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投資正迎來資本運作黃金十年
“物流行業的投資肯定是有邏輯存在的,否則這個行業不可能逆勢而行”,遠洋資本董事總經理王凱則更認為物流賽道投資尚處“半山腰”,未來10年都將是黃金機遇期。
物流行業還不是投資風口
王凱的判斷依據主要基于對11家投資公司的樣本集合分析。這11家樣本投資公司包括高瓴資本、鼎暉資本、弘毅投資、中信產業基金、中信資本、光大控股6家國內對標企業,以及Blackstone、美國華平投資集團、KKR等5家國外對標企業,相對都是股權投資市場認可度高、股權投資交易數量較大、投資領域較為廣泛、實現退出案例較多的綜合性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具有一定代表性。
通過對這11家對標公司國內PE交易數量的匯總(按賽道),實證得出,物流賽道在總計21個賽道的分類中交易數量占比2.5%、排在第12位,也正是據此,王凱認為,物流賽道準確說,正處于“半山腰”的位置,還不是風口。
“占比大于5%的賽道稱之為風口賽道,其特點是賣方市場,競爭激烈,估值出現泡沫,投資人話語權弱。”王凱如是解釋。王凱所說的占比大于5%的賽道分別是:生活服務、IT互聯網、醫療服務、金融、高端制造、文化傳媒、人工智能。其中,生活服務、IT互聯網占比分別高達17.8%、16.2%。而占比2%~5%的賽道則被王凱稱之為“半山腰賽道”,特點是有一定的市場熱點,但還沒有催生較大的估值泡沫,存在一定的技術或認知壁壘。物流賽道當下就屬于這種。 “無論是規模上還是數量上,近5年來,物流賽道融資速度快于私募股權市場整體;2011~2013年增速遠落于市場平均的狀況大大改善,也說明物流投資交易越來越被市場所重視。與此同時,物流交易額度高于市場平均水平,并且在不斷增大,交易的企業成熟度也在增強。”王凱如是說。
實際上在王凱所在的遠洋資本來講,其在2013年便逐步布局物流全產業鏈,當前已經投資了包含餐飲供應鏈企業信良記、零擔快運壹米滴答、第三方倉儲配送供應商發網、標準化運力B2B同城物流服務供應商駒馬、生鮮冷鏈物流企業九曳供應鏈等近10個大物流股權投資項目,初步打造了完整大物流股權投資生態圈。
輕重結合的投資布局
物流行業眾多的細分領域,總讓很多初來乍到的企業家手足無措,不知從哪下手投資,在王凱看來,選擇物流的子賽道有4個核心要素值得考慮:符合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解決行業痛點、子賽道規模與成長性要好以及橫縱向去看子賽道格局的產業鏈鏈條。
“目前從垂直領域講,生鮮、電商、裝備、汽車、化工品、服裝、醫療/醫藥等物流服務會受到投資者更高的關注;從模式上看,則會聚焦在智慧物流、跨境物流、供應鏈金融等方面。”王凱如是分析。
王凱的這番話的確是看清市場的變化無常后的總結之語。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共享經濟等眾多新技術,新模式在傳統行業不斷地賦能。這種趨勢在PE市場上也激起了無數的浪花,同時,也催生了許多泡沫,很多在一級市場叱咤風云的明星企業在上市之后出現了大幅的縮水,另外一些獨角獸企業在上市之前就出現估值泡沫的破裂。
物流資產值得關注
“實際上物流行業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每個細分領域都值得投資,怕就怕貪多嚼不爛”。
上海奇藝科技市場部經理劉靜告訴《中國儲運》雜志記者這樣一個觀點,她認為,現在國家對地產控制的極為嚴格,但地產與物流相結合的物流地產則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值得關注。
的確,電商生態的成熟直接帶動起了物流需求。根據有關數據,2019年物流資產是投資者在中國地產領域第二大首選投資類別。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以及電商的持續快速發展產生了大量的倉儲需求,并由此帶動了國內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和投資的熱潮。
劉靜告訴《中國儲運》雜志記者,物流是值得長期投資的領域。但隨著一二線城市物流用地逐步收縮,優質物流用地數量越來越少。受區域影響,濟南、石家莊等城市有大量物流需求未被滿足,而成都、重慶、武漢、鄭州等城市已出現階段性物流供過于求的情況。
“物流地產的確是一個巨大的蛋糕,因此萬科等公司才會進入攪局”,北京物資學院博士生張海歐告訴《中國儲運》雜志記者,自己正在研究物流地產的相關研究課題,物流地產隨著電商等新興產業的崛起,處于一個高速迭代的階段,需要新的思路新的想法來運營。因此,這個領域很歡迎外來者投資,而且這個趨勢正在加強。
無論怎么說,在哀鴻遍野,生意普遍不好做的經濟背景下,物流行業的確表現出了熱火朝天的活力氣氛,逆勢而動的物流行業或許也能成為一條“鯰魚”,為中國經濟的“復活”添一把力。
相關文章
人工智能如何革新物流行業的5種方式
人工智能在徹底改變物流業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由于全球化,一切都變得越來越數字化;消費者開始在網上購買更多商品,并希望他們的產品或服務能以更少的錢更快地交付。在當今快節奏的世界中,物流和供應鏈必須適應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根據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