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納米管助力可穿戴技術突破瓶頸 智能穿戴風潮再起
[ 導讀 ] 最新消息稱,在美國科技新聞網站Recode舉辦的第一次“Code大會”上,英特爾CEO科再奇等高管對外發布了一款可以檢測身體健康狀況的T恤,年內即將上市。
智能穿戴產品扎堆來襲 中國科學家研發新款電池
碳納米管助力可穿戴技術突破瓶頸
最新消息稱,在美國科技新聞網站Recode舉辦的第一次“Code大會”上,英特爾CEO科再奇等高管對外發布了一款可以檢測身體健康狀況的T恤,年內即將上市。從新版谷歌眼鏡發布、蘋果iWatch智能腕表和英特爾智能T恤即將上市等跡象來看,可穿戴電子產品將掀起下一個新科技浪潮。此外,為了解決可穿戴電子產品的電力供應問題,中國上海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制備出基于碳納米管(CNT)的纖維狀全鋰離子電池,其可被靈活地編織成具有高性能的柔性能源紡織品。在可穿戴新品密集發布、電池瓶頸得到突破的背景下,A股市場碳納米管概念以及智能穿戴概念有望再掀炒作熱潮。
中國科學家突破可穿戴電池瓶頸
從最近谷歌眼鏡新品發布和蘋果iWatch智能腕表即將上市來看,可穿戴電子產品正在掀起下一個新科技浪潮。不過,可穿戴式電子產品最大的技術瓶頸是電池,因為可穿戴式電子產品對電池的要求很高,不僅需要體積小、重量輕,還必須具備滿足設備運行諸多功能所需的強大能量。
為了解決這類產品的電力供應問題,中國上海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制備出了基于碳納米管(CNT)的纖維狀全鋰離子電池,其可被靈活地編織成具有高性能的柔性能源紡織品。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納米快報》上。
據報道,此次復旦大學研究設計和編制的碳納米管(CNT)復合紗線,可牢牢纏繞進棉纖維之中,創建出高性能的鋰離子電池。該纖維的直徑為1毫米左右,可以編織成柔性的織物或布料,并且與靈活的可佩戴電子設備兼容。
研究人員表示,鋰離子電池使用銅線作為骨架,具有類似電纜的形狀,但由于這種電池具有大直徑、使用液態電解質,并且很重的特點,并不適合織成能源紡織品。而現在采用了碳納米管纖維作為其骨架,密度接近銅的1/9,并使用凝膠電解質以確保安全性。此外,復合紗線的陽極和陰極由碳納米管纖維,以及直徑為100μm,僅是電纜電池中陽極1/10的活性材料制成,因此這種纖維狀電池與用于制衣的聚合物纖維兼容,實現了高性能的電池。
碳的表現形式之一是石墨烯,而碳納米管就是一張石墨烯薄片卷起來形成的一個圓柱。碳納米管的長度超過它的寬度1億倍,并且能夠比任何其他已知的圓柱形納米結構都要大得多。這種特征非常適合設計處理器芯片這樣的小物品。理論上說,碳納米管制造的處理器能夠比用目前的晶體管技術制造得更小。而更小的體積意味著消耗更少的能量,對于移動設備來說,就意味著更少的熱量和更長的電池壽命。
目前,碳納米管已經被應用于機器人(行情,問診)手臂或飛機、汽車上活動部件的連接。去年清華大學魏飛教授團隊曾制備出單根長度達半米以上的碳納米管,創造了世界紀錄,A股市場碳納米管概念股的股價曾一度受到正面刺激。而此次中國科學家將碳納米管應用于全鋰離子電池,從而解決可穿戴產品的技術瓶頸,有望再次對A股碳納米管概念相關個股帶來提振。
智能穿戴風潮再起
5月29日消息,在美國科技新聞網站Recode舉辦的第一次“Code大會”上,英特爾CEO科再奇等高管對外發布了一款可以檢測身體健康狀況的T恤,據稱將于年內上市。
此款智能T恤主要的功能是身體健康監測,其中植入了英特爾研發的許多監測用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監測用戶的心率、心電圖等指標,還可以把大量采集的數據以可視化的方式提供給醫生,從而判斷穿著智能T恤者的身體狀況。和所有的穿戴智能設備一樣,這款智能T恤也可以和智能手機上的一款專用應用軟件互相傳輸數據,用戶可在手機上了解各種監控指標的變化。英特爾表示,在這款智能體恤的研發上,和一家名為AIQ的公司進行了合作,英特爾提供了監控芯片。按照計劃,這款T恤將會在今年之內上市銷售,首先面向自行車運動員和愛好者設計生產,不過也可以用來對醫院病人以及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進行監控。
美國媒體指出,在移動設備普及的大潮中,英特爾錯失了移動芯片的寶貴商機,而被英國ARM公司搶占了市場。如今,穿戴計算和穿戴設備成為下一個新興領域,英特爾的管理層也已經開始全面聚焦這一市場。
另外,今年6月2日,蘋果公司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WWDC開發者大會。市場普遍認為,這是iwatch發布的最佳時機,有望引發全球對于智能生活的新一輪熱潮。
分析人士指出,智能穿戴的目的是探索人和科技全新的交互方式,為每個人提供專屬的、個性化的服務。智能穿戴設備是意義深遠的一類科技設備,它將引領下一場可穿戴革命。作為前沿科技和朝陽產業,可穿戴設備是未來移動智能產品發展的主流趨勢,將極大地改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并擁有強大的產業成長空間,發展前景光明。
平安證券認為,2014年全球ICT主要市場呈現疲弱狀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出貨量增速預計都在20%上下,產值增速低于10%,PC市場趨于衰退,產業界將把目光與希望投向可穿戴裝置。智能穿戴將真正把人體作為大數據時代的入口,將電子產品使用頻率從分鐘級提升至秒級,智能穿戴技術在硬件設備和軟件應用方面發展的井噴已成必然。
另根據Businessinsider預測,目前全球可穿戴市場規模約為30-50億美元,將在未來兩到三年時間內,成長為300-5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隨著4G和移動終端的普及,國內可穿戴市場也將迎來爆發性成長。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約售出675萬臺可穿戴設備,2016年將快速增至7350萬臺;2013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規模為20.3億元,預計到2016年將成長為擁有169.4億元規模的巨大市場。
此前,受到對外展示智能T恤的影響,28日英特爾的股價聞訊上漲1%。因此在智能穿戴產品密集發布、電池瓶頸突破的背景下,A股二級市場上智能穿戴概念也有望再掀炒作潮。
蘋果可穿戴設備發力在即 智能穿戴產業鏈迎爆發機遇
在手機和PAD的增速大不如前的今天,蘋果、三星、摩托羅拉等眾多知名公司亦在發力智能穿戴設備。智能穿戴設備將真正把人體作為大數據時代入口,在各方力量的驅動下,智能穿戴技術在硬件設備和軟件應用方面發展的井噴已成必然。
谷歌眼鏡或推錢包服務
據海外媒體6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谷歌計劃在其可穿戴智能設備谷歌眼鏡系統中推出谷歌錢包服務,用戶只需要通過幾個手勢和一個語音指令,便可通過谷歌眼鏡將資金匯給好友。
知情人士稱,谷歌已經開始在內部測試這套系統,并有可能盡快面向所有谷歌眼鏡用戶推出。據悉,谷歌眼鏡上的谷歌錢包與其他設備上的非常相似,用戶可能只需要在谷歌錢包應用激活的狀態下說一句“匯款”的指令,然后使用幾個手勢便可完成支付轉賬。
另據美國科技網站TechCrunch報道,谷歌將從中收取一定費用。谷歌近幾年已經對谷歌錢包展開了一些改進。去年5月,該公司宣布谷歌錢包用戶可以通過Gmail付款。去年9月,谷歌又對谷歌錢包進行了全面改版。今年3月,該公司還發布了一款谷歌錢包工具,可以追蹤在線支付活動。(.中.國.證.券.報)
下一代新品前景向好 蘋果股價18月后再上600美元
受市場對iPhone需求和下一代產品銷售前景看好等多重因素提振,蘋果股價近來持續上漲。截至5日收盤,蘋果股價報收于每股600.96美元,自2012年10月底以來首次重回600美元以上。自4月23日發布業績報告以來,蘋果股價累計漲幅接近15%。
多重利好刺激
在4月下旬發布顯著好于預期的業績報告后,蘋果股價重啟升勢。一些分析師將此部分歸因于蘋果宣布的包括拆股、提高回購規模和分紅等在內的一系列計劃。
蘋果在第二財季財報中宣布,將把股票回購額度增加300億美元,總額提升至900億美元,將季度股息提高8%。此外蘋果還計劃6月初實施一拆七的拆股計劃,這是近九年來該公司首次拆股,此舉將極大降低蘋果股票票面價值,從而提高對普通投資者的吸引力。
此外業績報告顯示iPhone銷售表現強勁,令市場對下一代產品的需求更加看好,也支持了蘋果股價的穩健表現。此前分析師普遍預計,由于消費者等待購買可能于下半年上市的下一代iPhone產品,今年前兩個季度iPhone銷售增長可能放緩。但事實上,第二季度蘋果售出4370萬部iPhone,遠遠好于市場預期的3700萬部。
今年以來市場一直傳言蘋果將推出更大尺寸的iPhone產品,以滿足當前消費需求。ISI集團分析師預計,蘋果可能在夏季推出兩款新的iPhone,一個配備4.7英寸顯示屏,一個配備5.5英寸顯示屏,并預計很多安卓用戶將轉向使用這款更大尺寸的智能手機。
高盛分析師認為,iPhone6將是iPhone歷史上做出最顯著調整的手機,由此帶來的消費者產品更新活動可能超過過去兩年中的任何一次。
目前iPhone仍是蘋果最重要的產品,不但是公司營收的最大貢獻者,也是利潤率最高的硬件產品。正是在iPhone超預期的銷售表現提振下,蘋果上季營收達到456.4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凈利潤為102.23億美元,同比增長7.1%。
除大尺寸iPhone外,投資者和消費者也高度關注蘋果下一代重磅產品。在23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蘋果CEO庫克重申了公司將在今年開發出新產品類別的承諾,此前他曾透露,蘋果在過去18個月中收購了24家公司,“為新產品籌劃準備”。一些業內人士分析稱,部分收購回來的公司可能幫助蘋果打造包括iWatch在內的可穿戴硬件設備。
蘋果已經定于6月2日召開2014年全球開發者大會。外界猜測會上很有可能發布全新移動操作系統iOS8,并可能展示搭載這套系統的iPhone6,甚至傳聞已久的iWatch。過去十年中,全球開發者大會一直是蘋果展示新品的重要舞臺。
多家機構上調股價預期
在2012年9月iPhone5發布之后,蘋果股價曾創下702.10美元的歷史最高水平。不過受競爭加劇以及投資者對公司創新性感到擔憂的影響,去年4月蘋果股價跌破400美元。過去52周,蘋果的最高股價為600.96美元,最低為388.87美元。
自業績報告發布以來,已有多家機構上調蘋果股價預期。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5日將蘋果目標價從625美元上調至645美元。摩根大通重申對蘋果股票的“超配”評級,將2014年底的股價預期從585美元上調至623美元。
Needham公司予以蘋果股票“買入”評級,目標價上調至590美元。不過該公司同時指出,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上仍然面臨困境,iPhone目標定位高端,在高端市場上,降價并非促進市場份額增長的有效武器,相比之下低端市場對品牌忠誠度不高,需求主要追隨價格變化,因此若要增加iPhone的市場份額,蘋果需開發售價300美元以下的手機。
據彭博統計,其覆蓋的64個機構分析師中,有44位分析師予以蘋果股票“買入”評級,16位予以“持有”評級,4位予以“賣出”評級。分析師對蘋果未來12個月的平均股價預期為624.9美元,較目前水平高4%。
作為蘋果股東的知名的激進投資者卡爾·伊坎5日接受采訪時表示,迄今為止他沒有賣出過1股蘋果股票,他認為蘋果股價“被嚴重低估”,值得長期持有。
不過在美國雙線資本基金經理杰弗里·岡德拉奇看來,蘋果股價短期上漲主要受到非常激進的回購和拆股等措施刺激,因此股價有點“虛高”。他不認為蘋果股價在達到600美元以上后還有較大上漲空間。(.中.國.證.券.報 .楊.博)
谷歌將發布可穿戴設備系統 行業迎爆發年
谷歌公司負責安卓操作系統的副總裁桑達爾·皮查周日在德克薩斯州參加一個會議時表示,谷歌將在兩周內發布基于可穿戴設備的操作系統平臺,全面進入可穿戴設備的操作系統市場。桑達爾稱,這將是一個安卓系統開發者工具箱,方便開發者開發出基于可穿戴設備的各種應用。
可穿戴設備迎爆發年
民生證券研報認為,2013年是穿戴式設備的起步年,目前看,可穿戴設備無論在產品的終端形態和穿戴方式,還是在產品的應用效能和實際用途方面都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預示著2014年將成為穿戴式行業的爆發年。在A股市場中,看好具備強大研發能力和成熟制造經驗,并有望或已經進入穿戴式市場相關產業鏈的上市公司。
