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IoT已經干成了,OPPO慢了嗎?
來源:AI財經社
編輯 / 趙艷秋
一個小時,幾乎是OPPO開發布會的時長極限。
12月26日下午,OPPO的首款5G手機Reno3 Pro的發布會已經進行了快一個小時。按照慣例,價格一公布,臺下的人就可以開始收拾東西了。但這次,所有人都知道還有一款無線耳機。
在國產四大手機廠商華為、小米和OV里,OPPO今年的產品節奏相對滯后。一不小心,成了最后一家在國內發布5G手機的大廠,又一不小心,成了最后一個發布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廠商。
“晚倒不晚,就是太慢了”
蘋果今年給行業帶來了一個驚喜:AirPods成了爆款,新款藍牙降噪耳機AirPods Pro,更是在圣誕節前一個星期就已售罄。庫克長松了一口氣,終于不用擔心iPhone之后蘋果沒有創新、沒有爆款的指責了。
蘋果公司在2016年首次推出AirPods時遭到了群嘲,不少人覺得這種耳機長得丑,價格昂貴,還很容易丟失,當天各種段子滿天飛。甚至在發布會上,蘋果副總裁也只給了這款新產品7分鐘的介紹時間。
誰曾想,無心插柳柳成蔭,AirPods改變了耳機的形態,需求旺盛,如今誰要還是戴著有線耳機,都有點拿不出手。市場調研公司伯恩斯坦的分析師發表報告稱,AirPods今年的銷售額或能超過60億美元,明年將創造約150億美元的收入。如果AirPods在2021年能以同樣速度增長,無線耳機將成為繼蘋果iPhone和服務之后的第三大業務。
嗅覺靈敏的國內手機廠商顯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最早跟上的是華為和小米,vivo在今年9月份發布了首款真無線藍牙耳機,OPPO則終于在年底前趕上了這波智能耳機的浪潮。
OPPO無線耳機Enco Free與當前主流無線耳機的功能并無太大差別,外觀上也非常相似,續航5小時,用充電盒可續航25小時。
“晚倒不會太晚,但確實有點慢了。”西北省份的一位手機經銷商對AI財經社說,他認為整個市場還在紅利期,無線耳機的使用習慣開始被培養起來,以AirPods為代表的無線耳機成了今年電子消費市場不多的亮點,而這個細分市場的火爆也將在明年延續。
事實上,OPPO跟進的時間令人有些意外,其他風口OPPO沒抓住都情有可原,但在功能機時代就打造HiFi高保真手機標簽的OPPO,卻沒能在無線耳機這些音頻產品上喝到頭啖湯。OPPO在音樂產品上有非常強的基因,OPPO藍光機還曾一度風靡歐美,雖然產品形態淘汰了,但也積累了大量技術和經驗。OPPO手機起初主打的就是HiFi。
OPPO在2018年6月發布過一款無線藍牙耳機——O-Free。這個形似鵝卵石一樣的設備,具備長按喚醒語音助手、單擊播放或暫停音樂、雙擊切換音樂功能,提供4+14小時的續航,售價同樣是699元。
但這款產品一直沒有太大聲響。“最主要的還是用戶體驗上(做得不夠好),技術沒有達到最優的效果。”OPPO全球銷售總裁吳強對AI財經社坦陳,“比如藍牙延時的問題”。
而除了無線耳機,OPPO在其他智能終端上的發布也非常謹慎。一方面說明OPPO對產品要求嚴格,不愿意倉促將產品推向市場;但另一方面也說明OPPO在手機之外的戰略部署確實過于保守。
或許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在OPPO的官網上,除了充電線、手機殼和移動電源這些手機配件,幾乎找不到其他的電子產品。以前OPPO靠著手機的銷量和利潤可以高枕無憂,而目前在手機銷量顯著萎縮的大勢下,往其他品類突破幾乎成了行業的共識。
根據Canalys披露的2019Q3國內的手機出貨量顯示,總體銷量下滑了3%,但OPPO、vivo和小米的下滑比例達到20%以上,只有華為還在大幅度增長。
“OPPO曾經做到過國內手機市場第一,現在有些回落也很正常,而且我們一直跟大家講,我們從來不會把排名當作我們的追求。”吳強說。
OPPO可以不關心,但線下零售商并不完全如此考慮。OV手機之前提供的利潤足以讓這些合作伙伴活得滋潤,藍綠logo也曾出現在下沉市場的大街小巷。但如今形勢變了,光靠手機很難讓渠道掙錢,他們需要更多的硬件產品來彌補手機利潤減少帶來的損失。
OV的經銷商都急于解決當下一個問題:開一家OV專賣店,里面除了擺放手機,幾乎沒有其他產品來提高坪效,因為這兩家廠商目前推出的其他硬件少之又少。一位包郵區的經銷商對AI財經社抱怨,他在當地開了10幾家手機零售店,上個月手機的銷量與年初相比減少了將近一半。他從去年就開始賣起了華為和小米的IoT產品。起初,他的店員并沒有積極性,這些IoT產品利潤低,品類繁多,賣習慣了手機的人,很難適應。不過,當他們去找IoT產品時,除了小米,就是華為,別無選擇。
手機的戰爭雖然不會結束,但至少在當下已經沒有了太多打破格局的可能。這意味著,對于國內頭部的這四家手機廠商而言,戰場在擴大,更多的機會和更多的融合產品將有著新的較量。
“打造下一個入口級產品”
