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回應網購快遞收到不及時:三方面原因所致
上午10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交通運輸業和物流、快遞領域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圖片來源于百度
目前快遞產能已經恢復超過八成,但是還有一部分民眾反映他們的網購快遞包裹不能及時收到。對此,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在發布會上回應稱,在疫情期間,郵件快件的時效不能有效保證有以下三方面現實原因:
一是郵政快遞企業屬于網絡型的企業,受疫情管控政策的影響,現在產能恢復區域不夠平衡,像湖北等一些地區的分撥中心、市級處理場所、末端營業網點還沒有恢復正常運營,對全網的暢通運行造成直接的影響。
二是疫情期間,部分社區和農村地區管控是比較嚴格的,快遞小哥無法正常進行投遞,現在智能箱的利用率很低,使用不到50%,尤其現在一些智能快件箱不能有效使用,直接影響投遞效率。
三是疫情期間,部分電商的上游中小企業的產能恢復也是不平衡的,有一些消費者已經下單了,但是不能及時生成包裹,這對整個時限也造成一些影響。
劉君表示,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國家郵政局要求寄遞企業要切實保障人員、運力、設備等生產能力,加強對郵快件合理時限的管理和調度,要優先處理因疫情造成的積壓件、問題件。下一步,國家郵政局將充分發揮郵政快遞業在“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方面的先行作用,為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重點做好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要主動擔當作為。繼續做好郵政快遞在疫情服務保障方面的支撐作用。要保持防疫物資運輸寄遞“綠色通道”的暢通無阻,為疫情防控一線及時高效地配送所需的物資。同時,要優先承接封閉管理區域居民基本生活物資的配送,集中力量開展農副產品進城的寄遞服務,助力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
二是堅持精準施策,全力推動行業復工復產工作。繼續分階段推進落實快遞業的復工復產工作,根據市場需求情況不斷提高產能的水平。初步預測,到3月中旬,除湖北以外,全網基本能恢復到常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積極與主要的電商平臺企業進行溝通,加強合作的效果,指導中小快遞企業用足用好一系列惠企支持政策。同時,還高度關注國際網絡暢通問題,大力拓展國際郵件快件運輸和中轉渠道。
三是努力化危為機,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圍繞暢通生產、流通、消費循環體系的需要,以郵政快遞進村、進廠和出海“兩進一出”工程為抓手,進一步提升我國郵政快遞網絡服務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郵政快遞業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更大范圍拓展和延伸。
相關文章
前8月物流業總收入8.7萬億元 電商快遞持續高景氣運行
具體來看,工業生產加快增長,重點領域物流需求增勢良好。8月份制造業物流總額增長5.4%,比7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
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 400 億件
數據顯示,一季度,省會城市整體增速有所放緩,31 個省會城市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 6.6%,占全國的比重降至 34%,同比下降 1.4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全國 70 個中小城市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過 40%。
Q2核心快遞業務單票收入下降7.8%、全年沖刺24%增量 中通快遞向冷鏈、醫藥、航空進軍
未來,快遞行業馬太效應會進一步增強嗎? 除了航空業務外,今年上半年,中通快遞在冷鏈業務上也在加快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