2013年,穿戴式設備從上游的元器件供應到下游的終端產品推出,整個產業鏈都受到了市場極大的關注和熱議,是非之爭也不絕于耳。誠然,在2013年穿戴式產品更多的是以概念式產品示人,比如Google Glass、Apple iWatch等產品,雖然消息不斷刺激著消費者和資本市場的神經,但遲遲猶抱琵琶半遮面未曾正式推出;或者作為試水產品測試市場反應,與大眾期望的穿戴設備的最終形態相距甚遠,例如三星的Galaxy Gear智能手表,率先推出卻市場反應一般。但無論如何,穿戴式產品在2013年帶給市場的預期大于驚喜,始于起步卻離漸入佳境尚存距離。
而在2014年CES上,各大廠商都將穿戴式產品視為全年布局的重中之重,從宣傳攻勢到產品發布一氣呵成,將穿戴式產品稱為今年整個CES最大的亮點毫不為過。此次在穿戴式領域參展廠商不僅在廠商的種類上呈現出難得一見的多樣化,公司的規模層次也相對于其他領域更加豐富。廠商的種類上不僅包含傳統消費電子巨擘,例如索尼、三星、LG等廠商,也加入了英特爾、高通、聯發科等芯片制造廠商;公司規模亦從產品線覆蓋廣泛的一線大廠到深耕于穿戴式設備的專注型公司,例如專注于智能手環的Pebble和Fitbit公司。公司種類與規模跨度的分散與豐富促成了穿戴式產品的多樣性,無論在產品的終端形態和穿戴方式,還是在產品的應用效能和實際用途方面都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預示著2014年將成為穿戴式行業的爆發年。
預計中國可穿戴設備規模到2016年將達169.4億
近期,市場對可穿戴計算設備的興趣正在升溫。一些分析師預計,2014年僅智能手環的出貨量就將達到800萬只,而2015年和2017年還將增長至2300萬只和4500萬只。除Pebble之外,三星作為最主要的Android設備廠商也推出了智能手表Galaxy Gear。不過,市場對這款產品的評價一般,此外其退貨率也居高不下。有傳聞稱,蘋果公司也在開發智能手表iWatch。
市場研究機構艾瑞咨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將售出675萬臺可穿戴設備,2016年將快速增至7350萬臺;2013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規模為20.3億元,預計到2016年將成長為擁有169.4億元規模的巨大市場。
長城證券認為,可穿戴設備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作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服務商,百度在尖端技術上的實力讓dulife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優勢顯得格外突出。通過開放合作的創新模式,百度云dulife能夠真正讓智能可穿戴設備風行中國市場。
看好國內受益于智能穿戴式設備的相關上市公司,包括:北京君正(行情,問診)、丹邦科技、水晶光電、環旭電子、歌爾聲學、欣旺達(行情,問診)、德賽電池、順絡電子(行情,問診)等。(.證.券.時.報.網)
齊魯證券:可穿戴面臨價值回歸
市場行情回顧:本周電子板塊出現4.58%的大幅反彈,在大盤中小盤一片繁榮景象下領漲各版塊,在智能穿戴、藍寶石、蘋果產業鏈等概念多點開花下奠定了此次反彈的高度。上周周報中我們強烈看好LED板塊,本周LED 板塊上漲5.69%,未來繼續看好此板塊在行業滲透率進入快速增長階段、產品成本下降帶來加快普及等因素下共助的上漲行情。
本周策略:IT 科技巨頭群聚智能穿戴,谷歌發布Google Glass、蘋果重金研發iWatch、Intel 收購穿戴公司并設立“中國智能設備創新基金”等等。一系列產品發布、產業布局舉措預示著穿戴設備絕不是簡單炒個概念就結束的熱點,而是有望真正豐富、改變人們生活生產習慣的科技產物,預計到2016年中國市場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69.3億元。建議關注三安光電(行情,問診)、川大智勝(行情,問診)、歐菲光(行情,問診)、奮達科技(行情,問診)
國內可穿戴設備投資大潮興起 上下游大盤點
4月9日,環旭電子(行情,問診)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昨日,公司又發布公告稱,擬募集20.63億元投向微小化系統模組項目及無線通信模塊項目,全力加碼智能可穿戴業務,并在當日復牌,復牌后,該股逆市漲停。
另外,智能穿戴龍頭股之一蘇州固锝4月14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包括東吳證券(行情,問診)、國泰君安證券、博時基金在內的24家機構于4月10日對公司進行調研,蘇州固锝董事長吳念博給予接待,并表示,公司正加大對可穿戴設備的研發投入。此次調研陣容十分強大,一定程度上透露出機構對可穿戴設備市場前景的看好。
除環旭電子、蘇州固锝兩家公司外,據悉,長江通信(行情,問診)合資子公司深圳長江力偉已經完全解決了智能眼鏡硬件上的瓶頸問題。公司已進入國內視頻眼鏡產業鏈,國內知名品牌運營商已經采購公司LCOS芯片進行調試,目前公司正靜待國內視頻眼鏡市場的爆發。
分析人士表示,根據市場調研公司IDC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全世界范圍內將裝運超過1900萬個可穿戴設備,這是去年數量的3倍,從現在至2018年,可穿戴設備的裝運量將產生78.4%的年復合增長率,最終在2018年達到1.119億只的世界裝運量。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整個產業鏈上游、中游和下游均迎來了較大的發展機會。
1.上游主要包括傳感器、柔性概念元件、電池等,其中符合人體工學的觸摸屏的柔性設計以及用于人體信息收集的傳感器是核心,相關上市公司有:歌爾聲學(行情,問診)、水晶光電、蘇州固锝、漢威電子(行情,問診),得潤電子(行情,問診)、丹邦科技(行情,問診),安泰科技(行情,問診)、云海金屬(行情,問診),德賽電池(行情,問診)等9家公司。
2.中游主要是交互解決方案,比較成熟的有語音、體感等,語音領域的巨頭是科大訊飛(行情,問診),體感領域的明星是數碼視訊(行情,問診)。交互解決方案中有兩大領域比較重要,一是骨傳導耳機,未來有可能成為可穿戴設備的標配,基本組成部分有:通信芯片、傳感器、微型電機,涉及到的上市公司有:共達電聲(行情,問診)、歌爾聲學、海能達(行情,問診),二是無線通訊技術,對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高效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涉及的上市公司有環旭電子、達華智能(行情,問診)。
3. 下游終端設備廠商國外競爭很激烈,相比國外較為成熟的市場,國內可穿戴設備仍處在市場培育階段,目前主要有九安醫療(行情,問診)、寶萊特(行情,問診)等。
可穿戴設備9只概念股價值解析
編者按:3月9日,Google負責Android、Apps和Chrome業務的副總裁桑達·皮采在德州互動媒體大會(SXSW)上表示,谷歌計劃兩周后發布一款軟件開發工具包(SDK),使第三方開發者能方便地為可穿戴計算設備開發Android應用。谷歌希望Google Glass 將于2014年下半年商用化上市,屆時或將再度掀起可穿戴設備概念的熱潮。
個股點評:
九安醫療事件點評:iHealth新品:更多、更酷、更專業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陳恒 日期:2014-01-09
事件:
2014 年1 月7 日,業界矚目的CES(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會展中心召開,九安醫療攜ihealth 新品參會并引起與會者熱烈關注。
主要觀點:
1.Ihealth 新品兩連發 此次CES,iHealth 發布兩款新品:
可穿戴血氧監測儀(wireless pulse oximeter)可穿戴血氧監測儀,由主機和軟指套組成,主機佩戴在手腕處,軟指套戴在指尖, 可與iOS 和Android 設備連接使用。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日常生活中監測記錄血氧,醫生可依此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針對打鼾較嚴重的人群,在其睡眠過程中血氧飽和度偏低,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會對人的大腦等器官造成傷害,因此夜間的血氧監測和報警可以幫助這類人群降低此類風險。可用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AS)初篩診斷。
穿戴式單導心電儀(Wearable Single-Lead EC):
穿戴式單導心電儀是一種佩戴在胸部,單導聯動態心電記錄器,其最長可連續記錄72 小時的心電信號。穿戴式單導心電儀適用于可能患有心律不齊或者時常感覺胸悶、氣短、心悸、疲勞的人群的成年患者。心電數據被記錄在存儲器中,可通過USB 上傳至電腦/iOS/Android 進行疑似異常波形的篩選。同時上傳的心電數據也可通過網絡分享給專業醫生,以便對心電波形進行深入的分析。
兩款全新產品的設計理念、用戶體驗較前期產品有很大改進,不僅專業性強,外形和工程設計也都堪稱perfect! 我們預計,新品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向市場,參照原有產品定價,新品的價格應該不會低于100美元/臺。
2、ihealth 原有產品更新速度加快
2013 年下半年發布的ihealth AM3 智能腕表也已出升級產品ihealth AM3s,新款腕表擁有超薄機身,炫彩腕帶以及防水功能,支持多種運動模式識別。同時ihealth BP3,BP5 等產品仍受到與會者關注。
3、ihealth 推廣力度加大
公司此次在CES 大會的南北兩個展廳都設臵了展臺,這次的展臺不僅位臵搶眼,而且面積較2013 年增大不少,展臺工作人員也明顯增多,由此可見公司對產品的信心明顯增強,推廣力度正在加大。展臺的參觀人數和重量級嘉賓明顯增多,更得到了美國科技媒體最具影響力的撰稿人莫博士的青睞
結論:
ihealth 產品系列日趨多樣,覆蓋血壓、血糖、體重、胎心等多項體征,未來可能涉足呼吸、生化診斷等領域。另外,母嬰監護(ibaby monitor)也有了升級產品。移動醫療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公司起步較早,但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從目前來看,公司在產品多樣性,軟件開發,生產制造,平臺打造和品牌推廣方面具有領先優勢。這個領域方興未艾,產品推廣模式和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九安也在積極嘗試和醫院、醫生、保險等多種參與者合作,期待探索出流暢的產品銷售路徑和盈利模式。退一步講,即使ihealth 不能成為潮流的引領者,也能成為行業的快速跟隨者。預計2013 年ihealth 產品銷售1000 萬美金,2014 年有望突破2000 萬美金。
公司目前的銷售規模、市值都不大,但是發展空間卻很大,并且公司從管理、產品、營銷方面都具備做大做強的潛質,未來幾年都將處于發展的快速成長期。所以雖然從PE 的角度看,公司股價算不得很“便宜”, 但是這種成長過程中不時帶來的超預期的驚喜將使投資者覺得“物有所值”。維持公司盈利預測2013-2014 年0.03 元、0.11 元,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新產品進展不達預期風險;費用大幅上升風險;匯兌損失加大風險;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毛利率降低的風險;部分限售股解禁,股東的減持風險。
丹邦科技:定向增發完成,PI膜助力跨越式發展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段迎晟 日期:2013-10-30
事項
