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能否貫徹性解決城市病現狀
2013年,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已增加到193個,地方政府籌劃智慧城市熱情空前高漲。
住建部發動的兩批智慧城市試點,對于智慧城市的推進是有積極意義的。住建部作為國家重要部委,主要職責涉及城市發展規劃和建設工作,包括住房駐地網管理及相關土地資源的科學有效利用等。建設智慧城市這一戰略舉措牽扯到國家整體統籌規劃與政策調控等全局統盤考慮,包括對土地資源利用與房地產處理及信息技術的有效先導利用等等,對經濟發展有十分舉足輕重的作用。
住建部在評估審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的過程中,應以緊密協同聯手發改委、工信部、國土資源部等部委共同出臺有用的東西,遵循國家整體策略,統一部署,平穩有序地務實推進,以確保中國智慧城市的健康有效發展。
中國智慧城市最大的特點是與十二五規劃緊密連接在一起,規模比較大。
現狀
智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建設的項目非常復雜,非常大。投入要分步投入,在投入后一定要產生紅利,光投入是不行的。廣義智慧城市建好的,確實不多。但狹義智慧城市推進的基礎設施包括城市的基礎設施,包括地下管道設施以及信息基礎設施的推進還是有的,甚至不少。只不過三大運營商各有各的事業、視野和利益,盡管相互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操作會有些問題,但是總的信息化設施推進的還是很多的,包括第四代移動通信對智慧城市都是非常重要的。第四代移動通信4G牌照的發放,將助力智慧城市發展,給中國工業信息產業走向崛起提供了支撐。
房地產
說起城鎮化,首先想到的是房地產。傳統的城鎮化之后,中國造城運動大肆暴漲,致使中國部分大城市房價大幅度上漲,很多人面臨著沒房可住,只能租房的命運。
新城鎮化作為四化同步發展一個環節由智慧城市來推進,新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不能靠攤大餅,要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東、中、西部地區因地制宜地推進,還要注意防止城市病。房地產問題是一個很熱點的問題。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房地產問題。房地產商熱衷于他們的利益,所以首先圈地,利用土地差價來謀利。房價、租房價都是有很多講究的,現在有些國家不得不強制性使用經濟適用房來解決貧窮人的住宿問題。而在問題出現之后,需要整個中央下達規則政策下力氣解決才行。
交通擁堵
交通擁堵絕對是關系到民生的大事,舉個例子,從北京南邊的菜戶營橋到西客站,走普通大路,即使有電子地圖智能導航設備,經常堵車,要一個多小時。但是熟悉路程的出租車司機,他會選擇小路,幾乎不堵車,時間可以節省30分鐘。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呢,首先是交通問題要事先規劃,沒有合理的智能和智慧的規劃,那就要吃下苦果,進一步值得思考應如何改進這些區域的電子地圖導航能力,向這些司機的智慧能力靠攏,以盡快亡羊補牢,而不是置之不理!要動腦筋,進行智慧創新。譬如出租車司機,他很簡單,憑著腦袋和經驗,來指導你的路,而不是靠GPS等智能儀器,這說明現智能設備的智能和智慧化還不夠成熟,很多小路都沒有滲透。當然如果未來全部滲入了,小路有可能也會堵。但不能一味的就讓堵著,要充分利用各項資源,想盡各種其他的辦法來改變這種狀況。反過來這又充分說明,事先合理的智能和智慧的規劃是何等重要!
霧霾鎖國
霧霾的產生是在發展工業的時候,只注重GDP的結果。但是,早在中國之前,工業化發達的國家,多多少少都發生了霧霾的問題,譬如倫敦霧都、美國洛杉磯、日本、德國、霧霾等等,霧霾卻要用五年到幾十年的時間才能解決好。我國應該早就看到這些經驗教訓,冷靜規劃工業發展的速度,竭力控制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的問題。但是我們卻欠缺了這個,到現在累積暴發了。而且爆發的也不只是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等個別城市的問題,霧霾與周邊環境都有關系,僅某個城市北京市自己弄好了,沒用。自然界是敞開的,日本人也害怕中國的PM2.5飄過去,美國也怕,想和中國合作治理環境。這是個沉痛的教訓。中國是要發展工業,但是必須要科學合理的發展。
“城市病”不是一天就形成的,也不是一天就能解決的,要做好長期奮斗的打算,從現在就開始治理,分析原因,采取多種方法應對。不要異想天開,一味只等著智慧城市來解決。
編后感:
當前智慧城市建設尚屬初級興起階段,智慧城市的真正內涵、發展模式以及發展路徑都在探索中,尚無統一認識與標準可循,這難免有各種爭議和質疑聲。全國各地都在風風火火的開展著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涉及民生、交通、醫療、教育等諸多領域,不是短期之內能夠完成的。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