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如何構建供應鏈金融平臺?這8大能力不可或缺!
中國儲運 今天供應鏈金融 是以產業供應鏈管理為基礎的金融行為,本質上是依托供應鏈運營,開展金融業務,同時借助金融科技,結合金融業務創新和管理,在加速整個供應鏈資金流動效率的同時,也推動產業供應鏈的發展,提升產業供應鏈的總體效率和競爭力。
這一理解包含了以下幾層含義:
1.基礎環境差異
供應鏈金融以產業供應鏈運營管理為基礎,產業供應鏈運營管理水平高低、現有產業供應鏈數字化程度高低、未來數字化的難易程度和成本的高低都會對該產業的供應鏈金融產生重要影響,是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基礎環境。
2. 場景訴求差異
金融活動的開展是針對產業供應鏈的具體業務進行的,不同產業不同環節的具體業務以及不同類型的參與主體都會對金融服務產生不同的痛點和價值訴求。
3.服務擴展創新
供應鏈金融以產業供應鏈運營管理為基礎,產業供應鏈運營管理水平高低、現有產業供應鏈數字化程度高低、未來數字化的難易程度和成本的高低都會對該產業的供應鏈金融產生重要影響,是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基礎環境。
4.實務交織關聯
高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可以與產業供應鏈運營管理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不僅解決資金問題,還能幫助提升產業供應鏈整體競爭力,二者在實務層面緊密相關,相互影響,不可分開看待。
5.科技助推前提
供應鏈金融發展到平臺化是金融科技助推的產物,繼續往前進一步向智能化進階,更是離不開行之有效的金融科技的運用和創新的推動。但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大多數科技運用的前提是數字化。具體場景業務活動的數字化,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數據基礎。
對于供應鏈金融來說,如何推動產業供應鏈參與方的數字化,誰來承擔產業數字化的成本是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否則,供應鏈金融將無法跳脫原來傳統金融依靠主體財務信息和不動產抵押、擔保的業務局限。
基于以上業務層面對供應鏈金融的解讀。本文梳理總結了供應鏈金融平臺建設的能力架構。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能力可以是平臺提供方自身的優勢所在,也可以平臺提供方從能夠撬動的合作伙伴資源處整合到平臺上的能力。這是一個相對理想狀態的,比較完備的能力體系框架。
這一方面意味著,在技術和成本經濟的現實考慮下,實務中從業企業可能并不具備全部能力,但是完全可以以某一點為切入點先行開展業務,后續在摸索中逐步成長和完善。比如目前有不少金融機構首先選擇搭建的應收賬款鏈票據平臺。
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如果企業具備了建設供應鏈金融平臺的相對完備能力體系,這些大部分能力具備可遷移性,最典型的基礎功能層的業務數字化能力、數據清洗整合能力、技術安全能力都可以幫助企業在別的以數字化為基礎的金融服務中取得優勢,比如小微企業數據平臺構建業務等。
供應鏈金融平臺建設能力架構總體分為基礎功能層和業務服務層。
基礎功能層主要強調在技術層面有效實現產業供應鏈的業務數字化和信息整合。
基礎功能層一般包括四種能力,具體如下:
產業場景解構能力
由于供應鏈金融平臺需要為所有產業鏈成員提供信息和集成服務,因此需要了解產業鏈成員的業務結構、業務特征、業務流程和業務風險,包括但不限于整個供應鏈的技術研發、物資采購、產品生產、分銷物流、各類服務的分布狀況、相互之間的關聯和聯動特點,從而進一步掌握具體業務環節的資金流動特性,各利益主體的訴求和痛點。這是幫助各類產業鏈成員相關業務有效數字化的前提。
業務數字化能力
在對產業具體業務場景解構的基礎上實現業務的數字化。這一能力強調兩個方面:首先是否將關鍵業務節點信息真實有效的反應到了平臺數據層面;其次實現這一數字化的成本,包括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是否可以控制在經濟可行的范圍內。
數據清洗整合能力
數據的集成、清洗、整合,是從業務層面對數據進行解析,為智能化決策提供支撐的重要前提。
技術安全能力
技術安全能力是指平臺技術穩定性、防攻擊的能力。技術安全是平臺構建的基礎。
基礎功能層的幾項能力方面,前一項的有效實施程度都會影響后一項實現的難易程度,前一項能力越強實現的越好,后一項層面的實現難度就會相應的降低。最終基礎功能層幾項能力在平臺對外展現的服務特性上,需要實現可靠性、開放性、標準化的平衡。
可靠性是指平臺作為供應鏈金融各個參與主體互動的承接場所,需要在系統穩定性、平臺技術安全性上有著較高的標準和要求,才能獲得各參與方的信任,承載在此基礎上的各種功能。
開放性是指平臺應有開放式的系統架構設計,能夠實現內外部的靈活對接,使內外部成員能夠使用其建立自身的供應鏈金融體系或模塊,從而實現連接各類參與主體的全面開放生態。
