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計算:物聯網時代核心技術
在之前發布的本期IT號外前言中,我們已經談到發展智能計算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實現真正意義的人工智能圖景,為了讓計算機和集成有計算功能的各種工具及設備更加獨立、更加聰明、能夠自主思考和行動,最終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不過,從眼下來看,這個目標距離我們似乎還比較遠,來自它的需求似乎也沒有那么迫切。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與智能計算相關的創新在現階段就開始提上產業議程,并為英特爾公司所關注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物聯網”三字。
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物聯網
在詳述物聯網為何會與智能計算掛鉤之前,我們不妨先通過一段簡短的描述來“預覽”一下有了物聯網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 “2020年02月02日 02時02分02秒,數以萬計的英國青年男女都打算在這一刻登記結婚,以便趕上‘好事成雙’的吉利時刻。但他們并不打算去相關機構排隊等待,而是計劃通過物聯網實現愿望。他們要做的,只是在各種信息終端中預先設置好結婚登記請求,在那個時刻到來之時,他們的終端自動將這些請求同步發送到了相關機構的服務器中,隨即就順利接收到了結婚證明和政府為新人定制的3D大喜字一對,之后它們立即提醒主人查收信息和這份特別的禮物。物聯網在這次特別行動中迅捷、穩定的表現,得到了英國各島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不少群眾紛紛走上街頭,表達對“物聯網”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喜悅之情……”
上述畫面純屬臆造,不過英國首相戈登@布朗確實在上個月英國上議院通過《數字經濟法案》時稱,到2020年,所有英國家庭都將享受到全新的、更廉價、更個性化和更高效的公共服務。但是,在科技界人士看來,有了物聯網,這種情形恐怕用不了那么遠就能變成現實。
專業人士們對物聯網寄予了深厚的期望,那么,它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技術呢?其實,有別是目前人們通過信息終端彼此連接和交通的互聯網,物聯網就是要把人、物和網絡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這里面的物,指的就是有計算能力,擁有智能功能的物品。它們可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等功能,并且彼此溝通和協作。簡而言之,物聯網就是一個由各種智能化物品連接而成的互聯網。很多IT專家都將其與計算機及互聯網的出現并而視之,稱其為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
物聯網與智能計算
[FS:PAGE] 從物聯網的概念中,我們不難看出它與計算,特別是智能計算的密切聯系,現在的互聯網上各種終端之間、它們與服務器端和存儲系統之間的溝通與互相響應,其實都是有人在后面操作和控制的,但是在未來的物聯網里,物與物、物與人以及物與計算機設備之間的協作則要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不需要人們花費太多的時間去介入、控制和管理,舉例來說,一個物聯網時代的超市,其物流完全可以實現全自動化的管理。例如它可以通過設置在貨架和倉庫中的RFID標簽讀取設備了解存貨信息,一旦要出現缺貨現象時,它就會立即將信息發送給超市的服務器系統,并由它自動聯系行駛在路上的眾多送貨車輛里的計算機系統,查找哪輛貨車中有足夠的相應商品,最后才會通知相關的司機,讓他將車駛向缺貨的超市,而此前的一切計算和通信的過程,都無需人工介入。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了解到,即時了解外界的環境和需求變化,并就變化進行智能化、自動化的信息處理和通信就是物聯網的核心技術。而這一技術,其實就是智能計算技術。
智能計算與英特爾
雖然物聯網現在還沒有在全球廣泛建立起來,但智能計算概念卻早在本世紀初就已誕生,英特爾公司就是推動該領域相關創新的IT廠商之一。我們之所以要在本期號外中重點介紹它推出的智能計算理念,就是因為其有與眾不同的獨到之處。作為世界上絕大多數計算設備中“核芯”的提供者,英特爾的設想是從各種計算設備和智能化消費品的引擎,即處理器或處理器平臺著手,而非像其他多數同行那樣通過軟件來實現其智能的計算。通俗地說,英特爾要實現的智能計算,就是最根本和最為關鍵的。
就目前而言,英特爾的智能計算理念主要是由三大要素組成,即按需、自動和可擴展。其中按需主要是指處理器平臺要能夠自動判斷應用和用戶需求的變化,并做出響應;自動是指處理器平臺在響應變化時,可以相應的、高精度地調整自己的性能輸出和電能消耗,幫助用戶獲得最好的計算能效;可擴展則是指處理器平臺要為全新應用軟件和應用模式,例如虛擬化提供充分的支持,從而讓用戶能夠更加靈活、合理地調配計算資源。
這些要素看似簡單、也很基礎,但其作用卻不可低估。舉例來說,未來物聯網中各種智能化設備的計算單元如果沒有類似自動調整工作狀態的功能,那么它們可能就會在忙碌時和閑置時消耗相近的功耗,這樣一來[FS:PAGE],物聯網在給人們的工作及生活帶來便利之前,首先就會變成一個超級用電網,造成能源的極大浪費。
當然,英特爾公司的智能計算理念的內涵也是在不斷擴展和延伸的,上述要素,客觀來說就相當于一個人的“本能”,如能夠對外界的變化做出判斷和反應,或根據工作量的輕重確定自己要付出多少努力。而未來在這些“本能”之上,英特爾公司還會增添更多更高級別的智能計算要素和功能,但它們都必須以這些“本能”為基礎。而通過融合所有這些智能計算要素和功能,英特爾希望達到的近期目標,就是在2015年時有150億個計算設備能夠接入互聯網,彼此相連并可能無需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實現溝通和協作,而其遠期目標,則是要在未來的40年內讓機器變得像人一樣聰明,從這兩個目標的描述來看,它們所指的其實就是漸行漸近的物聯網和我們理想中的智能時代的圖景。
分析了物聯網與智能計算的密切關系,以及英特爾智能計算理念的獨到之處后,我們就將回到英特爾為何要將智能計算理念率先引入其商用計算產品線的核心話題上來,在5月14日發布的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就此做詳細論述,敬請關注。
相關文章
英特爾重磅發布物聯網增強處理器,產品性能、AI 能力、功能安全提升顯著
2020年9月24日,北京——今天,英特爾在全球舉辦2020年英特工業物聯網大會。會上英特爾發布了全新的物聯網增強功能產品組合:第11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英特爾®凌動®x6000E系列和英特爾®奔騰®N系列、賽揚®J系...
【解讀】英特爾獲得向華為供貨許可背后:頹勢漸顯,霸主地位遭挑戰
9月22日,英特爾方面證實,公司已經獲得向華為供貨許可。此外,有供應鏈公司人士21日晚間透露,英特爾方面向該公司表示已經獲得向華為供貨許可,因此該供應鏈公司已在繼續推進華為筆記本項目。與此同時,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
英特爾將推平板產品實現物聯網式轉型
Douglas Davis透露,2010年英特爾在中國市場將布局四大領域:一是持續關注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優化改造;二是內需市場中的汽車消費、零售業等重點領域;三是更加積極地參與3G移動通訊市場;四是抓住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
英特爾將推平板產品實現物聯網式轉型
Douglas Davis透露,2010年英特爾在中國市場將布局四大領域:一是持續關注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優化改造;二是內需市場中的汽車消費、零售業等重點領域;三是更加積極地參與3G移動通訊市場;四是抓住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
英特爾提前布局服務家庭戰略迎接三網融合
眾所周知,英特爾在PC市場擁有絕對的霸主地位,但隨著PC市場的逐漸價格透明化,包括利潤稀薄化,再加上競爭對手的快速崛起,AMD對英特爾構成的壓力等等,英特爾一直希望能夠找到新的打破天花板的版塊為自己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