公司公布2013年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1億元,同比增長3.9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07.8萬元,同比下降16.77%,與此同時,公司發布2013年度經營業績的預計數據,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3894.2~6675.8萬元,同比增長率變化范圍-30%~20%。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向7名發行對象發行,認購的股票限售期為12個月(2013年10月29日~2014年10月29日)。本次發行價格為26.50元/股,發行數量:2264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為5.81億元,公司股份總數將由1.6億股,提升至1.8264億股,所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微電子級高性能聚酰亞胺(PI膜)研發與產業化項目。
主要觀點
公司持續發揮,COF封裝基板用高端2L-FCCL、FPC用3L-FCCL和低端2L-FCCL等中上游關鍵材料的自產優勢,產品具備較高技術壁壘和資金壁壘,產品品質良好、成本優勢突出,市場競爭力較強,保持主營業務產品構成穩定,產品綜合毛利率仍保持較高水平,前三季度產品綜合毛利約52.62%,相較歷史同期提升0.41個百分點,由于新產能擴充和PI膜項目前期投入等原因,期間費用有所提高,產品凈利潤率約18.88%,相較歷史同期降低4.7個百分點,但相比上半年提升1.53個百分點,導致公司營收規模增長,凈利潤有所下降。
從行業發展角度,微電子高端封裝不斷向便攜化,輕巧化和高集成度化發展,其所使用材料將是高端封裝發展的基礎。柔性封裝基板要求基材輕薄、布線密度大、線間距小,且需杜絕短路與誤動作現象,因此只能選擇PI膜及其改性薄膜。PI膜具備極為重要的行業發展地位,是目前能夠實際應用的最耐高溫的高分子材料,耐高溫達400℃以上,長期使用溫度范圍-200~300℃,具備高絕緣性能,同時兼顧良好的機械柔性,綜合特性其他材料難以比擬,在業界一度享有“黃金膜”的美譽。公司以現有涂布PI膜若干關鍵技術為基礎,積極投入量產9um和12.5um電子級PI膜,預計共計300噸,將優化產品結構和構建新的業績支撐點:
1)PI膜內部自給方面,在原有核心材料自給的基礎上,從“FCCL→FPC”和“FCCL→COF柔性封裝基板→COF產品”產品模式,到“PI膜→FCCL→FPC”和“PI膜→FCCL→COF柔性封裝基板→COF產品”的全產業鏈結構模式,60噸自用PI膜,將減少高成本占比原材料外購,提升產品綜合利潤率。
2)PI膜外售方面,將面對藍海市場,形成新的業績支撐點。預測2011年~2015年,大陸FCCL用電子級PI膜需求量年平均增長率為12.5%,到2015年需求將達到3310噸,占世界總需求量的32.9%,公司外售240噸PI膜,相對2015年超過2280噸中高端PI膜進口需求和國內供給空白(假設3310噸需求中約69%外購),產能占比需求僅10.5%,將面對藍海市場,打破美國杜邦、日本宇部興產、鐘淵化學和東麗-杜邦,以及韓國SKC等五家公司在高端FCCL用電子級PI膜領域的壟斷格局,極具行業發展意義。
3)完全達產后,預計年產PI膜300噸,其中9umPI膜150噸,售價109.8萬元/噸;12.5umPI膜150噸,售價91.50萬元/噸,每年新增營業收入3.02億元,新增凈利潤1.52億元,所貢獻凈利潤是2012年凈利潤5563.2萬元的2.73倍。本項目投資回收期5.53年(所得稅后,含建設期),財務內部收益率21.24%(所得稅后),項目經濟效益良好。
公司基本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相關程序,募集資金凈額約5.81億元,將全部用于微電子級高性能聚酰亞胺(PI膜)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本次發行將對公司整體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不僅優化產品結構和提供新的業績支撐點,以2013年6月30日的合并財務報表數據為基準靜態測算,公司總資產增加42.3%,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增加64.7%,資產負債率由34.6%下降至24.4%,大幅優化公司資產結構。我們認為,公司在中上游核心材料(無膠2L-FCCL和FPC膠黏劑等)均自主研發和量產的基礎上,初步掌握量產PI所需的關鍵技術,結合未來產能擴充和PI膜自給和外售,配合優質和廣泛的客戶群,未來3年公司主業將實現跨越式發展,且成長空間比較大,具長期投資價值。
風險提示
終端產品景氣度下滑;公司項目進度不達預期,量產PI膜導致PI膜價格下滑,固定資產折舊大幅增加的風險。
業績預測和估值指標
預計13/14/15年公司凈利潤為0.61/1.27/2.06億元,對應EPS為0.38/0.79/1.29元,同比增長10%/107%/62%。13/14/15年的動態PE分別為84.2/40.7/25.1倍,公司短期漲幅過高,鑒于公司的未來成長性,給定“推薦”評級。
歌爾聲學:業績略遜預期,成長動力在下半年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研究員:陳昊飛 日期:2014-02-18
公司近況
歌爾聲學發布業績快報,2013年實現營收100.2億元,同比增長3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46.7%,低于市場預期。
評論
收入與業績增速低于預期:公司2013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0.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8.2%;營業利潤15.5億元,同比上升44.1%;利潤總額16.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億元,折合EPS0.87元,同比上升46.7%,低于市場預期的53%與我們此前估計的57%業績增速。公司自身在2011年與2012年的全年業績增速則分別為91%與72%。
毛利率持續改善:2013年公司毛利率較2012年的25.8%有較大提升,主要是公司持續受益于領先的研發能力、配合大客戶不斷創新提供新產品,從而提升單價/毛利并擴大產品線。舉例說來,在美國大客戶的手機產品上,公司從耳機開始切入到揚聲器再到麥克風,擴大產品線同時也擴大份額。
美系客戶沒有超預期,而韓系客戶低于預期:2013年美系客戶約貢獻公司35%營收,并沒有超預期。而來自韓系客戶的貢獻約20%,低于我們預估的25%~30%。韓系客戶業績未達標主要原因為:1) 持續下調手機產品銷售目標;2) 智能電視自去年二季度起都在去庫存。
增長目標:2014全年50~60%,上半年30~50%。上半年主要是大客戶銷售動能趨緩,這些可以從組裝廠鴻海一月營收下滑超預期看到跡象。美系客戶主力產品將從六月進入新舊機種交接期,一二季度拉貨動能將持續減弱,產業鏈業績將普遍呈現季節性修正。歌爾聲學下半年則有望受惠于大客戶新品推出以及游戲機業務。
估值建議
我們正在回顧我們的財測數據。當前股價對應2013/14年市盈率34.0x/21.8x,公司產品多元化趨勢明確,積極布局垂直一體化戰略,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
主要客戶產品出貨量不及預期,新產品導入進度低于預期。
北京君正:進軍可穿戴領域,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翔,盧文漢,陳平 日期:2013-12-18
進軍可穿戴市場,避開軟件生態問題
過去兩年,因為軟件生態問題導致了公司在移動互聯網終端領域拓展成效甚微;但是,2013年隨著可穿戴設備的興起,公司快速推出智能手機解決方案,避開了軟件生態問題,尋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可穿戴市場為公司打開藍海市場
可穿戴未來幾年將面臨爆發式的成長機會。根據BI的預測,2017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達到2.6億臺;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市場規模2018年預計達到120億美元。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預計2015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將達到4000萬部;2012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6.1億元,預計2015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14.9億元。
超低功耗優勢使其在可穿戴領域具備很大的優勢
公司具備CPUIP內核的設計能力,其XBurstCPU內核是世界上少數成功量產的CPU內核之一。其產品的功耗指標遠遠低于同類產品。當前電池技術使得可穿戴設備待機時間普遍較短,而公司產品的超低功耗特征使其在可穿戴領域具備非常大的優勢,能夠幫助客戶產品盡可能的提升待機時間。
l作為嵌入式CPU設計公司龍頭,或將受益半導體新政大力支持業內估計,國家在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方面可能有更大力度的政策出臺。作為國內領先的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嵌入式CPU芯片廠商,預計將成為新政的重點支持對象。
風險提示
可穿戴設備開拓的不確定性;市場競爭風險。
給于“推薦”評級
我們預計公司2013/2014/2015年EPS分別為0.32/0.57/0.95元,2013年12月12日收盤價32.55元,對應的PE為110.5/62.3/37.6倍。從PE的角度看公司的估值并不低,但是我們認為:首先,公司當前面臨可穿戴發展的大機遇;其次,公司業績處于拐點,未來趨勢向好;第三,公司當前現金儲備多,未來有并購整合機會。因此,我們首次給予公司“推薦”評級。
長信科技(行情,問診):收購德普特事宜獲批復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張孝達 日期:2014-01-06
收購德普特事宜獲證監會批復,完善觸摸屏產業鏈布局
公司向深圳德普特光電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發行24.2 百萬股股份購買其持有的贛州德普特100%股權,該收購于2014 年1 月4 號通過證監會批復。我們看好德普特與長信科技在觸摸屏業務上形成互補:1)公司收購德普特,擴大模組產能,加強與下終端客戶源合作,產業鏈話語權提升;2)公司在觸摸屏模組上的技術與德普特重點發展的GG、PG 互補優勢;3)長信科技作為上市公司,具備資金優勢,可以協助德普特進行擴張。
受政府補貼金額下降影響,2013 業績預告略低于預期
公司公告預計2013 年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為660 萬元,主要是政府補助,2012 年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2378 萬元,同比下滑74.76%。
受此影響,2013 業績預告略低于預期。
瑞銀集團下調NB 觸控屏滲透率預測,但長期趨勢應不變根據瑞銀集團預測, 2013 年四季度NB 觸摸屏滲透速度僅為12%,遠低于此前28%預期滲透率。根據新處理器平臺Bay trail 的積極影響,2014 年1 季度NB 觸控屏滲透率有望提高至15%。瑞銀集團將2013/14 年全球筆記本電腦觸控屏滲透率預測下調至8.1%/26.7%(原為15.5%/31.0%)。我們認為搭載觸摸屏可為NB 帶來辦公及娛樂的便捷性,長期趨勢不變。
估值:維持“買入”評級,下調目標價至21.6 元。
我們下調公司2013-2015 年EPS 分別至0.59/0.91/1.27 元(原0.65/0.95/1.30元),基于瑞銀VCAM 貼現現金流模型,在WACC 假設為8.9%的情況下,推導出目標價21.6 元(原22.8 元),給予“買入”評級, 目標價對應2013/14/15 年PE 分別為36.6/23.7/17.0 倍。
共達電聲:銷售滯后產能提升速度,明年業績將有拐點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卡奴迪路(行情,問診)日期:2013-08-23
一、上半年營收和凈利率均有所下降
1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億元,同比下降7.2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562萬元,同比下降29%;EPS 為0.11元,同比下降45%。
二、毛利率下降,財務費用大幅提升
