以看一下。我今天介紹的內容是融合創新發展,介紹一下華為在TD— LTE產業鏈推進方面的一些進展和一些思考。首先我們從移動通信發展的趨勢上可以看到,通信的發展方向都是帶寬變得越來越大,時延越來越低,我們移動通信體驗跟固網體驗越來越一致,我們希望在合理比特情況之下,獲得一個高速率,高頻譜帶寬的能力,用GSM每個用戶可以體驗一兆的吞吐量,這樣我們成本太高,我們技術持續向前發展,這樣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帶寬提升成本降低同樣面臨移動通信永遠不變兩個話題就是容量和覆蓋所出現的矛盾。我們知道在移動通信里面,到3G以后,我們大家一直在尋找服務,但是殺手級業務沒有找到,所有互聯網應用都是網絡帶寬殺手,這樣在網絡容量給我們提供了非常高的挑戰,像 iPhone這個終端在德電應用帶來非常好的用戶體驗,也給iPhone的運營商帶來很好的收益,我們知道AT&T網絡要馬上進行擴容,移動寬帶發展依然面臨頻譜資源和網絡規劃提出一些新要求。面向未來移動寬帶我們需要關注是TD和FDD的融合發展,我們從GSM,CDMA到UMTS,FDD頻譜之間必定有一個空閑頻譜,以前這段頻譜沒有得到重視,到LTE時代各個運營商看到了這樣幾個機會,我們把TD-LTE和TDD、FDD可以在技術上進行一個融合,頻譜可以充分應用TDD的頻譜,這樣可以帶來組網什么好處,在熱點區域一般是比較孤立的。如果運營商現在TDD的頻譜,可以在TDD頻譜這個區域部署TD—LTE吸收這些熱點,運營商用FDD做一個熱點話務吸收,這樣在網絡容量和網絡干擾解決上取得了很好的優勢。
另一方面在室內覆蓋的做過無線通信各位知道,室內室外干擾協調是非常困難,尤其在同頻的情況之下。如果在室內室外分別用FDD和TDD進行組網,可以用在中小企業家庭提供寬帶業務,這樣對我們組網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產業界和標準化組織液看到這樣一個實際需要,在標準推動的時候,在我們中國移動帶領之下,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科學研究院主導之下提供了FDD和TDD的融合,也得到了沃達豐、德電國際一流運營商的支持,在標準上形成了一個融合狀況,在產業鏈可以形成一個融合結果。華為第一款TD—LTE芯片是基于FDD,TDD雙模目標進行開發,從而滿足華為在全球 TDDLTE和FDDLTE市場的需求。去年8月份我們已經完成高速視頻傳輸,今年1月份我們做第一次業界流片,但是第一個流片終端我們用在上海世博會上。據我們了解業界做LTE芯片廠家都會做成FDD和TDD雙模的在成本上并沒有增加多少。在主設備在標準上面一個融合,我們LTE和FDD和TDD可以達到80%共享,我們在基站處理板百分之百可以公用,所以這個理念是相同的,基于這樣理念我們FDDLTE進展是必須快,我們去年7月份就發布了第一款,借助這個比較好進展我們把這個能力TDLTE產品,這個商用產品為中國移動選擇上海世博會網絡提供設備。
介紹完前面FDD和TDD融合的情況,我們介紹一下華為在創新方面的工作,首先各位已經清楚,華為提供了業界全球第一個LTE商用網絡,就是在奧斯陸,我們提供網絡發布去年年底已經發布,現網實測[FS:PAGE]數據高一倍, 華為LTE目標是做全球第一,我們在全球有60多個試驗點,到目前為止拿下9恩個商用合同,最新一個我們是跟沙特電信在提供LTE商用網絡。除了這個進展以后我們在LTE技術標準以及技術發展做了很多工作,到今年3月份華為的在3GPP,LTE一共提交4700篇專利和文告,在ETSI網站我們專利數是排第三,大概占11,前兩名有高通,這些專利里面有40%都是跟物理層相關,還有20%直接跟通口相關。我們在LTE,我們中國企業已經真正完全對專利束縛的解脫,我們用開放態度分享我們華為和中國在LTE方面的一些專利成就,推動產業進展。
