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技術改變生活 穿上未來就在不遠處
從頭到腳,2014年可穿戴技術正在試圖占據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未來,我們身邊的水杯、桌椅、衣服、腰帶等任何一樣東西都有可能“活”起來,這并不是癡人說夢,可穿戴設備不再只是人體的附屬品,而是會更智能、更深入地影響并改變我們的情緒、行為甚至是生活。
現在你也可以買到托尼·斯塔克這款酷炫的頭盔了,一群來自俄羅斯的開發者們從電影《鋼鐵俠》中找到了靈感,設計了這款集成了抬頭顯示和導航功能的頭盔,讓摩托騎行客徹底擺脫了傳統的導航儀和紙質地圖。
1月20日,巧克力制造商吉百利推出了一種名為“吉百利歡樂外套(Cadbury Joy Jackets)”的智能服裝,這件外套以“告訴世界我在吃巧克力”為主要功能,通過核心傳感器,展現一個人吃到Diam巧克力和奧利奧時的喜悅心情。當傳感器探測到巧克力氣味,外套上會有紫色的燈亮起,然后衣角翻起來,露出更多閃爍的小燈,伴有音樂、彩色紙屑等。美國科技網站CENT評論稱,吉百利此舉可能會引領一種全新潮流:人們不再需要去社交網站發布消息告訴別人自己的狀態,可穿戴設備會替用戶向所有人宣布諸如“我的血壓有點高”“我懷孕了”“我正在接電話”之類的消息。
同時記錄心情的還有索尼Core健身追蹤器,索尼將其稱為“也許是史上最小的裝置”,長度還不到一根小手指,可以像別針一樣插到身上,也可以像腕帶一樣戴在身上。Core所追蹤到的所有活動都會被同步到一款名叫LifeLog的安卓應用中。雖然它具有傳統的健身追蹤功能,但它更像是一部生活日記,可以追蹤你拍攝的圖片、“一些特殊的時刻”以及其他的日?;顒?,然后整套系統會給你提供一些建議和啟發。
如果你認為未來的可穿戴設備也就這些能耐,那你就錯了。英特爾在CES 2014上為我們展示的野心更大:如果PC真的消亡了,那么就讓桌椅板凳甚至喝水的杯子都變成PC。這塊最新的英特爾Edison芯片其實是一臺微型超級電腦,將它插入設備中能夠讓設備因為Edison而變得智能。同時,基于Edison可以開發各種應用,普通的水杯因為內置了Edison則升級為智能水杯,你可以下載各種應用升級水杯,例如測試溫度、感應環境變化等。
現在,可穿戴設備已經不再局限于附屬品的地位,它將會更深入、更智能地影響并改變你的情緒、行為甚至是生活。2014年會因為可穿戴計算設備的起飛而被人銘記嗎?答案是肯定的。在2014美國CES電子消費展上,一大撥可穿戴設備正在企圖占據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從雷蛇(Razer)、Martian腕表等硬件公司,到索尼、LG、中興等消費電子廠商,再到英特爾、CSR等半導體廠商,幾乎所有與硬件沾邊的公司都在投入這場可穿戴設備大潮。據統計,本屆CES展出的各類可穿戴設備不下100種。
未來,甚至連鈕扣這樣細小的產品都有可能成為智能可穿戴設備。設想這樣一個場景:智能手表收集個人生理信息并將數據傳送到手機,你就可以根據生理指標提醒決定是否涂抹防曬霜或保濕乳。而植入芯片的的暢想也會在2014年大爆發,蘋果手表或者谷歌眼鏡將成為人體的一部分,就像皮膚、手臂一樣,不用時刻惦記它,它與你如影隨形。在更遠的未來,手機可能只需向人體植入芯片,而Siri將能直接通過對話幫你打電話,幫你訂餐館,了解你的一切隱私,跟你的親密程度甚至超過你的家人。也許谷歌眼鏡和蘋果手表都不再是植入人體的芯片了,它們已經成為人體基因的一部分,可以參與人類的繁衍和進化。如何能夠有效地利用科技改變生活,科技又如何能夠為我們最大化地帶來便捷性才是這些可穿戴設備的最終所要達到的目標。
目前,雖然可穿戴設備的諸多形態還只能在科幻電影里實現,但總有人努力將它們都變為現實。俄羅斯的開發者們設計了一款集成了抬頭顯示和導航功能的頭盔,設計靈感來自電影《鋼鐵俠》。這些構想的能量不容小覷,就像被智能手機帶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一樣,總有一天它會全面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并成為日常用品。
這件Mimo嬰兒連身衣可以將寶寶的各種生理狀況通過網絡傳輸到父母的智能手機上,包括寶寶的體溫、呼吸、睡眠等。衣服上可愛的烏龜裝置就是能傳輸數據的感應器,與衣物連接,可以拆卸單獨洗滌。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奇物件被納入其中,比如發亮的裙子、會自動拍照的掛飾攝像頭、鍵盤褲子、傳感器智能服、太陽能充電背包等。這些設備集成了傳感器乃至顯示屏,可以通過Wi-Fi或藍牙與其他設備和手機連接,接收來自其他智能設備的信息。對于那些癡迷于跟蹤自己身體信號的健身迷來說,其實他們早就擁有了這些或扣或系的電子小玩意。聽到短消息的提示音,那些高科技癡迷者寧愿瞇起眼查看自己手腕上的智能手表,而不愿去動身邊的大屏智能手機。