13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27.38%,同比下降2.8%;綜合費用率為22%,同比上升3%。費用率上升主要是因為財務費用大幅增加457%,財務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息支出增加和人民幣升值導致的匯兌損失。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基本持平,管理費用中研發費用支出達到2179萬元,同比增長42%,反映公司正在加大研發力度,特別是對SPK及模組、MEMS及陣列的開發力度正在加大。
三、預告2013 Q1-Q3凈利潤下降20-40%,市場銷售滯后于產能提升的速度
公司預計2013年Q1-Q3凈利潤下降20-40%,一是因為公司市場銷售滯后于產能提升的速度。二是產品的外銷比重增大,人民幣持續升值,產品毛利略有下降。
四、公司產能快速提升,行業競爭對手較少,明年業績將迎來拐點
今年公司硅麥、揚聲器/受話器、揚聲器陣列模組的產值分別增加3億元、3億元、1億元左右,再加上原有的駐機體麥克風,公司的產值從去年的4億元提高到今年的12億元左右,擴大了3倍。 智能終端過去只使用7、8毛錢一個的駐機體麥克風,而現在為了降噪,智能終端正逐步使用多顆硅微麥克風,單機價值提升到10幾塊錢左右。同時電聲行業的壁壘較高,沒有新進入的競爭對手,整個行業的玩家有限。在整個行業的需求向上、競爭對手較少的大背景下,公司新產品的產能大規模釋放,明年業績將迎來拐點。
盈利預測
我們認為,雖然目前公司的市場銷售滯后于產能提升的速度,但在行業需求向上,競爭對手較少的大背景下,隨著公司產能的大規模釋放,明年業績將迎來拐點。預計13/14/15年公司凈利潤為0.55/0.84/1.25億元,對應EPS為0.23/0.35/0.52元,同比增長21%/50%/50%。13/14/15年的動態PE分別為55/36/24倍。給予“推薦”評級。
蘇州固锝:漿料業務有進展,業務偏多元化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海通證券(行情,問診)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邱春城,張孝達 日期:2012-11-21
公司上市后以原有業務為核心,多元化拓展:公司傳統業務為分立器元件,在QFN/DFN、COL集成電路封裝以及技術含量較高的光伏、表面貼裝等分立元件具有較強的技術積累及客戶影響力。公司于2011年9月份完成定向增發,貨幣資金充足。公司在2011年開始產業布局,往多元化發展,目前業務分為電子、IC封裝、漿料等,并往新材料和物聯網方向發展。下轄子公司里晶銀新材生產太陽能電池漿料,晶訊科技生產軍工電子漿料等,明銳光電布局于物聯網,主要從事于MEMS傳感器設計、生產平臺與物聯網項目載體,布局清晰。
2012年下半年以來,公司調整發展方向,公司以募投項目建設為發展主線,利用現有的品牌、產業鏈及客戶優勢,加強公司在電子元器件領域、新型電子材料領域及集成電路封裝領域的創新及拓展。
公司業務拓展取得成效,太陽能電極漿得到行業認可。晶銀新材料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電子銀漿的開發與銷售,是公司新增業務領域的重要方向,2012年來業務進展順利,通過國內10家太陽能電池制造商認證與訂貨。2012年11月16日與阿特斯簽署了《太陽能電極漿料戰略合作協議書》,協議包括:1、以市場為導向,進行太陽電池用銀漿的配套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光伏行業的發展;2、在晶銀新材提供驗證通過的產品的前提下,阿特斯優先采購晶銀新材產品;3、晶銀新材在新產品量產化后,產品優先提供給阿特斯,且價格上給予優惠待遇;4、在晶銀新材進行產品驗證時,在友好互助的前提下,安排技術人員與晶銀新材技術人員進行溝通、協商,并為其在相關配套工藝上予以配合優化,共同推進新產品的開發進度;5、雙方可共同向政府申報合作項目,共同推進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標志著公司太陽能電極漿已得到下游客戶的認可,后續市場開發值得期待。
太陽能電極漿國產化具有進口替代空間。公司子公司晶銀新材定位為“家門口的裁縫店”,設計產能約為每年生產100噸太陽能電池銀漿。雖然目前太陽能行業由于經濟危機不景氣,但是行業內公司都面臨降成本壓力,而銀漿供應商主要有國外兩三家企業,具有較大的進口替代需求空間,保守估計國內銀漿替代空間在1000噸以上。公司上半年全面銷售已有十家客戶,下半年快速擴大客戶數以及每單的正面銀漿的數量,同時加快全球前十大太陽能組件企業的深度合作。同時蘇州晶銀第二代低成本型正面及背面用銀漿將投入市場,形成銷售。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
我們預測2012~2013年EPS分別為0.06元和0.08元,按照2012年11月20日4.31元的收盤價計算,對應未來兩年動態PE分別為72×和54×。公司業務多元化,貨幣資金充足,雖然發展前景還有待確認,但我們預計電子、IC封裝、漿料業務隨著市場回暖會有所突破,公司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和技術能力加大在新業務上的推進,因此我們給予公司“增持”評級,給予4.40元的目標價,對應2013年54倍PE。
晶方科技(行情,問診):影像芯片封裝龍頭企業之一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倪濟聞 日期:2014-02-07
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增長強勁,封裝占集成電路制造成本近半
2010~2012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恢復明顯,增速達到29.9%、9.2%和37.3%。2012年度,我國封裝測試業銷售收入規模為1,035.67億元,占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的47.98%。
公司在影像傳感器封裝行業不多的幾家第三方專業代工企業
公司主要生產影像芯片的封裝,行業中能夠規模化專業代工影像芯片的第三方服務商只有精材科技(3374.TWO),絕大部分需求均為芯片廠商之IDM工廠。精材科技在臺灣興柜市場上市。
募投項目是目前產能的3倍
募投項目達產產能為36萬片晶圓,而公司目前年產能為21萬片。募投項目達產后,公司整體營業收入有望實現8~9億元人民幣,其中募投項目新增收入6億元。募投項目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達到26.90%,全部投資稅后靜態回收期4.79年,包括兩年建設期。
盈利預測
預計募投項目將在2016年底左右達產。初步預計2013~2015年歸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將實現年遞增10.97%、5.62%和47.61%,相應的稀釋后每股收益為0.68、0.71和1.05元。
估值結論
綜合考慮可比同行業公司的估值情況,我們認為給予晶方科技合理估值為22.81元-27.37元,對應2013年每股收益的33.79~40.54倍市盈率。
環旭電子:增資環維,擴產進行時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翔,陳平,盧文漢 日期:2014-01-29
事項:
公司發布了幾個重要的公告:1)2013年業績快報:營業收入142.72億元,同比增長7.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3億元,同比下降13.02%,EPS為0.56元;2)對全資子公司環維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增資3億元,并對環維電子進行預計金額為人民幣1.5億元的設備或資產轉讓;3)投資人民幣1億元,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全資子公司環豪電子;4)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2013年度日常關聯交易執行情況的議案》和《關于2014年度日常關易預計的方案》。 評論:
2013年業績下滑,度過艱難一年
2013年對于公司來說是艱難的一年,經歷了眾多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1)上半年iPhone5的銷售低于預期影響了公司WiFi模組業務的收入;2)下半年蘋果的新品iPhone5S/iPhone5C/iPadair/iPadmini2等的WiFi模組在微小化和工藝方面改進程度較大,使得新品的WiFi模組在量產初期出現良品率較低造成的報廢損失增加的情況,影響獲利金額約2730萬元;3)汽車電子類產品因配合客戶產品召回維修預提產品成本約1000萬元;4)工業類產品因供貨商財務危機事件發生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及費用共計約1500萬元;5)蘋果等客戶要求供應商持續的降價壓力以及新產品材料成本比重升高的影響使獲利水平下降。
2013年公司在產品微小化和工藝改進方面做出了較大的努力,2014年在毛利率方面將會逐步恢復的正常的水平,并且積累的先進經驗為公司在未來生產更加復雜的SiP模組產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增資環維,積極籌備新產能
根據公司的公告,截止2013年12月31日,環維電子資產總額為12533萬元,我們估計即為2013年12月底日月光在臺灣公告的環旭科技為環維電子購買的價值2100萬美元的設備。再加上公司本次公告的將對環維電子進行預計金額為1.5億人民幣的設備或資產轉讓,所以據此可知環維電子到目前為止的資本開支約為2.75億元規模。
對于公司積極擴充環維電子的產能,我們預期可能有重要的新產品導入。SiP產品能節省主板的貼裝空間,符合電子產品短小輕薄的趨勢,尤其適合應用在短小輕薄方面要求更高的可穿戴產品上。因此,在電子產品越做越小的趨勢下,公司的SiP產品將大有可為。
自貿區內設立全資子公司環豪電子,滿足公司對外貿易需求
公司主要的產品皆為外銷,例如從公司2013年半年報即可知來自于“中國大陸地區之外”的營業收入占總營收的91.48%,可以看出公司對外貿易比例大。設立在自貿區的環豪電子未來可能將部分取代環旭香港公司的進出口職能。
公司SiP模組符合電子產品短小輕薄趨勢,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新產品導入
我們看好公司未來幾年的發展,主要理由有:1)SiP模組符合電子產品短小輕薄的趨勢,在可穿戴時代大為可為,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應用SiP模組。全資子公司環維電子的擴產,我們預計即為新產品導入所做的籌備;2)SiP產品的復雜度會越來越高,集成的芯片也會越來越多,單個產品的價值量可能將成倍的增加;3)SiP模組是一種融合了封裝和EMS兩種技術的產品,而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是公司的大股東,所以環旭在做SiP方面具有其他公司無法匹配的技術優勢,公司必將成長為全球SiP業務的領頭羊;4)環旭的EMS業務是母公司日月光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的重要一環,公司有希望充分受益于母公司前段封裝測試的強大接單能力,獲得迅速發展。
看好公司SiP業務的發展,維持“推薦”評級
我們預計公司13/14/15年凈利潤分別為5.63/9.36/13.04億元,EPS分別為0.56/0.93/1.29元,分別同比增長-13%/66%/39%。SiP符合行業趨勢,看好更多的SiP新產品導入,維持公司“推薦”評級。
碳納米管助力可穿戴技術突破瓶頸
最新消息稱,在美國科技新聞網站Recode舉辦的第一次“Code大會”上,英特爾CEO科再奇等高管對外發布了一款可以檢測身體健康狀況的T恤,年內即將上市。從新版谷歌眼鏡發布、蘋果iWatch智能腕表和英特爾智能T恤即將上市等跡象來看,可穿戴電子產品將掀起下一個新科技浪潮。此外,為了解決可穿戴電子產品的電力供應問題,中國上海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制備出基于碳納米管(CNT)的纖維狀全鋰離子電池,其可被靈活地編織成具有高性能的柔性能源紡織品。在可穿戴新品密集發布、電池瓶頸得到突破的背景下,A股市場碳納米管概念以及智能穿戴概念有望再掀炒作熱潮。
中國科學家突破可穿戴電池瓶頸
