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芯片登場,英特爾慌了?
北京時間10月19日凌晨,蘋果公司舉行了2021秋季第二場發布會,兩款新芯片M1 Pro和M1 Max成功“炸場”,吸引市場目光。其性能和功耗都在M1的基礎上有成倍的優化,蘋果自稱是“專業筆記本地表最強的芯片”。
“這是我們制造過的最強大的芯片。”發布會上,蘋果硬件技術高級副總裁Johny Srouji說。
近年來PC市場對芯片的需求一方面是降低功耗另一方面節省成本。這也推動了蘋果走上自研芯片之路。
相比去年蘋果發布的更像交作業的M1芯片,今年基于 M1 Pro推出的增強版的M1 Max 芯片,內存帶寬 400 GB/s,自帶專門的顯示器驅動程序以及多個雷電控制器,同時可以用很小的功率播放多個8K和4K視頻流;M1 Max 擁有 10 核 CPU + 32 核 GPU,速度是 M1 的 4 倍,視頻編碼速度也是 M1 的兩倍,在帶來同等性能的同時,M1 Max 還將能耗減少了 40% 。
有數據顯示,蘋果的M1的單位生產成本為40至50美元之間,而購買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的成本在175至250美元左右。今年M1 Max能夠節省多少成本還沒有相關數據披露,但是蘋果自研芯片能夠節省不少成本是無可置疑的。
這樣看來,意味著蘋果向著“兩年內從 Intel 芯片過渡”的目標又大幅邁進了一步。
與此同時,我們把目光投到英特爾身上。就在蘋果發布會前一日,英特爾公司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接受美國媒體Axios采訪時稱,他并不責怪蘋果拋棄英特爾轉而開發自研芯片。“蘋果認為他們自己可以開發出比我們更好的芯片,”他表示,“他們確實做得不錯。因此,我要做的就是開發出比蘋果自研芯片更好的產品。我希望逐漸贏回蘋果這塊業務和其他許多業務。”
英特爾還能和蘋果繼續合作嗎?
雷鋒網認為英特爾或許為蘋果代工芯片是一條挽回蘋果的路徑。
由于芯片短缺的大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蘋果計劃減少1000萬部iPhone 13的產量,部分分析師還下調了對返校季和假日購物季的蘋果銷量預期。眼下,芯片短缺危機還在逐漸惡化。美國金融服務公司海納國際集團(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數據顯示,半導體行業的交貨周期(半導體訂單與交貨的時間差)已經連續9個月上升,9月份平均交互周期為21.7周,即151.9天。
在芯片產能極具短缺的當前,英特爾能夠吸引蘋果的也許是為其代工芯片。據悉,英特爾已經拿到了亞馬遜、高通等多家美國巨頭的芯片代工大單。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