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外賣,同城配送的又一次釋能
日前順豐上線外賣平臺豐食引起了市場巨大的關注,一度被外界解讀為,順豐向美團和餓了么發起挑戰。但其實,根據豐食的內部人士和小程序上的展示,目前主要是面向企業員工的團餐市場,且暫時還只面向順豐內部運行,至于是不是會對外開放,什么時候對外開放,順豐均沒有對外界均沒有回應,但顯然整個外賣產業鏈上的玩家已經將其看成是未來的一個潛在對手了。
不可小覷的順豐
豐食放出消息后,外界并沒有疑問順豐為何會跨界到外賣市場,更多的關注是順豐要如何攪動外賣市場。如果單純從產業的角度上去看,順豐從快遞市場進入外賣市場,這確實是一個較大的跨行,但深入分析能看到,順豐只是延長了業務觸角,并非生長出新的業務主干。
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疫情以來,順豐的業務量開始觸底反彈,但是在順豐公布的利潤上,卻沒有增長。根本原因是順豐通過開展電商特惠業務,雖然增加了單量,但單價也出現了下滑,直接導致順豐增收不增利。
順豐同城急送的業務去年為開局之年,投入產出比還比較小,但順豐卻在該項業務上嘗到了甜頭,當順豐可以配送瑞幸咖啡,美團上可以買手機時,表明兩者終有一天會成為對方不可小覷的對手,快遞的配送和外賣配送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我們從最簡單的行業人員流動上,就能看出簡單的邏輯關系,相比于外賣產業,伴隨電商發展而起的快遞產業更早,可以說培養了整個配送行業第一批人,隨著燒錢快速上位的外賣產業,許多原本在快遞行業的配送員又轉移到了外賣行業,同城配送的概念起來后,人員似乎已經完全混合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態完全形成。
其實如果我們稍作思考,會發現兩者本來就是同一業務主體的不同形態,外賣和快遞都是面向單一用戶的物品進行物品移動的服務,配送的速度和業務覆蓋的范圍以及服務質量這三個要素是兩者共同的評價指標。就區別而言,快遞只是實現了跨城的運輸,有了集散中心相對特別的業務節點加入了進去,對時效性的要求更低了,其它的要求和外賣配送并無差異。
現在的順豐在整個快遞行業的大蛋糕中已經摸到了利潤最大化的天花板,如果仍然只在這單一的業務范疇中施展拳腳,或許最終可以拿下市場,但順豐的品牌形象和服務能力或許會在逐漸的價格戰中消磨殆盡,這能算上成功嗎?在不同方向上不斷出擊的順豐歸根結底都是在將自己這些年儲備的品牌能量和服務能量在向可行的方向上釋放,無論是否會對美團和餓了么產生正面的競爭,這都是不是一個可以小覷的對手。
外賣行業需要新的血液
美團的股價節節攀升,似乎對它是一種利好的傾向,與此同時發出的另一種聲音是美團平臺的商家在為不斷斷攀升的各種平臺抽成起義反抗,這又何嘗不是說明,美團現在的帝國大廈是建立在這一團散沙上的,現在就差一場暴風雨將這盤散沙吹散,占據了外賣行業第一的市場份額,但這個坑卻繞不過去,在整個外賣產業上,消費者希望新的平臺出現,他們能吃到更為便宜的外賣,而各大外賣平臺上的商家更是希望新的競爭者出現,讓外賣平臺重回競爭完全競爭的時代,而不是現在的半壟斷狀態。
從豐食放出的口風看,暫時應該不會如大家所愿,畢竟如果與美團、餓了么正面開火,或許又是一場惡戰。聰明的順豐借助疫情從企業團餐這個“小眾”的市場切入,或許比前者的效果會更好。借助已有的順豐企業客戶需求,再用高質量的服務和較低的抽傭盡可能的吸引客戶和商家,至少不會出現大規模的燒錢虧損,從毛細血管切入到美團和餓了么的心臟,順豐又在下一盤大棋。
相關文章
美團外賣批量投放智能安全頭盔:騎手可語音處理訂單
6月24日消息為了進一步提升騎手配送安全與體驗,日前,美團外賣在湖南、廣東、遼寧、寧夏等省份批量投放最新研發的智能安全頭盔。該頭盔在現有頭盔經過了強度等四項安全測試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戴盔檢測、自感應尾燈、藍牙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