從最近谷歌眼鏡新品發布和蘋果iWatch智能腕表即將上市來看,可穿戴電子產品正在掀起下一個新科技浪潮。不過,可穿戴式電子產品最大的技術瓶頸是電池,因為可穿戴式電子產品對電池的要求很高,不僅需要體積小、重量輕,還必須具備滿足設備運行諸多功能所需的強大能量。
為了解決這類產品的電力供應問題,中國上海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制備出了基于碳納米管(CNT)的纖維狀全鋰離子電池,其可被靈活地編織成具有高性能的柔性能源紡織品。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納米快報》上。
據報道,此次復旦大學研究設計和編制的碳納米管(CNT)復合紗線,可牢牢纏繞進棉纖維之中,創建出高性能的鋰離子電池。該纖維的直徑為1毫米左右,可以編織成柔性的織物或布料,并且與靈活的可佩戴電子設備兼容。
研究人員表示,鋰離子電池使用銅線作為骨架,具有類似電纜的形狀,但由于這種電池具有大直徑、使用液態電解質,并且很重的特點,并不適合織成能源紡織品。而現在采用了碳納米管纖維作為其骨架,密度接近銅的1/9,并使用凝膠電解質以確保安全性。此外,復合紗線的陽極和陰極由碳納米管纖維,以及直徑為100μm,僅是電纜電池中陽極1/10的活性材料制成,因此這種纖維狀電池與用于制衣的聚合物纖維兼容,實現了高性能的電池。
碳的表現形式之一是石墨烯,而碳納米管就是一張石墨烯薄片卷起來形成的一個圓柱。碳納米管的長度超過它的寬度1億倍,并且能夠比任何其他已知的圓柱形納米結構都要大得多。這種特征非常適合設計處理器芯片這樣的小物品。理論上說,碳納米管制造的處理器能夠比用目前的晶體管技術制造得更小。而更小的體積意味著消耗更少的能量,對于移動設備來說,就意味著更少的熱量和更長的電池壽命。
目前,碳納米管已經被應用于機器人(行情,問診)手臂或飛機、汽車上活動部件的連接。去年清華大學魏飛教授團隊曾制備出單根長度達半米以上的碳納米管,創造了世界紀錄,A股市場碳納米管概念股的股價曾一度受到正面刺激。而此次中國科學家將碳納米管應用于全鋰離子電池,從而解決可穿戴產品的技術瓶頸,有望再次對A股碳納米管概念相關個股帶來提振。
智能穿戴風潮再起
5月29日消息,在美國科技新聞網站Recode舉辦的第一次“Code大會”上,英特爾CEO科再奇等高管對外發布了一款可以檢測身體健康狀況的T恤,據稱將于年內上市。
此款智能T恤主要的功能是身體健康監測,其中植入了英特爾研發的許多監測用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監測用戶的心率、心電圖等指標,還可以把大量采集的數據以可視化的方式提供給醫生,從而判斷穿著智能T恤者的身體狀況。和所有的穿戴智能設備一樣,這款智能T恤也可以和智能手機上的一款專用應用軟件互相傳輸數據,用戶可在手機上了解各種監控指標的變化。英特爾表示,在這款智能體恤的研發上,和一家名為AIQ的公司進行了合作,英特爾提供了監控芯片。按照計劃,這款T恤將會在今年之內上市銷售,首先面向自行車運動員和愛好者設計生產,不過也可以用來對醫院病人以及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進行監控。
美國媒體指出,在移動設備普及的大潮中,英特爾錯失了移動芯片的寶貴商機,而被英國ARM公司搶占了市場。如今,穿戴計算和穿戴設備成為下一個新興領域,英特爾的管理層也已經開始全面聚焦這一市場。
另外,今年6月2日,蘋果公司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WWDC開發者大會。市場普遍認為,這是iwatch發布的最佳時機,有望引發全球對于智能生活的新一輪熱潮。
分析人士指出,智能穿戴的目的是探索人和科技全新的交互方式,為每個人提供專屬的、個性化的服務。智能穿戴設備是意義深遠的一類科技設備,它將引領下一場可穿戴革命。作為前沿科技和朝陽產業,可穿戴設備是未來移動智能產品發展的主流趨勢,將極大地改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并擁有強大的產業成長空間,發展前景光明。
平安證券認為,2014年全球ICT主要市場呈現疲弱狀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出貨量增速預計都在20%上下,產值增速低于10%,PC市場趨于衰退,產業界將把目光與希望投向可穿戴裝置。智能穿戴將真正把人體作為大數據時代的入口,將電子產品使用頻率從分鐘級提升至秒級,智能穿戴技術在硬件設備和軟件應用方面發展的井噴已成必然。
另根據Businessinsider預測,目前全球可穿戴市場規模約為30-50億美元,將在未來兩到三年時間內,成長為300-5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隨著4G和移動終端的普及,國內可穿戴市場也將迎來爆發性成長。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約售出675萬臺可穿戴設備,2016年將快速增至7350萬臺;2013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規模為20.3億元,預計到2016年將成長為擁有169.4億元規模的巨大市場。
此前,受到對外展示智能T恤的影響,28日英特爾的股價聞訊上漲1%。因此在智能穿戴產品密集發布、電池瓶頸突破的背景下,A股二級市場上智能穿戴概念也有望再掀炒作潮。
蘋果可穿戴設備發力在即 智能穿戴產業鏈迎爆發機遇
在手機和PAD的增速大不如前的今天,蘋果、三星、摩托羅拉等眾多知名公司亦在發力智能穿戴設備。智能穿戴設備將真正把人體作為大數據時代入口,在各方力量的驅動下,智能穿戴技術在硬件設備和軟件應用方面發展的井噴已成必然。
谷歌眼鏡或推錢包服務
據海外媒體6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谷歌計劃在其可穿戴智能設備谷歌眼鏡系統中推出谷歌錢包服務,用戶只需要通過幾個手勢和一個語音指令,便可通過谷歌眼鏡將資金匯給好友。
知情人士稱,谷歌已經開始在內部測試這套系統,并有可能盡快面向所有谷歌眼鏡用戶推出。據悉,谷歌眼鏡上的谷歌錢包與其他設備上的非常相似,用戶可能只需要在谷歌錢包應用激活的狀態下說一句“匯款”的指令,然后使用幾個手勢便可完成支付轉賬。
另據美國科技網站TechCrunch報道,谷歌將從中收取一定費用。谷歌近幾年已經對谷歌錢包展開了一些改進。去年5月,該公司宣布谷歌錢包用戶可以通過Gmail付款。去年9月,谷歌又對谷歌錢包進行了全面改版。今年3月,該公司還發布了一款谷歌錢包工具,可以追蹤在線支付活動。(.中.國.證.券.報)
下一代新品前景向好 蘋果股價18月后再上600美元
受市場對iPhone需求和下一代產品銷售前景看好等多重因素提振,蘋果股價近來持續上漲。截至5日收盤,蘋果股價報收于每股600.96美元,自2012年10月底以來首次重回600美元以上。自4月23日發布業績報告以來,蘋果股價累計漲幅接近15%。
多重利好刺激
在4月下旬發布顯著好于預期的業績報告后,蘋果股價重啟升勢。一些分析師將此部分歸因于蘋果宣布的包括拆股、提高回購規模和分紅等在內的一系列計劃。
蘋果在第二財季財報中宣布,將把股票回購額度增加300億美元,總額提升至900億美元,將季度股息提高8%。此外蘋果還計劃6月初實施一拆七的拆股計劃,這是近九年來該公司首次拆股,此舉將極大降低蘋果股票票面價值,從而提高對普通投資者的吸引力。
此外業績報告顯示iPhone銷售表現強勁,令市場對下一代產品的需求更加看好,也支持了蘋果股價的穩健表現。此前分析師普遍預計,由于消費者等待購買可能于下半年上市的下一代iPhone產品,今年前兩個季度iPhone銷售增長可能放緩。但事實上,第二季度蘋果售出4370萬部iPhone,遠遠好于市場預期的3700萬部。
今年以來市場一直傳言蘋果將推出更大尺寸的iPhone產品,以滿足當前消費需求。ISI集團分析師預計,蘋果可能在夏季推出兩款新的iPhone,一個配備4.7英寸顯示屏,一個配備5.5英寸顯示屏,并預計很多安卓用戶將轉向使用這款更大尺寸的智能手機。
高盛分析師認為,iPhone6將是iPhone歷史上做出最顯著調整的手機,由此帶來的消費者產品更新活動可能超過過去兩年中的任何一次。
目前iPhone仍是蘋果最重要的產品,不但是公司營收的最大貢獻者,也是利潤率最高的硬件產品。正是在iPhone超預期的銷售表現提振下,蘋果上季營收達到456.4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凈利潤為102.23億美元,同比增長7.1%。
除大尺寸iPhone外,投資者和消費者也高度關注蘋果下一代重磅產品。在23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蘋果CEO庫克重申了公司將在今年開發出新產品類別的承諾,此前他曾透露,蘋果在過去18個月中收購了24家公司,“為新產品籌劃準備”。一些業內人士分析稱,部分收購回來的公司可能幫助蘋果打造包括iWatch在內的可穿戴硬件設備。
蘋果已經定于6月2日召開2014年全球開發者大會。外界猜測會上很有可能發布全新移動操作系統iOS8,并可能展示搭載這套系統的iPhone6,甚至傳聞已久的iWatch。過去十年中,全球開發者大會一直是蘋果展示新品的重要舞臺。
多家機構上調股價預期
在2012年9月iPhone5發布之后,蘋果股價曾創下702.10美元的歷史最高水平。不過受競爭加劇以及投資者對公司創新性感到擔憂的影響,去年4月蘋果股價跌破400美元。過去52周,蘋果的最高股價為600.96美元,最低為388.87美元。
自業績報告發布以來,已有多家機構上調蘋果股價預期。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5日將蘋果目標價從625美元上調至645美元。摩根大通重申對蘋果股票的“超配”評級,將2014年底的股價預期從585美元上調至623美元。
Needham公司予以蘋果股票“買入”評級,目標價上調至590美元。不過該公司同時指出,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上仍然面臨困境,iPhone目標定位高端,在高端市場上,降價并非促進市場份額增長的有效武器,相比之下低端市場對品牌忠誠度不高,需求主要追隨價格變化,因此若要增加iPhone的市場份額,蘋果需開發售價300美元以下的手機。
據彭博統計,其覆蓋的64個機構分析師中,有44位分析師予以蘋果股票“買入”評級,16位予以“持有”評級,4位予以“賣出”評級。分析師對蘋果未來12個月的平均股價預期為624.9美元,較目前水平高4%。
作為蘋果股東的知名的激進投資者卡爾·伊坎5日接受采訪時表示,迄今為止他沒有賣出過1股蘋果股票,他認為蘋果股價“被嚴重低估”,值得長期持有。
不過在美國雙線資本基金經理杰弗里·岡德拉奇看來,蘋果股價短期上漲主要受到非常激進的回購和拆股等措施刺激,因此股價有點“虛高”。他不認為蘋果股價在達到600美元以上后還有較大上漲空間。(.中.國.證.券.報 .楊.博)
谷歌將發布可穿戴設備系統 行業迎爆發年
谷歌公司負責安卓操作系統的副總裁桑達爾·皮查周日在德克薩斯州參加一個會議時表示,谷歌將在兩周內發布基于可穿戴設備的操作系統平臺,全面進入可穿戴設備的操作系統市場。桑達爾稱,這將是一個安卓系統開發者工具箱,方便開發者開發出基于可穿戴設備的各種應用。
可穿戴設備迎爆發年
民生證券研報認為,2013年是穿戴式設備的起步年,目前看,可穿戴設備無論在產品的終端形態和穿戴方式,還是在產品的應用效能和實際用途方面都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預示著2014年將成為穿戴式行業的爆發年。在A股市場中,看好具備強大研發能力和成熟制造經驗,并有望或已經進入穿戴式市場相關產業鏈的上市公司。
2013年,穿戴式設備從上游的元器件供應到下游的終端產品推出,整個產業鏈都受到了市場極大的關注和熱議,是非之爭也不絕于耳。誠然,在2013年穿戴式產品更多的是以概念式產品示人,比如Google Glass、Apple iWatch等產品,雖然消息不斷刺激著消費者和資本市場的神經,但遲遲猶抱琵琶半遮面未曾正式推出;或者作為試水產品測試市場反應,與大眾期望的穿戴設備的最終形態相距甚遠,例如三星的Galaxy Gear智能手表,率先推出卻市場反應一般。但無論如何,穿戴式產品在2013年帶給市場的預期大于驚喜,始于起步卻離漸入佳境尚存距離。
而在2014年CES上,各大廠商都將穿戴式產品視為全年布局的重中之重,從宣傳攻勢到產品發布一氣呵成,將穿戴式產品稱為今年整個CES最大的亮點毫不為過。此次在穿戴式領域參展廠商不僅在廠商的種類上呈現出難得一見的多樣化,公司的規模層次也相對于其他領域更加豐富。廠商的種類上不僅包含傳統消費電子巨擘,例如索尼、三星、LG等廠商,也加入了英特爾、高通、聯發科等芯片制造廠商;公司規模亦從產品線覆蓋廣泛的一線大廠到深耕于穿戴式設備的專注型公司,例如專注于智能手環的Pebble和Fitbit公司。公司種類與規模跨度的分散與豐富促成了穿戴式產品的多樣性,無論在產品的終端形態和穿戴方式,還是在產品的應用效能和實際用途方面都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預示著2014年將成為穿戴式行業的爆發年。
