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聯網”為何能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發展趨勢?
從市場規模看,視頻產業生態的成型和軟硬件結合的深入,將推動視聯網從千億級規模邁入萬億級規模。
文丨億歐
回顧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從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到信息革命,每一次運動都帶來了社會基礎設施的變革。以前是蒸汽機、鐵路,后來是電、高速公路,現在是互聯網。
不過,它正有被進化的趨勢。
想象有一天,當人們目光所及:
無論是商店里的商品、馬路上的紅綠燈;還是電視劇中主角吃的小眾糕點...這些視覺信息都將被人們的智能眼鏡或其他可穿戴設備所捕捉,然后迅速識別、跳轉出相應的服務模式。
你可以馬上了解商品在各大官網上的性價比;紅綠燈前面哪條路況最佳;小眾糕點的實時售賣鏈接...總之,這些從視覺信息中激發的所有需求,都能得到直接的響應。
這種計算機通過語言、手勢、眼動捕捉等多種形式,接收并結合捕捉到的視頻信息獲悉需求的具體內容和對象, 進而調用互聯網的相關應用和服務,來滿足人們需求的全新基礎服務設施,就是未來視聯網的“科幻世界"。
這個世界并不遙遠,并能激發出萬億的市場規模。
那么,為什么視聯網會有這么大的市場增長空間?它還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
近日,億歐專訪了Video++極鏈科技的聯合創始人董慧智,他的團隊獨立研發并最終攻克了全自動視頻解析技術,旨在以AI技術賦能視頻中的信息,鏈接互聯網信息、服務、購物、 社交、游戲五大模式,實現基于視頻的新互聯網經濟體。
針對上述疑問,董慧智以極鏈的行業視角進行了分享。
傳統廣告曝光已死
成交是未來
今年雙十一,淘寶的訂單增長不只局限于網頁瀏覽,引人奪目的還有電商直播。比如著名的“口紅一哥”淘寶主播李佳琦,雙11期間10秒鐘賣出了10000瓶洗面奶;15分鐘賣出了15000支口紅;直播8小時,成交額破百億元。
剁手粉絲的消費欲望不僅因為電商主播的業務能力,更來自于視頻直播“所見即所得”的呈現形式。
而“視聯網”就是利用AI技術,在所有視頻直播和點播場景中實現“所見即所得”的下一代互聯網形態,它將在視頻內容中支撐起龐大的產業生態。
這個生態里,絕不僅僅是目前我們看到的電商購物。
董慧智介紹,視頻廣告是視聯網中第一塊落地的業務場景。視頻AI廣告可以實現大規模、自動化、優體驗的廣告投放。例如最近很火的《致命女人》和《長安十二時辰》,當劉玉玲提著名牌皮包,或雷佳音開始吃火晶柿子,視頻中就會出現應景的品牌信息,如Prada、餓了嗎外賣等,讓廣告內涵與劇情內容形成共鳴,帶來更好的轉化效果。通過AI技術,可以在全網視頻中找到數百萬個價值點位,幫助廣告主改進廣告投放策略,獲得更好的廣告效果。
(視聯網視頻桌面示意圖)
視聯網之所以率先使用AI賦能廣告的場景,主要是因為廣告業務商業模式輕、變現速度快,用戶視頻需求明確,有助于市場更好地理解并接受“視頻內”這一全新的商業模式。
而在未來,基于視頻還可延伸出服務、社交、游戲模式,結合目前的信息和購物模式,統稱為視聯網的5大模式。
從具體場景來說,信息、游戲、購物模式比較好理解,服務模式即為:當你對視頻內的旅游景點、美食感興趣時,可點擊側邊欄的鏈接,就可直通攜程、美團等這類生活服務場景;
社交模式則更像視頻里的彈幕,對內容不吐不快或基于同一興趣點時,可以點擊關注或誕生一個社交社區,迅速成為視頻觀看者的一個集結地。社區里有了人群,就有了流量,后續基于社區的商業模式也將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基于此,極鏈開創了第三種商業模式,成為連接用戶、視頻流量方、電商平臺和商家四方的視聯網商業生態。他們也從一開始的廣告、電商自營,到接入阿里天貓供應鏈進行了更大生態的改變,并通過對場景進行視頻識別解析,刺激用戶需求,為商家帶來精準客源。
目前,極鏈共有金目(視頻內容結構化引擎)、神眼系統(視頻內容審核系統)、頑石 OS(視聯網操作系統)、靈悅ASMP(AI廣告平臺)、極極蕉(IP新消費綜合服務商)等多個業務矩陣,旨在未來形成完整的視聯網全鏈條生態閉環。
(極鏈科技業務矩陣圖)
面對這些技術性發展和戰略性布局,董慧智把它歸因為是廣告的需求在發生變化。以前的廣告主要以時長露出計費,促進曝光量。但隨著交互形式將商家與用戶更直接地聯系在一起、簡單的廣告曝光對成交額影響甚微,商家對廣告服務商的要求就從簡單的曝光變成了”促進交易“。
這種交易也更接近商業的本質,“整個行業泡沫去凈,走向了更健康的發展。”
理想主義的孤注一擲
資金鏈斷裂、突破視頻全自動識別技術
在形成這個生態前,極鏈在2016年經歷過一次資金鏈斷裂,董慧智稱之為是一群人理想主義的孤注一擲。
當時,行業內的廣告投放還以半自動視頻解析為主,并且,與極鏈有同樣業務的還有一個競爭對手,他們體量相當,業務相當,融資規模相當,發展階段相當。
“但幾千萬人民幣的融資金額投入到研發上真的不經用,很快就耗掉了。”
因此,在2016年6月,極鏈面臨一個很重要的選擇:是馬上像競爭對手一樣開始招聘廣告團隊,用人工去做視頻解析?還是依舊獨立研發,爭取突破全自動視頻解析技術?
