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王家騏:建立指紋庫 采用智能系統打擊拐賣兒童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王家騏日前聯名30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議案《關于建立指紋庫,采用智能系統打擊拐賣兒童的建議》。
今年74歲的王家騏院士是長春光機研究所的所長、太空光學信息領域的專家。從信息技術的角度看,他認為數字指紋打拐技術是我國信息化的基礎建設,意義重大。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日前成立,一手抓信息安全,一手抓信息發展,說明國家已經開始重視信息化的安全與發展。那么數字指紋打拐技術完全符合國家的信息化發展方向。
王家騏表示,當前用傳統方式打拐,存在取證難、追逃難、解救難的問題。如果使用數字指紋關聯技術,同時結合全國打拐 DNA信息庫,讓二者結合起來,同時發揮作用,使其成為 DNA信息庫的延伸,就有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主動發現并精準定位被拐兒童。采用智能網絡追蹤技術讓買主人財兩空,用技術手段摧毀這個買方市場。
王家騏認為,建立指紋信息庫可以應用在打拐領域,也可以在協助公安部門在人口管理、打擊刑事犯罪、維護社會治安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法律、技術、經濟、擴展應用等角度分析。
具體到方案設計,王家騏代表介紹:在新生兒出生后,采集十個手指的指紋,并將這些指紋進行數字化保存,之后將孩子的指紋和父母的指紋進行關聯綁定。如果孩子丟失了,家長報警后這個孩子的數字指紋信息就立即進入了黑名單庫,那么買孩子的養父母在錄入戶口的時候,就會觸發黑名單庫,系統就可以立即精準定位孩子現在是在哪一個家庭、什么地理位置,之后就可以順藤摸瓜的找到孩子了,由被動等待變為精準定位,遠比那種漫無目的的盲目尋找要快的多。
如果養父母不給孩子錄入戶口,孩子在長大之后,也可以通過讀取指紋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方案從技術原理、與DNA數據庫的應用對比、系統的架構設計等各個方面做了詳細的分析和論述,并考慮到了各種情況的處理方案。
延伸閱讀:
1,什么是數字指紋技術,有什么優勢?
目前指紋的識別技術已經由圖片對比,升級為數字對比,也就是說不采集、不使用個人的實際指紋圖像,而只是在每一枚指紋信息中提取若干微小的特征點,使用一種獨特的指紋算法將其轉化為指紋特征數據,最終通過識別算法對不同組數據的內部邏輯關系加以判斷,從而進行識別。每個人的指紋一般都有 70~150 個基本特征點,從概率學的角度來看,在兩枚指紋中只要有 12~13 個特征點吻合,即可認定為同一指紋,這也是全球法律界公認的一個準則。指紋各不相同、終身不變,這構成了指紋打拐的科學基礎。
2,數字指紋技術會不會涉及到隱私問題?
任何人即使獲得這些數據信息,也絕對無法逆推出指紋圖像或是仿制出個人的物理指紋,確保了公民的隱私。同時,指紋識別技術是活體識別技術,即系統只對具有生命特征的手指進行信息識別,更進一步確保了偽造指紋的情況發生。
相關文章
創新BMW 3系GT智能系統 駕駛即是放松
實時交通信息(RTTI)是聯網駕駛裝備的一部分,是您的個人交通“偵查員”,為您提供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和其他主要道路以及眾多城市街道上的實時信息,同時提供高效的替代路線。
智能系統:物聯網牽手wifi 客人來訪手機開門
躺在床上也能知道家門口誰來訪,這是南京郵電大學學生基于物聯網和wifi傳輸方式開發出一款Smart Guard智慧守衛手機軟件,可謂懶人不誤事。
美的FCS快凈智能系統 小伙伴們驚呆了!
熟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想要與眾不同,就要從變裝開始,即便是在這樣溫暖的春天里,也不要丟失了自己“想換就換”的風格和姿態。諸如衣物洗滌這類事情,請放心交給美的新愛尚洗衣機吧。
汽車3G智能系統+車聯網 給力解決交通擁堵
交通擁堵是各大一線城市面臨的嚴峻問題,12月23日“北京交通改善措施”公布,北京治堵最終走上了“搖號”限量的方向。北京2011年將只發放15萬—24萬個車牌,對“車牌”將配套實行“搖號購車”。
福州出租車安裝智能系統 電召平臺緩解打車難
近日,為應對市民“打車難”“取證難”問題,福州為近400輛出租車安裝出租車智能系統,該系統包括電召、錄音、拍照、服務評價、GPS定位等功能,在遇到投訴、糾紛時,交通部門可以調取視頻、音頻資料取證,方便相關部門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