標準化是指平臺需要對接和集成產業供應鏈各成員的信息系統,在此基礎上需要轉化為統一、標準的信息格式。
業務服務層主要強調在金融服務層面有效實現產業供應鏈的資金的高效流動,從而促進整個產業供應鏈的提質增效。
業務服務層一般包括四種能力,具體如下:
解決方案設計能力
解決方案設計能力是為產業供應鏈各方提供與其具體業務場景相適配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設計能力首先與平臺的場景解構能力相關,深入理解產業供應鏈業務、流程和資金流動特點;再者,這需要平臺本身或者能夠整合的資源方,具備豐富的金融服務產品體系,才能為企業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的可能性。
風控管理能力
風控管理能力是根據平臺上整合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信息,監控并管理金融服務中潛在的風險。風控管理能力與以下幾個方面要素息息相關:
1)平臺所能獲取和整合的數據信息的相關性、真實性、豐富性,數據的分析建模、運用與控制,這里的數據信息不僅包括供應鏈運營的信息還包括了客戶企業和關聯方的其它信息,如:行業資質、歷史違規行為等;
2)與解決方案設計相關的對業務結構的合理設計,即采用各種手段或組合化解可能存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業務閉合性、交易流程的收入自償導向、與企業運營管理流程結合的動產監管措施等;
3)與具體客戶企業所在產業供應鏈深度相關的行業隱性認知,這些行業隱性認知能夠幫助平臺突破傳統的企業財務信息的表象局限,提前發現一些與行業特性高度相關的隱藏風險點。
渠道服務能力
渠道服務能力是通過互聯網化的渠道,快捷有效和客戶達成溝通,做好終端支持和服務的能力。
業務安全能力
業務安全能力是指平臺上各相關參與主體的賬戶安全、數據安全、服務安全等,這是業務順利開展的基礎和保障。
業務服務層的各項能力相關關聯,一定程度上相互影響,在平臺整體對外展現的服務特性上,需要實現穿透適配、動態快捷和微服務化。
1)穿透適配,是指金融產品的設計,一方面要穿透到整個企業甚至產業供應鏈的運營中,挖掘整個產業鏈的各個層級企業的聯動需求,形成產業閉合,達到產業鏈的穿透適配;另一方面要綜合考慮產業供應鏈某一節點單個企業的融資、現金管理、理財、保險等多方面需求,以綜合性金融服務解決方案的方式達到單個節點的產投適配。
2)動態快捷,是指供應鏈金融平臺需要快速構建適時的風控能力與客戶交互能力。
包括:
(a)動態的風控和授信策略,實現融資額度的實時更新和管理,銀行賬戶接口實現及時放款到賬;
(b)全線上操作與交互,當企業客戶需求或狀況發生變化時,快速響應企業客戶需求。
3)微服務化,是指供應鏈金融平臺需要對接多個金融機構的多樣金融產品,既要達到差異化的穿透適配,又要實現動態快捷的管理和響應,唯有對金融產品進行微服務化解構,標準化封裝,然后在具體場景中進行穿透適配的組合設計輸出。
相關文章
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2023年底初步建成 要求提升物聯網安全技術應用水平和安全公共服務能力
工信部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到2023年底,在國內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推動10家物聯網企業成長為產值過百億的龍頭企業,物...
諾基亞貝爾與中國銀行攜手開發物聯網金融產品,探索智能家居市場新機遇
諾基亞貝爾今天宣布諾基亞貝爾與中國銀行共同打造基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物聯網金融產品”寶寶存錢罐“,達成基于雙方合作備忘錄的第一個聯合研究項目。此次合作不僅是雙方共同創新合作模式良好的開端,也預示著諾基亞貝爾助力中...
醫院醫療物聯網平臺的構建
醫院醫療物聯網平臺的構建2021為醫院建立物聯網平臺以提高工作效率。通過統一的、高度集成的物聯網平臺,使各種應用功能基于同一個平臺進行呈現、使用、管理,同時建立起符合醫院各科室具體需求的應用功能,各應用功能切實有效地發揮作用。...
飛鶴:攬工業4.0國際大獎,智慧供應鏈全球領先
飛鶴通過打造智慧供應鏈,通過追溯系統及時捕捉、準確預測市場需求,實現小批量、高速度的柔性生產,不僅更精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穩定保證了奶粉的新鮮度——從灌裝生產到裝進寶寶的奶瓶,最快只需要28天。
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中的RFID和供應鏈數字化
去年,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起了一項新的前瞻性運動,以推動供應鏈現代化的長期采用和行業共識。“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計劃是通過文化的漸進式變革、新技術的普及和互操作標準的清晰化,朝著建立一個以技術為基礎的食品體系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