預計中國可穿戴設備規模到2016年將達169.4億
近期,市場對可穿戴計算設備的興趣正在升溫。一些分析師預計,2014年僅智能手環的出貨量就將達到800萬只,而2015年和2017年還將增長至2300萬只和4500萬只。除Pebble之外,三星作為最主要的Android設備廠商也推出了智能手表Galaxy Gear。不過,市場對這款產品的評價一般,此外其退貨率也居高不下。有傳聞稱,蘋果公司也在開發智能手表iWatch。
市場研究機構艾瑞咨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將售出675萬臺可穿戴設備,2016年將快速增至7350萬臺;2013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規模為20.3億元,預計到2016年將成長為擁有169.4億元規模的巨大市場。
長城證券認為,可穿戴設備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作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服務商,百度在尖端技術上的實力讓dulife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優勢顯得格外突出。通過開放合作的創新模式,百度云dulife能夠真正讓智能可穿戴設備風行中國市場。
看好國內受益于智能穿戴式設備的相關上市公司,包括:北京君正(行情,問診)、丹邦科技、水晶光電、環旭電子、歌爾聲學、欣旺達(行情,問診)、德賽電池、順絡電子(行情,問診)等。(.證.券.時.報.網)
齊魯證券:可穿戴面臨價值回歸
市場行情回顧:本周電子板塊出現4.58%的大幅反彈,在大盤中小盤一片繁榮景象下領漲各版塊,在智能穿戴、藍寶石、蘋果產業鏈等概念多點開花下奠定了此次反彈的高度。上周周報中我們強烈看好LED板塊,本周LED 板塊上漲5.69%,未來繼續看好此板塊在行業滲透率進入快速增長階段、產品成本下降帶來加快普及等因素下共助的上漲行情。
本周策略:IT 科技巨頭群聚智能穿戴,谷歌發布Google Glass、蘋果重金研發iWatch、Intel 收購穿戴公司并設立“中國智能設備創新基金”等等。一系列產品發布、產業布局舉措預示著穿戴設備絕不是簡單炒個概念就結束的熱點,而是有望真正豐富、改變人們生活生產習慣的科技產物,預計到2016年中國市場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69.3億元。建議關注三安光電(行情,問診)、川大智勝(行情,問診)、歐菲光(行情,問診)、奮達科技(行情,問診)
國內可穿戴設備投資大潮興起 上下游大盤點
4月9日,環旭電子(行情,問診)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昨日,公司又發布公告稱,擬募集20.63億元投向微小化系統模組項目及無線通信模塊項目,全力加碼智能可穿戴業務,并在當日復牌,復牌后,該股逆市漲停。
另外,智能穿戴龍頭股之一蘇州固锝4月14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包括東吳證券(行情,問診)、國泰君安證券、博時基金在內的24家機構于4月10日對公司進行調研,蘇州固锝董事長吳念博給予接待,并表示,公司正加大對可穿戴設備的研發投入。此次調研陣容十分強大,一定程度上透露出機構對可穿戴設備市場前景的看好。
除環旭電子、蘇州固锝兩家公司外,據悉,長江通信(行情,問診)合資子公司深圳長江力偉已經完全解決了智能眼鏡硬件上的瓶頸問題。公司已進入國內視頻眼鏡產業鏈,國內知名品牌運營商已經采購公司LCOS芯片進行調試,目前公司正靜待國內視頻眼鏡市場的爆發。
分析人士表示,根據市場調研公司IDC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全世界范圍內將裝運超過1900萬個可穿戴設備,這是去年數量的3倍,從現在至2018年,可穿戴設備的裝運量將產生78.4%的年復合增長率,最終在2018年達到1.119億只的世界裝運量。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整個產業鏈上游、中游和下游均迎來了較大的發展機會。
1.上游主要包括傳感器、柔性概念元件、電池等,其中符合人體工學的觸摸屏的柔性設計以及用于人體信息收集的傳感器是核心,相關上市公司有:歌爾聲學(行情,問診)、水晶光電、蘇州固锝、漢威電子(行情,問診),得潤電子(行情,問診)、丹邦科技(行情,問診),安泰科技(行情,問診)、云海金屬(行情,問診),德賽電池(行情,問診)等9家公司。
2.中游主要是交互解決方案,比較成熟的有語音、體感等,語音領域的巨頭是科大訊飛(行情,問診),體感領域的明星是數碼視訊(行情,問診)。交互解決方案中有兩大領域比較重要,一是骨傳導耳機,未來有可能成為可穿戴設備的標配,基本組成部分有:通信芯片、傳感器、微型電機,涉及到的上市公司有:共達電聲(行情,問診)、歌爾聲學、海能達(行情,問診),二是無線通訊技術,對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高效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涉及的上市公司有環旭電子、達華智能(行情,問診)。
3. 下游終端設備廠商國外競爭很激烈,相比國外較為成熟的市場,國內可穿戴設備仍處在市場培育階段,目前主要有九安醫療(行情,問診)、寶萊特(行情,問診)等。
可穿戴設備9只概念股價值解析
編者按:3月9日,Google負責Android、Apps和Chrome業務的副總裁桑達·皮采在德州互動媒體大會(SXSW)上表示,谷歌計劃兩周后發布一款軟件開發工具包(SDK),使第三方開發者能方便地為可穿戴計算設備開發Android應用。谷歌希望Google Glass 將于2014年下半年商用化上市,屆時或將再度掀起可穿戴設備概念的熱潮。
個股點評:
九安醫療事件點評:iHealth新品:更多、更酷、更專業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陳恒 日期:2014-01-09
事件:
2014 年1 月7 日,業界矚目的CES(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會展中心召開,九安醫療攜ihealth 新品參會并引起與會者熱烈關注。
主要觀點:
1.Ihealth 新品兩連發 此次CES,iHealth 發布兩款新品:
可穿戴血氧監測儀(wireless pulse oximeter)可穿戴血氧監測儀,由主機和軟指套組成,主機佩戴在手腕處,軟指套戴在指尖, 可與iOS 和Android 設備連接使用。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日常生活中監測記錄血氧,醫生可依此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針對打鼾較嚴重的人群,在其睡眠過程中血氧飽和度偏低,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會對人的大腦等器官造成傷害,因此夜間的血氧監測和報警可以幫助這類人群降低此類風險。可用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AS)初篩診斷。
穿戴式單導心電儀(Wearable Single-Lead EC):
穿戴式單導心電儀是一種佩戴在胸部,單導聯動態心電記錄器,其最長可連續記錄72 小時的心電信號。穿戴式單導心電儀適用于可能患有心律不齊或者時常感覺胸悶、氣短、心悸、疲勞的人群的成年患者。心電數據被記錄在存儲器中,可通過USB 上傳至電腦/iOS/Android 進行疑似異常波形的篩選。同時上傳的心電數據也可通過網絡分享給專業醫生,以便對心電波形進行深入的分析。
兩款全新產品的設計理念、用戶體驗較前期產品有很大改進,不僅專業性強,外形和工程設計也都堪稱perfect! 我們預計,新品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向市場,參照原有產品定價,新品的價格應該不會低于100美元/臺。
2、ihealth 原有產品更新速度加快
2013 年下半年發布的ihealth AM3 智能腕表也已出升級產品ihealth AM3s,新款腕表擁有超薄機身,炫彩腕帶以及防水功能,支持多種運動模式識別。同時ihealth BP3,BP5 等產品仍受到與會者關注。
3、ihealth 推廣力度加大
公司此次在CES 大會的南北兩個展廳都設臵了展臺,這次的展臺不僅位臵搶眼,而且面積較2013 年增大不少,展臺工作人員也明顯增多,由此可見公司對產品的信心明顯增強,推廣力度正在加大。展臺的參觀人數和重量級嘉賓明顯增多,更得到了美國科技媒體最具影響力的撰稿人莫博士的青睞
結論:
ihealth 產品系列日趨多樣,覆蓋血壓、血糖、體重、胎心等多項體征,未來可能涉足呼吸、生化診斷等領域。另外,母嬰監護(ibaby monitor)也有了升級產品。移動醫療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公司起步較早,但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從目前來看,公司在產品多樣性,軟件開發,生產制造,平臺打造和品牌推廣方面具有領先優勢。這個領域方興未艾,產品推廣模式和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九安也在積極嘗試和醫院、醫生、保險等多種參與者合作,期待探索出流暢的產品銷售路徑和盈利模式。退一步講,即使ihealth 不能成為潮流的引領者,也能成為行業的快速跟隨者。預計2013 年ihealth 產品銷售1000 萬美金,2014 年有望突破2000 萬美金。
公司目前的銷售規模、市值都不大,但是發展空間卻很大,并且公司從管理、產品、營銷方面都具備做大做強的潛質,未來幾年都將處于發展的快速成長期。所以雖然從PE 的角度看,公司股價算不得很“便宜”, 但是這種成長過程中不時帶來的超預期的驚喜將使投資者覺得“物有所值”。維持公司盈利預測2013-2014 年0.03 元、0.11 元,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新產品進展不達預期風險;費用大幅上升風險;匯兌損失加大風險;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毛利率降低的風險;部分限售股解禁,股東的減持風險。
丹邦科技:定向增發完成,PI膜助力跨越式發展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段迎晟 日期:2013-10-30
事項
公司公布2013年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1億元,同比增長3.9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07.8萬元,同比下降16.77%,與此同時,公司發布2013年度經營業績的預計數據,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3894.2~6675.8萬元,同比增長率變化范圍-30%~20%。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向7名發行對象發行,認購的股票限售期為12個月(2013年10月29日~2014年10月29日)。本次發行價格為26.50元/股,發行數量:2264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為5.81億元,公司股份總數將由1.6億股,提升至1.8264億股,所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微電子級高性能聚酰亞胺(PI膜)研發與產業化項目。
主要觀點
公司持續發揮,COF封裝基板用高端2L-FCCL、FPC用3L-FCCL和低端2L-FCCL等中上游關鍵材料的自產優勢,產品具備較高技術壁壘和資金壁壘,產品品質良好、成本優勢突出,市場競爭力較強,保持主營業務產品構成穩定,產品綜合毛利率仍保持較高水平,前三季度產品綜合毛利約52.62%,相較歷史同期提升0.41個百分點,由于新產能擴充和PI膜項目前期投入等原因,期間費用有所提高,產品凈利潤率約18.88%,相較歷史同期降低4.7個百分點,但相比上半年提升1.53個百分點,導致公司營收規模增長,凈利潤有所下降。