除了在專利上保證一個比較合理專利費用降低產業鏈發展趨勢,我們還幫助運營方面想很多辦法。三大運營商進行采購就是采用集采,我們愿意在后續運維節省他們的費用,可以預測未來我們三大運營商是多網運營的情況。主網運營我們要用新技術,降低我們運營商的KPEX,而我們的成本,傳統方式在人力成本也是耗費巨大,也有一些認為的失誤導致我們網絡出錯率比較高,通過SON這樣一個技術,通過自配制,自優化,自恢復等業務的能力來降低我們對人力資源的一個成本的要求,從而在我們整個運維當中降低我們成本,提升我們的運維效率。
華為在去年11月跟德國電信在奧地利做過這方面的測試,測試效果非常好的。除了在運維方面,華為還在新技術上做了很多探索,在今年北美CTIA無線通信展我們展示了新技術,采用4×4發射電線,這樣一個網絡配制,同時用了4個20兆帶寬進行載波聚合,實現一個閉合傳輸達到一個1.2G的吞吐量。
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移動通信發展,速率和頻譜效率將持續降低,華為愿意通過持續的推出一些領先技術幫助我們運營商降低我們運維中的成本,提升網絡盈利能力。
介紹完前面部分,我回應一下聞司長介紹我們通信產業界比較關注TD—LTE,華為相應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自主創新要求,我們08年開始TD—LTE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08年底我們做業界首次外省測試,當時測試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還有電信的專家,還有工信部專家一起來參與。測試以后效果非常好,結果振奮了整個產業鏈,4月3日我們首次在成都做了外場演示,像德國電信,法國電信以及日本都進行了現場觀摩,我跟法國電信一個專家溝通,他有兩個非常驚嘆的地方,他驚嘆TD—LTE也可以提供這樣大帶寬的吞吐量,還有TD—LTE能有這樣一個快的產業成熟速度,在中國可以看到TD—LTE的進展也很快,我們在5月份也是支持NGMN向全球做對家的TD— LTE業務演示,支持我們TD—LTE在全球的一個拓展。
我們看到有很多首次,獨家等等,實際上這種情況也是我們TD—LTE發展初期一種情況,相信到2010年各個廠家都能跟上來之后,我們TD—LTE發展會有一個更好的外部環境。
然后應對其他的測試,包括上海世博會做了室內覆蓋,華為通過測試率也是最多,唯一支持異屏切換,我們在今年年底在成都做了TD-LTE友好用戶的測試,報告也非常好,見證TD—LTE產業進展。在成都我們演示了一個全球最高的分值速率是131兆,展示了我們一個良好的數據能力。為了滿足全球運營商的需求,我們在巴塞羅那通信展展示了四方視頻互通的視頻業務,這樣業務展示可以促進TD-LTE產業均衡發展,對于全球運營商可以根據頻譜情況靈活調整LTE的網絡情況。
最近一次比較有震撼意義測試是在今年三月份,全球首次12個終端一個小區接入,做上行接入和下載的接入測試,這個測試圓滿通過了,也是業界第一次超過10個終端的環境,這個測試表明什么意義,我們大家對技術了解一些知道LTE視頻調度是非常復雜,每個用戶根據你的信道帶寬安排MCS我們在外場驗證提供用數多,表明系統復雜程度高,測試效果是非常好。我們這個外場接受了像德國電信專家進行一個訪問,他們對這樣的測試結果[FS:PAGE]進展感覺非常的驚訝。下面給大家匯報一下,上海世博會的情況,相信大家都會去的看一看,溫總理也說了,上海世博會是人類文明成果薈萃偉大盛會。世博會最重要是展示我們創新和業務領先的東西。中國移動攜手華為在世博會上展示了全球第一個TD— LTE商用網,也是我們上海世博會科技創新一個亮點。在世博會網上面,華為一共提供17個外場室外覆蓋,以及兩個非常重要場館一個是紅色中國館還有業務量比較大的新聞中心,提供業務包括黃埔江上面移動高清視頻監控還有VOD業務點播,還有單邊的即攝即傳等等業務。在國慶閱兵,胡主席在V2009年車進行巡游,背后有一個電視臺,攝像機進行一個隨城跟蹤拍攝,他的實現是通過我們微波專有系統提供的,我們LTE做無線跟拍無線視頻回傳可以用LTE做,效果是非常好的。
