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物流企業管理“軟實力”的神兵利器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能控制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物流行業企業的基礎設施和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物流企業的運營技術越來越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然而,在這些技術基礎推動物流企業“硬實力”高速提升的同時,物流企業的管理“軟實力”卻遠未跟上時代技術前進的步伐。“管理內容簡單”、“管理方式粗放”、“管理素質不高”的形象并沒有因為物流技術的進步而產生大的改變,“高速增長伴隨高額物流成本”的“瓶頸”問題依然困擾著傳統物流企業的健康發展。那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沒有突破傳統物流企業管理瓶頸、提升“軟實力”的“利器”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管理會計”。
一、認識管理會計
中國財政部站在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實現企業向管理要效益, 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加強績效管理和國家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國家高度,于 2014 年 10 月頒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其中明確定義:“管理會計是會計的一個分支,主要服務于單位(包括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需要,是通過利用相關信息,
有機融合財務與業務活動,在單位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理解認識財政部的這一定義:
(1)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是企業“內部管理者”滿足內部管理需要,可以說是“管理者的會計”;基本職能是為管理提供決策有用的業財一體化信息,輔助管理者利用信息開展管理活動;其解決的是 “管理”問題而非“會計”問題,終極目標是“向管理要效益”。
(2) 管理會計發揮作用的載體,是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業財融合的管理過程,管理會計與管理過程相伴生,管理活動在哪里,管理會計的服務功能就應該跟著發揮到哪里。
(3)管理會計的服務領域(即管理會計的工作領域)非常寬泛,涉及企業規劃、決策、控制與評價的各個職能管理領域。按照財政部2015年頒布的《管理會計基本指 引》的規定,管理會計的應用領域包括戰略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運營管理、投融資管理、績效管理、風險管理、信息與報告等八大領域,其角色是“參謀”、是管理決策支持系統。
(4)與財務會計重在“記賬、算賬、報賬”相比,管理會計重在“解析過去、控制現在、籌劃未來”。
如上所述,管理會計對提升物流企業管理水平,進而提升物流企業的“競爭軟實力”無疑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物流企業導入管理會計,本質上并不是因為管理會計本身的存在,而是因為現代物流企業發展所要求的精益化管理的內在驅動。具體動因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在新的環境下,以信息技術和數字控制技術為基礎的物流服務環境,導致物流企業管理工作基礎平臺和工作模式的變化,管理者要求財會人員不僅要熟悉財務工作本身的程序與方法,還要關注企業組織的經營流程和管理信息系統,期望財會人員從繁雜的基礎交易處理工作中解放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進行管理分析和決策支持工作。
其次,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導致企業客戶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商業模式的變革成為常態,管理者要求財會部門和人員的分析工作從注重歷史財務數據的分析,轉向面向市場、競爭對手、產品與客戶盈利性、服務效率等分析領域,強調財務分析對組織管理決策的支持作用。
再次,以數字化、金融化為特征的經濟全球化,導致企業管理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全球物流鏈經營風險的傳遞不僅沒有國界壁壘,而且沒有時間滯后效應,這一環境中,企業管理者要求其財會部門與人員不僅要具備風險管控能力,而且更要具備前瞻性管理變化的能力, 以應對國內、國際環境的變化。
以上三個方面動因,決定了在物流企業導入管理會計師管理需求,而非管理會計需求,是適應新環境、新發展需要。
現代物流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必須要走精益化管理之路。管理會計正是基于精益化管理思想而產生的和發展的,管理會計的工具體系恰恰是精益化管理的實現手段。因此,物流企業導入管理會計的初級階段,不能求大、求全,而應有所為有所不為,確定應用管理會計的重點領域,選擇相應的管理會計工具。根據財政部規定的管理會計八大應用領域,物流企業在導入初期,可重點關注如下重點應用工作:
(1)在戰略管理領域,重點考慮戰略物流成本分析;
(2)在預算管理領域,重點是建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3)在成本管理領域,重點應用變動成本法、作業成本法和目標成本法進行利潤規劃和計劃;
(4)在運營管理領域,重點運用邊際分析方法,對物流客戶的盈利能力做出預測;
(5)在投融資領域,重點解決物流融資成本的測算與投資項目的全流程管理;
(6)在績效管理領域,重點是建立多為盈利能力分析體系,以指導運營資源優化配置;
(7)在風險管理領域,重點關注物流風險預警分析和內部控制有效性建設;