從行業發展角度,微電子高端封裝不斷向便攜化,輕巧化和高集成度化發展,其所使用材料將是高端封裝發展的基礎。柔性封裝基板要求基材輕薄、布線密度大、線間距小,且需杜絕短路與誤動作現象,因此只能選擇PI膜及其改性薄膜。PI膜具備極為重要的行業發展地位,是目前能夠實際應用的最耐高溫的高分子材料,耐高溫達400℃以上,長期使用溫度范圍-200~300℃,具備高絕緣性能,同時兼顧良好的機械柔性,綜合特性其他材料難以比擬,在業界一度享有“黃金膜”的美譽。公司以現有涂布PI膜若干關鍵技術為基礎,積極投入量產9um和12.5um電子級PI膜,預計共計300噸,將優化產品結構和構建新的業績支撐點:
1)PI膜內部自給方面,在原有核心材料自給的基礎上,從“FCCL→FPC”和“FCCL→COF柔性封裝基板→COF產品”產品模式,到“PI膜→FCCL→FPC”和“PI膜→FCCL→COF柔性封裝基板→COF產品”的全產業鏈結構模式,60噸自用PI膜,將減少高成本占比原材料外購,提升產品綜合利潤率。
2)PI膜外售方面,將面對藍海市場,形成新的業績支撐點。預測2011年~2015年,大陸FCCL用電子級PI膜需求量年平均增長率為12.5%,到2015年需求將達到3310噸,占世界總需求量的32.9%,公司外售240噸PI膜,相對2015年超過2280噸中高端PI膜進口需求和國內供給空白(假設3310噸需求中約69%外購),產能占比需求僅10.5%,將面對藍海市場,打破美國杜邦、日本宇部興產、鐘淵化學和東麗-杜邦,以及韓國SKC等五家公司在高端FCCL用電子級PI膜領域的壟斷格局,極具行業發展意義。
3)完全達產后,預計年產PI膜300噸,其中9umPI膜150噸,售價109.8萬元/噸;12.5umPI膜150噸,售價91.50萬元/噸,每年新增營業收入3.02億元,新增凈利潤1.52億元,所貢獻凈利潤是2012年凈利潤5563.2萬元的2.73倍。本項目投資回收期5.53年(所得稅后,含建設期),財務內部收益率21.24%(所得稅后),項目經濟效益良好。
公司基本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相關程序,募集資金凈額約5.81億元,將全部用于微電子級高性能聚酰亞胺(PI膜)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本次發行將對公司整體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不僅優化產品結構和提供新的業績支撐點,以2013年6月30日的合并財務報表數據為基準靜態測算,公司總資產增加42.3%,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增加64.7%,資產負債率由34.6%下降至24.4%,大幅優化公司資產結構。我們認為,公司在中上游核心材料(無膠2L-FCCL和FPC膠黏劑等)均自主研發和量產的基礎上,初步掌握量產PI所需的關鍵技術,結合未來產能擴充和PI膜自給和外售,配合優質和廣泛的客戶群,未來3年公司主業將實現跨越式發展,且成長空間比較大,具長期投資價值。
風險提示
終端產品景氣度下滑;公司項目進度不達預期,量產PI膜導致PI膜價格下滑,固定資產折舊大幅增加的風險。
業績預測和估值指標
預計13/14/15年公司凈利潤為0.61/1.27/2.06億元,對應EPS為0.38/0.79/1.29元,同比增長10%/107%/62%。13/14/15年的動態PE分別為84.2/40.7/25.1倍,公司短期漲幅過高,鑒于公司的未來成長性,給定“推薦”評級。
歌爾聲學:業績略遜預期,成長動力在下半年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研究員:陳昊飛 日期:2014-02-18
公司近況
歌爾聲學發布業績快報,2013年實現營收100.2億元,同比增長3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46.7%,低于市場預期。
評論
收入與業績增速低于預期:公司2013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0.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8.2%;營業利潤15.5億元,同比上升44.1%;利潤總額16.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億元,折合EPS0.87元,同比上升46.7%,低于市場預期的53%與我們此前估計的57%業績增速。公司自身在2011年與2012年的全年業績增速則分別為91%與72%。
毛利率持續改善:2013年公司毛利率較2012年的25.8%有較大提升,主要是公司持續受益于領先的研發能力、配合大客戶不斷創新提供新產品,從而提升單價/毛利并擴大產品線。舉例說來,在美國大客戶的手機產品上,公司從耳機開始切入到揚聲器再到麥克風,擴大產品線同時也擴大份額。
美系客戶沒有超預期,而韓系客戶低于預期:2013年美系客戶約貢獻公司35%營收,并沒有超預期。而來自韓系客戶的貢獻約20%,低于我們預估的25%~30%。韓系客戶業績未達標主要原因為:1) 持續下調手機產品銷售目標;2) 智能電視自去年二季度起都在去庫存。
增長目標:2014全年50~60%,上半年30~50%。上半年主要是大客戶銷售動能趨緩,這些可以從組裝廠鴻海一月營收下滑超預期看到跡象。美系客戶主力產品將從六月進入新舊機種交接期,一二季度拉貨動能將持續減弱,產業鏈業績將普遍呈現季節性修正。歌爾聲學下半年則有望受惠于大客戶新品推出以及游戲機業務。
估值建議
我們正在回顧我們的財測數據。當前股價對應2013/14年市盈率34.0x/21.8x,公司產品多元化趨勢明確,積極布局垂直一體化戰略,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
主要客戶產品出貨量不及預期,新產品導入進度低于預期。
北京君正:進軍可穿戴領域,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翔,盧文漢,陳平 日期:2013-12-18
進軍可穿戴市場,避開軟件生態問題
過去兩年,因為軟件生態問題導致了公司在移動互聯網終端領域拓展成效甚微;但是,2013年隨著可穿戴設備的興起,公司快速推出智能手機解決方案,避開了軟件生態問題,尋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可穿戴市場為公司打開藍海市場
可穿戴未來幾年將面臨爆發式的成長機會。根據BI的預測,2017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達到2.6億臺;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市場規模2018年預計達到120億美元。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預計2015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將達到4000萬部;2012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6.1億元,預計2015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14.9億元。
超低功耗優勢使其在可穿戴領域具備很大的優勢
公司具備CPUIP內核的設計能力,其XBurstCPU內核是世界上少數成功量產的CPU內核之一。其產品的功耗指標遠遠低于同類產品。當前電池技術使得可穿戴設備待機時間普遍較短,而公司產品的超低功耗特征使其在可穿戴領域具備非常大的優勢,能夠幫助客戶產品盡可能的提升待機時間。
l作為嵌入式CPU設計公司龍頭,或將受益半導體新政大力支持業內估計,國家在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方面可能有更大力度的政策出臺。作為國內領先的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嵌入式CPU芯片廠商,預計將成為新政的重點支持對象。
風險提示
可穿戴設備開拓的不確定性;市場競爭風險。
給于“推薦”評級
我們預計公司2013/2014/2015年EPS分別為0.32/0.57/0.95元,2013年12月12日收盤價32.55元,對應的PE為110.5/62.3/37.6倍。從PE的角度看公司的估值并不低,但是我們認為:首先,公司當前面臨可穿戴發展的大機遇;其次,公司業績處于拐點,未來趨勢向好;第三,公司當前現金儲備多,未來有并購整合機會。因此,我們首次給予公司“推薦”評級。
長信科技(行情,問診):收購德普特事宜獲批復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張孝達 日期:2014-01-06
收購德普特事宜獲證監會批復,完善觸摸屏產業鏈布局
公司向深圳德普特光電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發行24.2 百萬股股份購買其持有的贛州德普特100%股權,該收購于2014 年1 月4 號通過證監會批復。我們看好德普特與長信科技在觸摸屏業務上形成互補:1)公司收購德普特,擴大模組產能,加強與下終端客戶源合作,產業鏈話語權提升;2)公司在觸摸屏模組上的技術與德普特重點發展的GG、PG 互補優勢;3)長信科技作為上市公司,具備資金優勢,可以協助德普特進行擴張。
受政府補貼金額下降影響,2013 業績預告略低于預期
公司公告預計2013 年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為660 萬元,主要是政府補助,2012 年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2378 萬元,同比下滑74.76%。
受此影響,2013 業績預告略低于預期。
瑞銀集團下調NB 觸控屏滲透率預測,但長期趨勢應不變根據瑞銀集團預測, 2013 年四季度NB 觸摸屏滲透速度僅為12%,遠低于此前28%預期滲透率。根據新處理器平臺Bay trail 的積極影響,2014 年1 季度NB 觸控屏滲透率有望提高至15%。瑞銀集團將2013/14 年全球筆記本電腦觸控屏滲透率預測下調至8.1%/26.7%(原為15.5%/31.0%)。我們認為搭載觸摸屏可為NB 帶來辦公及娛樂的便捷性,長期趨勢不變。
估值:維持“買入”評級,下調目標價至21.6 元。
我們下調公司2013-2015 年EPS 分別至0.59/0.91/1.27 元(原0.65/0.95/1.30元),基于瑞銀VCAM 貼現現金流模型,在WACC 假設為8.9%的情況下,推導出目標價21.6 元(原22.8 元),給予“買入”評級, 目標價對應2013/14/15 年PE 分別為36.6/23.7/17.0 倍。
共達電聲:銷售滯后產能提升速度,明年業績將有拐點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卡奴迪路(行情,問診)日期:2013-08-23
一、上半年營收和凈利率均有所下降
1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億元,同比下降7.2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562萬元,同比下降29%;EPS 為0.11元,同比下降45%。
二、毛利率下降,財務費用大幅提升
13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27.38%,同比下降2.8%;綜合費用率為22%,同比上升3%。費用率上升主要是因為財務費用大幅增加457%,財務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息支出增加和人民幣升值導致的匯兌損失。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基本持平,管理費用中研發費用支出達到2179萬元,同比增長42%,反映公司正在加大研發力度,特別是對SPK及模組、MEMS及陣列的開發力度正在加大。
三、預告2013 Q1-Q3凈利潤下降20-40%,市場銷售滯后于產能提升的速度
公司預計2013年Q1-Q3凈利潤下降20-40%,一是因為公司市場銷售滯后于產能提升的速度。二是產品的外銷比重增大,人民幣持續升值,產品毛利略有下降。
四、公司產能快速提升,行業競爭對手較少,明年業績將迎來拐點