如果將目前已經問世和即將問世的可穿戴設備進行盤點,基本可以分為四大類:1.運動和健康輔助的Jawbone Up、Nike+ Fuelband、Fitbit Fle等;2.可以不依附于智能手機的獨立智能設備iWatch、三星Gear、索尼智能手表等;3.作為互聯網輔助產品的谷歌眼鏡和百度Eye類產品;4.與物聯網密切相關的體感設備,如無線臂環MYO等。此外,非主流的功能性產品還有拐杖、輪椅、繃帶、書包、服裝等。
現在,大家似乎更熱衷于用可穿戴設備監測健康和健身。谷歌公司目前正在測試一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隱形眼鏡,內置了微型無線芯片和小型葡萄糖傳感器,可以在佩戴后針對眼淚中所含糖分進行監測,隨時讓糖尿病病人掌握自己的血糖水平。在CES 2014上Mimo嬰兒智能連身衣也賺足了眼球,通過這樣的一件衣物就可以將寶寶的體溫、呼吸、睡眠等通過網絡傳輸到父母的智能手機上。你還能通過Babolat Play Pure Drive智能網球拍接受網球的旋轉角度、能量消耗、運動時間以及落球位置等數據;像詹姆斯一樣穿上內置芯片的Nike+Basketball戰靴衡量自己在比賽中的跳躍高度、對抗強度以及速度;用Zegna科技夾克袖口的藍牙控制器和麥克風,方便地接打電話或是控制音樂播放……這些都是高科技與傳統裝備的完美結合。
無線連接、網絡環境、獨立芯片等技術問題已經解決,對于可穿戴設備來說,時尚設計也是一個主要挑戰。智能手表在設計方面難敵奢侈品手表,同樣,智能眼鏡在設計方面也面臨著更大的突破。許多可穿戴設備既有時尚的外觀又有出色的性能。例如一些智能手環有豐富的材質和色彩,紋理也相當時尚,完全能夠充當日常的裝飾品,與此同時其記錄的數據也會讓你覺得這一切很酷。
愛普生Moverio BT-200智能眼鏡
Razer Nabu智能腕帶
CSR藍牙智能項鏈
LumoBack智能腰帶
Zepp揮桿記錄儀
MetaWatch META
Nike+ Basketball芯片版
打造屬于自己的可穿戴Style
MetaWatch META 由奢侈品手機Vertu的設計師親自操刀,搭載一塊電子墨水屏,除了擁有推送手機信息、顯示天氣股票等功能外,鋁制外殼和皮革腕帶顯得十分高級。 CSR藍牙智能項鏈 英國廠商CSR推出了一系列藍牙智能首飾,應用形式很簡單,通過與智能手機連接,閃爍不同的顏色來提醒用戶,珠寶公司Cellini也參與其中,有望帶來更精美的設計。 Razer Nabu智能腕帶 它支持iOS和Android設備,擁有時尚獨特的雙屏設計,可以監測運動、睡眠狀況。外部OLED屏幕能夠顯示簡單的通知信息,內部屏幕可以顯示詳細的消息。 愛普生Moverio BT-200智能眼鏡 這是一款擁有增強顯示功能的眼鏡產品,可以與輸入設備連接,實現頭部追蹤、拍照等功能,與谷歌眼鏡相比更注重玩游戲、看電影的體驗。 Zepp揮桿記錄儀 1英寸大小的Zepp多用途傳感器幫你矯正運動動作。它能在iOS或Android設備上提供360度3D虛擬化圖像,記錄20萬次網球揮拍動作或2000次高爾夫球和棒球揮桿動作,直接固定在棒球棍、網球拍或高爾夫球手套上使用。 LumoBack智能腰帶 它內置藍牙功能,與iOS設備進行配對傳輸數據,可以時刻監控使用者的坐姿,并且在脊椎彎曲時發出振動提醒。甚至還能在行走時進行跟蹤記錄站立、休息時間以及睡眠姿勢和睡眠時間。 Nike+ Basketball芯片版 通過球鞋中內置的芯片,記錄使用者的跳躍高度、對抗強度以及速度,讓用戶的運動數據和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相連接,隨時隨地監測并促進科學鍛煉。
相關文章
Fitbit和Lytro的設計師解讀可穿戴技術的未來
從健康追蹤設備、智能手表,到身份識別工具,可穿戴技術正在不可阻擋地崛起中。與其它硬件不同的是,可穿戴設備就像飾品一樣個性化,如果外觀丑陋或穿戴不舒適,就無法獲得用戶的親睞。因此,設計師可謂是可穿戴設備的靈魂人物。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召開 可穿戴技術將成焦點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已經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拉開大幕,全球1700多家參會企業將推出新產品、展示新技術,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近百家企業。大會將著重介紹移動領域最重要的創新和進步,并致力于研究移動技術對垂直行業的影響和推動。
醫療和智能應用加快可穿戴技術市場騰飛
可穿戴技術(wearable technology)正在市場上掀起一陣熱門話題,從市調公司最新的數字就可證明這一點。根據IMS Research的資料,2011年全球可穿戴技術市場約帶來價值20億美元的營收,預計到2016年的...
可穿戴技術將引領醫療保健革命
2014,可穿戴技術之年。人們已經感受到可穿戴設備在教育、通信、導航和娛樂上的影響力,但是可穿戴最大的潛能很可能在于醫療保健??纱┐骷夹g通過輔助手術室內的醫生以及提供電子健康記錄的實時訪問,已經開始變革醫療保健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