此刻極鏈和競爭對手的現金流都只能扛4、5個月時間了。
創始團隊金明、董慧智等人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還是決定咬咬牙,“先搞技術”。
因為他們相信,視頻識別能力是推動視聯網發展的核心能力,也是視聯網的實現基礎。眾所周知,廣告投放場景海量,如果只靠人工運維,那可作為廣告的素材將極大依賴工作人員的經驗和刻板印象。什么適合做廣告標簽?哪個階段投放效果比較好?
這些流程成本昂貴,效率低下,只有自動化掃描,才能對大量庫存進行規模化生產,并依托大數據和AI技術,真正成為一個平臺性的方案。而所有的視頻平臺也都需要這樣一個重新理解和結構化的平臺,”市場痛點和需求強烈。“
可以說,只有突破視頻自動識別技術,才真正有可能推動視聯網的變革。
另外,要實現視聯網,也需要突破通訊帶寬、視頻識別和視頻互動等三個方面的難點。恰好此時,5G標準確立、落地趨勢被看好,AI產品開始出現,如果這個時候能夠突破視頻識別技術,視聯網將趕上時代的大潮,有機會成為5G+AI時代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
于是,研發、研發、再研發,在現金流用完快發不出工資的時候,CEO金明又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借了很多貸款,很多人當時都處于夜不能寐的狀態。
董慧智感慨,在這么艱難的時刻,“當時的人員流動率,反而是最少的。”
最后在2017年5月,極鏈的團隊終于取得了實質性的技術突破,迎來了全自動視頻解析技術的曙光。
事實證明,這種視頻自動識別技術大大提高了人效,單從數據來看,2016年的總收入300多萬,而研發出全自動視頻解析技術之后成功搭建了完整的AI廣告平臺,2017年的收入達8900多萬,相較之前翻了近30倍。
“這個時間點不能錯過,我們不想做一個廣告的小作坊,而想成為一個創變者。”
而突破了全自動,視聯網的胚胎也就正式形成了,步入了“嬰兒期”。
未來15年
視聯網將會成為取代互聯網的基礎設施
基于對行業的持續實踐和觀察,極鏈即將推出《視聯網年度洞察報告2019》(點擊閱讀原文獲取報告完整版),將視聯網的發展分成了4個階段:嬰兒期、成長期、青年期和成熟期。
視聯?發展四階段示意圖
嬰兒期,也即是當前我們所處的階段。在AI技術的支持下,開拓出了視頻AI廣告和場景電商等創新商業模式,構建了視聯網的產業雛形。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完善視聯網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最核心的就是底層人工智能引擎的不斷優化,推動視頻識別能力更快、更準、維度更多、成本更低。在AI技術的支持下,會有更多的視頻小程序被開發出來,用于滿足觀眾在觀看視頻中產生的各類需求。
他們預估,在AI廣告等創新模式先期探索經驗的支持下,3年內,視聯網產業整體即可實現百億市場規模。
“成長期”則以視頻識別能力質變為標志,是視聯網短期的發展目標。AI技術的進步與產業基礎設施的完善,將帶動視頻小程序生態開始建立。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將加入進來,一方面提供了豐富的視頻小程序供給,另一方面也提供如金融、數據分析等各類支撐服務體系,助力整個產業生態逐步擴大和完善。
與此同時,一些有遠見和資源的企業將會把目光放在視聯網關聯硬件的開發之上,把視聯網功能嵌入硬件之中,成為視頻硬件產品的配套功能服務。視聯網的產業規模在各類視頻小程序的支持下,將輕松突破千億規模。
極鏈表示,“五大模式的提出和視聯網操作系統的建設,都是我們為了步入成長期所做出的努力。”
“青年期” 以視頻小程序生態成熟為標志,在各類智能硬件生態的協同支持下,大幅拓展著產業邊界,形成“視聯網+”的賦能形態。依托完整的應用生態和成熟的視頻識別技術,視聯網已經基本能夠實現“實時-調用”模式。
(視聯?“實時-調?”模式示意圖)
注:視聯?成熟后,?們觀看視頻場景引發的需求,計算機都可充分理解,并調?視頻?程序即時滿?。
“視聯網+”的產業模式將進入高潮,與此同時,可穿戴智能設備的逐漸成熟帶動視聯網與硬件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在視頻播放設備(如投影、智能眼鏡、電視等)中內嵌視聯網產業生態將成為標配。
從市場規模看,視頻產業生態的成型和軟硬件結合的深入,將推動視聯網從千億級規模邁入萬億級規模。
最后, 視聯網的成熟期可能在未來的15-20年到來。隨著智能硬件與視聯網完美結合,人的視覺感官將成為互聯網的入口,可以鏈接到一切聯入互聯網的設備、享受其提供的服務。
(視聯?發展路徑與階段示意圖)
就目前布局來看,極鏈鋪設的信息模式、社交模式、購物模式、服務模式和游戲模式最終都將成為五大平臺,視頻內容將在各個維度被全面解析,人眼觀察所能認知的一切信息都將被計算機捕獲,甚至超越人眼的可辨識范疇的信息都將被計算機掌握,其中的各類服務和應用將以小程序的形式與視頻內容全方位打通。
這個小作坊最終也成為了視聯網生態偉業的構建者之一,在此生態下,視聯網將造就更多的服務基礎設施,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讓每一個人極簡鏈接視界萬物”,極鏈的這句愿景也將從理想變為現實。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