今年公司硅麥、揚聲器/受話器、揚聲器陣列模組的產值分別增加3億元、3億元、1億元左右,再加上原有的駐機體麥克風,公司的產值從去年的4億元提高到今年的12億元左右,擴大了3倍。 智能終端過去只使用7、8毛錢一個的駐機體麥克風,而現在為了降噪,智能終端正逐步使用多顆硅微麥克風,單機價值提升到10幾塊錢左右。同時電聲行業的壁壘較高,沒有新進入的競爭對手,整個行業的玩家有限。在整個行業的需求向上、競爭對手較少的大背景下,公司新產品的產能大規模釋放,明年業績將迎來拐點。
盈利預測
我們認為,雖然目前公司的市場銷售滯后于產能提升的速度,但在行業需求向上,競爭對手較少的大背景下,隨著公司產能的大規模釋放,明年業績將迎來拐點。預計13/14/15年公司凈利潤為0.55/0.84/1.25億元,對應EPS為0.23/0.35/0.52元,同比增長21%/50%/50%。13/14/15年的動態PE分別為55/36/24倍。給予“推薦”評級。
蘇州固锝:漿料業務有進展,業務偏多元化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海通證券(行情,問診)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邱春城,張孝達 日期:2012-11-21
公司上市后以原有業務為核心,多元化拓展:公司傳統業務為分立器元件,在QFN/DFN、COL集成電路封裝以及技術含量較高的光伏、表面貼裝等分立元件具有較強的技術積累及客戶影響力。公司于2011年9月份完成定向增發,貨幣資金充足。公司在2011年開始產業布局,往多元化發展,目前業務分為電子、IC封裝、漿料等,并往新材料和物聯網方向發展。下轄子公司里晶銀新材生產太陽能電池漿料,晶訊科技生產軍工電子漿料等,明銳光電布局于物聯網,主要從事于MEMS傳感器設計、生產平臺與物聯網項目載體,布局清晰。
2012年下半年以來,公司調整發展方向,公司以募投項目建設為發展主線,利用現有的品牌、產業鏈及客戶優勢,加強公司在電子元器件領域、新型電子材料領域及集成電路封裝領域的創新及拓展。
公司業務拓展取得成效,太陽能電極漿得到行業認可。晶銀新材料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電子銀漿的開發與銷售,是公司新增業務領域的重要方向,2012年來業務進展順利,通過國內10家太陽能電池制造商認證與訂貨。2012年11月16日與阿特斯簽署了《太陽能電極漿料戰略合作協議書》,協議包括:1、以市場為導向,進行太陽電池用銀漿的配套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光伏行業的發展;2、在晶銀新材提供驗證通過的產品的前提下,阿特斯優先采購晶銀新材產品;3、晶銀新材在新產品量產化后,產品優先提供給阿特斯,且價格上給予優惠待遇;4、在晶銀新材進行產品驗證時,在友好互助的前提下,安排技術人員與晶銀新材技術人員進行溝通、協商,并為其在相關配套工藝上予以配合優化,共同推進新產品的開發進度;5、雙方可共同向政府申報合作項目,共同推進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標志著公司太陽能電極漿已得到下游客戶的認可,后續市場開發值得期待。
太陽能電極漿國產化具有進口替代空間。公司子公司晶銀新材定位為“家門口的裁縫店”,設計產能約為每年生產100噸太陽能電池銀漿。雖然目前太陽能行業由于經濟危機不景氣,但是行業內公司都面臨降成本壓力,而銀漿供應商主要有國外兩三家企業,具有較大的進口替代需求空間,保守估計國內銀漿替代空間在1000噸以上。公司上半年全面銷售已有十家客戶,下半年快速擴大客戶數以及每單的正面銀漿的數量,同時加快全球前十大太陽能組件企業的深度合作。同時蘇州晶銀第二代低成本型正面及背面用銀漿將投入市場,形成銷售。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
我們預測2012~2013年EPS分別為0.06元和0.08元,按照2012年11月20日4.31元的收盤價計算,對應未來兩年動態PE分別為72×和54×。公司業務多元化,貨幣資金充足,雖然發展前景還有待確認,但我們預計電子、IC封裝、漿料業務隨著市場回暖會有所突破,公司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和技術能力加大在新業務上的推進,因此我們給予公司“增持”評級,給予4.40元的目標價,對應2013年54倍PE。
晶方科技(行情,問診):影像芯片封裝龍頭企業之一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倪濟聞 日期:2014-02-07
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增長強勁,封裝占集成電路制造成本近半
2010~2012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恢復明顯,增速達到29.9%、9.2%和37.3%。2012年度,我國封裝測試業銷售收入規模為1,035.67億元,占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的47.98%。
公司在影像傳感器封裝行業不多的幾家第三方專業代工企業
公司主要生產影像芯片的封裝,行業中能夠規模化專業代工影像芯片的第三方服務商只有精材科技(3374.TWO),絕大部分需求均為芯片廠商之IDM工廠。精材科技在臺灣興柜市場上市。
募投項目是目前產能的3倍
募投項目達產產能為36萬片晶圓,而公司目前年產能為21萬片。募投項目達產后,公司整體營業收入有望實現8~9億元人民幣,其中募投項目新增收入6億元。募投項目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達到26.90%,全部投資稅后靜態回收期4.79年,包括兩年建設期。
盈利預測
預計募投項目將在2016年底左右達產。初步預計2013~2015年歸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將實現年遞增10.97%、5.62%和47.61%,相應的稀釋后每股收益為0.68、0.71和1.05元。
估值結論
綜合考慮可比同行業公司的估值情況,我們認為給予晶方科技合理估值為22.81元-27.37元,對應2013年每股收益的33.79~40.54倍市盈率。
環旭電子:增資環維,擴產進行時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翔,陳平,盧文漢 日期:2014-01-29
事項:
公司發布了幾個重要的公告:1)2013年業績快報:營業收入142.72億元,同比增長7.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3億元,同比下降13.02%,EPS為0.56元;2)對全資子公司環維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增資3億元,并對環維電子進行預計金額為人民幣1.5億元的設備或資產轉讓;3)投資人民幣1億元,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全資子公司環豪電子;4)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2013年度日常關聯交易執行情況的議案》和《關于2014年度日常關易預計的方案》。 評論:
2013年業績下滑,度過艱難一年
2013年對于公司來說是艱難的一年,經歷了眾多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1)上半年iPhone5的銷售低于預期影響了公司WiFi模組業務的收入;2)下半年蘋果的新品iPhone5S/iPhone5C/iPadair/iPadmini2等的WiFi模組在微小化和工藝方面改進程度較大,使得新品的WiFi模組在量產初期出現良品率較低造成的報廢損失增加的情況,影響獲利金額約2730萬元;3)汽車電子類產品因配合客戶產品召回維修預提產品成本約1000萬元;4)工業類產品因供貨商財務危機事件發生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及費用共計約1500萬元;5)蘋果等客戶要求供應商持續的降價壓力以及新產品材料成本比重升高的影響使獲利水平下降。
2013年公司在產品微小化和工藝改進方面做出了較大的努力,2014年在毛利率方面將會逐步恢復的正常的水平,并且積累的先進經驗為公司在未來生產更加復雜的SiP模組產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增資環維,積極籌備新產能
根據公司的公告,截止2013年12月31日,環維電子資產總額為12533萬元,我們估計即為2013年12月底日月光在臺灣公告的環旭科技為環維電子購買的價值2100萬美元的設備。再加上公司本次公告的將對環維電子進行預計金額為1.5億人民幣的設備或資產轉讓,所以據此可知環維電子到目前為止的資本開支約為2.75億元規模。
對于公司積極擴充環維電子的產能,我們預期可能有重要的新產品導入。SiP產品能節省主板的貼裝空間,符合電子產品短小輕薄的趨勢,尤其適合應用在短小輕薄方面要求更高的可穿戴產品上。因此,在電子產品越做越小的趨勢下,公司的SiP產品將大有可為。
自貿區內設立全資子公司環豪電子,滿足公司對外貿易需求
公司主要的產品皆為外銷,例如從公司2013年半年報即可知來自于“中國大陸地區之外”的營業收入占總營收的91.48%,可以看出公司對外貿易比例大。設立在自貿區的環豪電子未來可能將部分取代環旭香港公司的進出口職能。
公司SiP模組符合電子產品短小輕薄趨勢,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新產品導入
我們看好公司未來幾年的發展,主要理由有:1)SiP模組符合電子產品短小輕薄的趨勢,在可穿戴時代大為可為,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應用SiP模組。全資子公司環維電子的擴產,我們預計即為新產品導入所做的籌備;2)SiP產品的復雜度會越來越高,集成的芯片也會越來越多,單個產品的價值量可能將成倍的增加;3)SiP模組是一種融合了封裝和EMS兩種技術的產品,而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是公司的大股東,所以環旭在做SiP方面具有其他公司無法匹配的技術優勢,公司必將成長為全球SiP業務的領頭羊;4)環旭的EMS業務是母公司日月光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的重要一環,公司有希望充分受益于母公司前段封裝測試的強大接單能力,獲得迅速發展。
看好公司SiP業務的發展,維持“推薦”評級
我們預計公司13/14/15年凈利潤分別為5.63/9.36/13.04億元,EPS分別為0.56/0.93/1.29元,分別同比增長-13%/66%/39%。SiP符合行業趨勢,看好更多的SiP新產品導入,維持公司“推薦”評級。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Fitbit和Lytro的設計師解讀可穿戴技術的未來
從健康追蹤設備、智能手表,到身份識別工具,可穿戴技術正在不可阻擋地崛起中。與其它硬件不同的是,可穿戴設備就像飾品一樣個性化,如果外觀丑陋或穿戴不舒適,就無法獲得用戶的親睞。因此,設計師可謂是可穿戴設備的靈魂人物。
10月30日 13:5636氪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召開 可穿戴技術將成焦點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已經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拉開大幕,全球1700多家參會企業將推出新產品、展示新技術,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近百家企業。大會將著重介紹移動領域最重要的創新和進步,并致力于研究移動技術對垂直行業的影響和推動。
02月25日 15:58證券時報網
醫療和智能應用加快可穿戴技術市場騰飛
可穿戴技術(wearable technology)正在市場上掀起一陣熱門話題,從市調公司最新的數字就可證明這一點。根據IMS Research的資料,2011年全球可穿戴技術市場約帶來價值20億美元的營收,預計到2016年的...
08月22日 13:58電子工程世界
可穿戴技術將引領醫療保健革命
2014,可穿戴技術之年。人們已經感受到可穿戴設備在教育、通信、導航和娛樂上的影響力,但是可穿戴最大的潛能很可能在于醫療保健。可穿戴技術通過輔助手術室內的醫生以及提供電子健康記錄的實時訪問,已經開始變革醫療保健領域。
05月06日 19:16安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