同時華為做上海世博會的我們不僅僅提供一個很高的帶寬,同時對端到端業務提供能力和不同業務需要,對終端用戶的業務體驗做一個保障,在端到端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業務體驗,我們是摸索了很多經驗。
我們回顧一下15天前上海世博TD—LTE就開網,出席領導包括科技部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以及他們他們提供TD—LTE啟動裝置,也象征我們移動通信向寬帶移動通信進行一個啟航整個端到端業務提供,從業務平臺到無線設備到終端都是由華為提供,所以華為非常高興中國移動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在上海世博會體現我們中國企業,中國產業鏈對TD— LTE的支持。
最后也是跟愛立信張總一樣我們也提到了對M2M以及從50億移動用戶到500億聯網終端的愿景一個暢想,M2M業務更多是一種數據監控業務,是有很強非對稱性,在油田,交通,氣象,農業等等做移動監控它的下行數據速率是比較低,就是一個控制,上行是感應數據大量上傳。數據特性就是突發性,而且是晝夜都有,而且丟包率也不是很高,它會有地理上的差異。TD —LTE對物聯網支持是有天生支持,我們相信TD—LTE在物聯網應用當中會有一個更好的表現。
最后我們還是回顧一下LTE做一個技術實際上要支持我們商業成功的,支持我們LTE商業成功首先是要我們用戶達到滿意,主要有兩點要求,一個是跟2G,3G一樣可以獲得性,我們隨時想接入到移動寬帶,LTE都可以獲得它,我們CDMA需要這樣的特性,我們移動寬帶要有非常好的業務體驗,對帶寬有一個很好的保證,這兩點,可以保證就可以達到的TD— LTE的成功,包括七個方面,第一頻率和終端獲取,以及產業鏈的成熟,CDMA網絡發展的時候,最新配了一個2.1G相當于中國單獨為CDMA配制,我們要拉動整個產業鏈支持2.1G頻段這樣成本比較高。我們一個通信制式是可以支持,但是要及早在頻點讓產業鏈可以跟上。第二是2G,3G現有資源升級,我們現有網絡有這么多機房,電源,傳輸以及和現有網絡技術,CDMA、WCDMA、CDMA2000等等,我們必須把傳統技術跟資源,機柜利用起來才可以降低我們成本。第三就是3G、2G業務融合,LTE雖然可以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業務體驗,建網初期是一個部署區域不連片的,LTE業務掉話我們要切換到 3G,2G數據業務連續性,我們需要在2G、3G業務融合做更多考慮。第四我們認為LTE部署最重要是強調在頻譜的準備度上面,所以我們需要在頻譜上面有及早的投資,對現有頻譜做一個發明。第五要快速部署,節省運維費用。第六迎接全IP時代,我們針對多種多樣業務需要做精準運營,才能把我們運營商管道優勢轉化為利潤優勢,通過不同業務,收不同費用更高提高運營商運營和盈利能力。第七在網絡性能上面要有很好的保障,我們知道LTE時代是一個同頻組網,如何把干擾消除,進入到網絡當中,在整網吞吐量和邊遠小區用戶數都有一個很好的體驗都是我們LTE的保障。
這個是我們今天的內容,也希望下次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我們華為做的準備,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