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裝“智能大腦”易被黑客盯上
長期以來,黑客出現的范圍只局限于電腦和手機,汽車看上去與此風馬牛不相及。而隨著汽車進入智能時代,蘋果CarPlay等巨頭紛紛進入市場,這意味著智能汽車或許將成為黑客的下一個攻擊目標,而目前業界似乎對此全無所聞。
求證:汽車上網可能遭劫持
2010年,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的一百多輛車由于網絡制動系統軟件遭到黑客入侵,導致癱瘓或無法啟動,并出現汽笛故障。2011年,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員曾通過移動網絡成功將惡意音頻文件遠程加載到汽車的內部系統中。
在今年2月舉行的新加坡亞洲黑帽安全大會上,一款比iPhone還小的設備更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它可以通過4根電線接入到汽車的內部網絡,之后便可以對汽車進行惡意控制,比如關閉頭燈、關閉警報、關閉車窗、關閉ABS系統或緊急剎車系統等,而整個過程不超過5分鐘。雖然現在這款被稱為CHT的設備要被安裝到車上才能控制汽車,但其研究人員稱,以后CHT也能通過3G網絡控制汽車,也就是所謂的“遠程無線劫持”。
無獨有偶,3月4日的日內瓦國際車展上,蘋果和法拉利、奔馳、沃爾沃三家廠商聯合推出了首批搭載CarPlay系統的車型,用戶可以在汽車上使用更加直觀的方式來撥打電話、操作導航、聽音樂和收短信等。曾攻破最新iOS系統的安全專家陳良告訴記者,如果iOS系統聯網,可能遭到遠程劫持。“車載iOS系統和手機系統差不多,本質不會變,最多在功能上會有所精簡。”陳良說,目前來看,由于車載iOS系統只涉及到電話、娛樂等內容,和汽車的剎車、燈光等核心部分關系并不是很大。如果以后把iOS系統功能拓展開來,涉及到汽車安全,那就要加倍當心威脅了。
提醒:越智能,越危險
在今年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展會上,智能汽車成為最大的焦點,全球各大汽車制造商都加快了汽車智能化、電動化以及聯網化的研發力度。
但匯眾汽車首席工程師許光告訴記者,汽車的安全并沒有隨著其越來越“智能化”而提高,相反,攻破它變得更加容易了。“電腦化程度比較高的汽車,黑客可以通過藍牙、移動網絡等多種方法,讓汽車乖乖打開車門、發回汽車位置信息等,黑客可選擇的攻擊方式和入口很多。”許光說。
有外媒報道稱,考慮到黑客控制汽車系統有可能引發的故障,計算機科學家曾用兩個版本的新型車輛進行試驗。他們發現,危險性原因主要來自普遍存在的電腦控制、分散式的內部連接性,以及為外部網絡提供的應用軟件平臺越來越多等。
許光說,理想的解決方法是切斷網絡接口,并為唯一的物理接口上鎖,但這不符合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現狀:均未裝安全軟件
汽車智能化的目的或許符合當下科技發展的大背景和用戶對智能化的需求,然而,如果這些發展擯棄了安全這個首要原則的話,這樣的發展或許會讓用戶付出生命的代價。
許光告訴記者,現在車載智能系統的開發者把娛樂作為第一要素,忽視了安全的需求。豐田汽車IT部相關人士也表示,遠程網絡攻擊是整個汽車行業最應該注意的安全危機。“人們會在電腦和手機里裝上各種殺毒軟件,但現在很少有車載智能系統中安裝防入侵的軟件。”
記者隨機采訪了通用、福特等幾家汽車廠商,其相關工作人員均表示搭載智能系統的車型里并沒有裝安全軟件。
上述豐田汽車人士建議,一輛智能汽車就是一個小型網絡,汽車廠商可以在汽車出廠時對內置軟件和安全設置進行檢查,為車內上網配備隨機密碼,并在車載系統中裝上防火墻,最重要的是,把安全核心部分與娛樂功能徹底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