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市場:“云+端”還有什么玩法?
智能汽車和車聯網這兩個概念并不新穎,但在中國成為汽車第一大國以及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并進入4G元年的背景下,“汽車+移動互聯網+智能”依然是眾多車企以及互聯網公司關注的焦點,車企的“端”與互聯網的“云”,誰會笑到最后?
車企的“端”與國外IT巨頭的“云”
站在萬物互聯的角度來看,車聯網屬于物聯網的一個范疇,但目前每個車企各自為政,自建所謂的“智能、聯網”汽車。譬如福特SYNC、寶馬iDrive、通用OnStar、上汽inkaNet以及長安Incall。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買了輛福特,你就無法與寶馬的土豪朋友實現交互,有人或許會說你可以用微信、微博啊,但那還算車聯網嗎?
另一方面,車企對于車聯網的推進力度并不大。我們無法否認車企尤其是國外車企的IT研發能力,但也不能高估其對互聯網的理解程度。以三大德國車企為例,奧迪不斷改進MMI系統,寶馬和奔馳推廣自主開發的iDrive和COMAND。這些車載系統能夠監測車輛狀態,控制車載藍牙電話、收音機、導航、空調和多媒體設備,但所有這些還停留在“端”的層面。
車聯網通過汽車搭載的多種傳感器,首先完成汽車內部的信息傳輸和交換,這是目前車載系統所研究的事情。但車聯網還需要接入互聯網,借助移動互聯網與車外的一切(包括路況、前后車等)實現交互。那么,讓汽車進行互聯互通,這就成了互聯網公司所擅長的事情,事實上,他們也已經開始布局。
但目前國外三大科技巨頭對車聯網的布局則更像是操作系統大戰的延伸:蘋果的carplay只能運行在ios上,Google組建Android聯盟,微軟以Windows為切入點,借機推廣WP手機。這些IT廠商解決了車企所不具備的“云”困難,但在終端層面,一個有ios系統的汽車如何與搭載Android系統的汽車進行交互呢?這不過又是目前車企終端混亂的又一個變種。
相關文章
新基建火了,車聯網如何趕上這趟東風快車?
“新基建”概念一石激起千層浪。從5G基建、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到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基建話題熱度一直高居不下。“新基建”看似新奇,但其中一些概念并不是新奇事物。如5G網絡,...
“車聯網大腦”中國出貨量第一 慧翰股份能否走出汽車業下滑期?
汽車越來越不像傳統意義上的汽車了。不僅在“代步工具”這一角色上,汽車扮演得愈加出色,而且它變得越來越“智能”:假設你即將出門,尚未出發,汽車便自動啟動,調好車內溫度,甚至音樂;等你上車之時,一切環境都舒適得“剛剛好”;你想...
車聯網如何在物流產業落地?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消息,2020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2.81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56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18億人。2020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328萬輛,新領證駕駛人2231萬人。全國70...
萬億車聯網應用市場隨物聯網風起 誰最有機會?
2月22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11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戰略提出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同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會議,強調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