(8)在報告與信息化領域,重點解決基于業財信息一體化的管理報告體系等。
隨著物流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的不斷成熟,管理會計的工作領域也將逐步走向解決復雜性、系統性問題,推動物流企業管理實現轉型升級。
由上述可見,管理會計絕非一個單純的、簡單的會計問題,而是一個涉及物流企業管理各個職能領域、交叉性功能突出的管理理念、管理工具與方法的整合體系。因此,物流企業將管理會計成功導入并有效落地,關鍵因素(沒有之一)是管理會計人才培養。
我國前財政部長樓繼偉曾在全國財政系統推進管理會計建設會議上指出:我國已有超過 1660萬會計人員。但是,高端會計人才相對缺乏,其中能夠為單位管理高層提供有效經營和最優化決策信息的管理會計人才尤為匱乏,力量較為薄弱,已經成為當前制約管理會計發展的突出瓶頸。對于物流企業來說也是如此。因此,物流企業要想成功導入和應用管理會計,必須選擇恰當路徑,解決管理會計人才匱乏問題。
近幾年由于管理會計“熱度”高,許多社會培訓機構也緊抓機會 “蹭熱度”,開展各種短期性培訓活動,但是,大部分處于“給什么要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狀態,追求“快餐”效應。這恰恰無法滿足管理會計人才勝任能力所要求的系統性、專業化、持續性的要求。因此,解決問題的根本路徑在于接受專業教育機構推出的面向職業化的管理會計師教育培訓項目。從近幾年的實際情況看,盡管有多家國外會計機構在我國推廣其管理會計師證書項目。但是,真正解決中國問題的要是要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因此,作為財政部直屬單位的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推出的“管理會計師(CNMA)”培養項目是最佳路徑選擇。理由在于:
第一,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的 CNMA 項目,以國際視野、立足中國國情和企情,建立了適用中國環境的管理會計師勝任能力框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 CNMA 的教育體系(包括能力是結構、教育大綱、課程體系、師資培養、考試認證、運營管理、后續服務等),目的是以系統觀為指導,以解決“管理問題”為導向,培養具有跨職能管理能力、 知識體系、技能體系和職業道德的管理會計實踐者和管理者。
第二,從財會職能和財會人員角色轉型的角度看,管理會計師需要在戰略管理、營運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投融資管理、IT 應用等領域掌握足夠的知識和技能,需要以最有效的方式進行溝通、協調,有效地領導或主導推進管理會計活動。而 CNMA 建立了適用我國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標準和評價標準,保證其未來所需知識體系、能力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合理性和完備性。
第三,CNMA 培養計劃項目自誕生之日起,就得了上至國家各大部委,下至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贊同,又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檢驗,為各單位儲備和輸送了大量合格的管理會計人才,在社會上形成了良好的公信力。
結語: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物流企業對管理會計的認識將不斷深化,管理會計的價值將逐步凸現,在物流企業導入和應用管理會計、培養管理會計人才將是物流企業管理轉型升級、打造“軟實力” 的必然選擇。
現今,市場經濟體系變幻莫測,現代企業運營風險加劇,在不穩定、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中,企業要想保持永久的競爭力,就必須及時調整經營理念,與外部環境相適應。而傳統的財務會計轉型在所難免,其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管理會計。所謂管理會計,是指能夠有效利用管理會計工具、方法,科學把控全面預算、成本分析、內部控制和績效管理等工作,跳出傳統財務記錄價值的范疇,為企業降低成本、控制風險,從而創造價值的復合型人才! 管理會計師具備完整會計及財務相關領域知識,以及高度專業標準與能力來分析企業內部財務報表,協助管理當局掌握狀況,參與財務管理與擬定未來策略及執行,被譽為國內的“MINI-MBA” 國家針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也是動作頻頻,早在2016年《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培養3萬名管理會計人才的目標。 如果說在此之前,管理會計只是少數企業和組織自發的探索和研究的話,財政部的主導和推廣,則將管理會計發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廣度,推動了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全面轉型。 物流產品網和相關部門合作,為大家建立了一個培訓報考通道,請來電咨詢郭老師 19110393080 藍老師13001085318
相關文章
從“未來屋”到“新標配”,智慧社區能否打造房企新增長極?
當你走進家,燈光隨即亮起,空調自動調整至最舒服的溫度和風力。你聽著音樂,接了杯自動沖好的咖啡。一條消息提醒:您的家人已抵達車庫,預計3分鐘后到家。接入可視對講,約好的客人剛到門口,你輕松一鍵給他們放行。此時預約烹飪的機器人廚師...
人工智能如何革新物流行業的5種方式
人工智能在徹底改變物流業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由于全球化,一切都變得越來越數字化;消費者開始在網上購買更多商品,并希望他們的產品或服務能以更少的錢更快地交付。在當今快節奏的世界中,物流和供應鏈必須適應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根據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