一款無線耳機、一款CPE設備、一款即將上市的智能手表,在OPPO產品進度表上,指向都非常明確:做一個IoT入口級的智能終端。
根據OPPO創始人陳明永的說法,OPPO已經不只是一家智能手機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而突破手機公司范疇的很重要一點是進軍IoT領域,“打造下一個入口級產品”。手機將是這個戰略很重要的一環,但IoT是一個比手機更大的市場。
OPPO在IoT上的思路與小米、華為相似,入口級的產品最終都是自己做,包括智能手表、無線耳機等,而其他的智能設備和電器家具都引入合作伙伴,搭建一個IoT平臺,通過統一的協議來控制。手機廠商有個天然的優勢是,用戶基數龐大,OPPO ColorOS的月活躍用戶超3億,手機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中心節點之一。
“未來萬物互融生態圈會有非常多的產品,OPPO不會做全場景、全覆蓋,我們只會抓最核心的智能硬件終端。”吳強分享了OPPO在做智能硬件終端上的戰略思考。
OPPO并不一定是賣貨思維,其目前即將推出的兩個產品——智能手表和智能耳機都有兩個特點:一是用戶高頻使用,因而具有一定的市場規模前景;二是以用戶為中心,具備移動性,從而能為用戶帶來跨場景的融合體驗。這就意味著它們都可能成為萬物互聯的一個入口級產品,同時又與手機密切相關,有這種特性的硬件顯然并不多。
vivo也是類似的做法。2018年7月,vivo發布了IoT戰略,希望通過一套技術協議,在不改變各廠商私有協議的基礎上,實現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當時第一批的廠家包括創維和美的。但令人遺憾的是,上述兩個品牌的產品已經無法在vivo的商城里找到,而vivo商城里也還有不少產品不支持vivo的Jovi互聯。
OPPO也在今年1月份宣布成立新興移動事業部,并推出“智美心品”子品牌,主要是想通過自研和選品的方式提供智能家居和手機周邊,但目前也還沒有太多智美心品的產品發布,線下渠道依然無貨可賣。
顯然擴充品類是OPPO的目的之一,但搶占硬件入口和流量是更重要的目的。
多年來,OPPO和vivo絕大部分精力都在做手機,雖然保證了他們在手機品類上穩固在第一梯隊,但難免錯失新的機會。以前,OPPO喜歡想清楚產品需求再入局,但現實卻在逼著它更快地做出決策。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OPPO也開發了折疊屏手機,但一直沒有推向市場,“(因為)折疊屏這款產品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對用戶的核心需求是什么”,但與之相對應的是,華為推出了折疊手機,而且帶來了市場上的一次小高潮。
擺在OPPO眼前的問題是手機的基本盤在下滑,而IoT才剛剛上路。
OPPO的做事風格是,可能動作上會慢一些,但好處是,認定了的事情能堅持很久,就像他們十來年堅持做手機這一件事一樣。
最近一年,OPPO的產品節奏和渠道建設遭到了外界的詬病和質疑,吳強說,OPPO內部近期一直在復盤和反思,盡管他不愿意細聊反思的內容,但至少說明內部已經意識到了問題存在。“我們內部檢討比較多的,我們永遠都是在找自己的問題”。
我們從《財經天下》周刊出發,以新媒體的形式和節奏、
以傳統媒體求實的精神,致力于傳播真正有價值的報道。
相關文章
工信部劉烈宏:5G 終端連接數已經超過 1.8 億
5G基站是5G網絡的核心設備,提供無線覆蓋,實現有線通信網絡與無線終端之間的無線信號傳輸。日前,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2020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今年中國已經建成了近70萬個5G基站,這個數字比中國之外的全球加起來的總量...
物聯網家電第一股,想離開小米的云米現在有多少實力?
Areyouok?你甚至不用哼唱,這句英文就能馬上讓人想起雷軍與小米。但對于小米生態鏈中的另一家企業——云米科技,大多數人卻搞不清兩家公司之間的關系。云米科技成立于2014年5月,主營業務是智能家電研發、制造、銷售。主打的智能...
工業物聯網(IIoT)應用案例
隨著越來越多的組織采用IIoT(工業物聯網),該技術將帶來更多創新,并在預測性維護和工作場所分析等用例中進一步改進。希望利用最新技術的組織已迅速采用工業物聯網,從而推動了該技術的快速發展。盡管IIoT仍然相對較新并面臨一些挑戰...
iPhone 13的新對手?小米歷史上最好看的手機即將發布
小米即將在9月27日推出小米手機歷史上最好看的一個系列——全新的XiaomiCivi系列手機。從官方同步曬出的官方渲染圖顯示,該機正面還將采用超窄邊框的曲面顯示屏,視覺效果非常出色,并且擁有“剛剛好的握持感”。雷軍對此款手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