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揭露智慧城市技術差距
在G20全球智慧城市聯盟的36個先鋒城市中,幾乎所有城市都存在與智慧城市技術相關的政策差距。
接受調查的城市跨越22個國家,包括加拿大的多倫多、印度的班加羅爾和澳大利亞的墨爾本。
去年11月,作為聯盟的一部分,這些城市同意制定采用新技術的安全路線圖。
該論壇表示,其新報告的作者試圖幫助城市領導人識別差距,保護長期利益,并跟上技術的步伐。
這份與德勤合作編寫的文件指出,冠狀病毒大流行加快了城市服務的采用,這使得數字城市服務的可及性成為包容性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報告強調,只有不到一半的城市制定了將基本無障礙要求納入ICT采購的政策。
治理智慧城市發現,10個城市中有8個承認隱私和數據保護的法律義務,但不到25%的城市在部署新技術時進行隱私影響評估。
其他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城市沒有指定負責網絡安全的人,也沒有由高管定期審查的計劃。
論壇承認,開放數據政策可能是大多數城市實現基本實施的唯一領域,但顯示只有15%的城市將其開放數據門戶與更廣泛的城市數據基礎設施集成。
開放數據門戶是幫助用戶訪問開放數據集合的在線平臺。
報告的結論是,城市領導人和官員需要在治理差距成為實質性風險并影響居民之前采取行動。
它還呼吁國家決策者、公民社會和商界幫助支持地方政府克服這些挑戰。
報告還說,鼓勵在確定和解決政策差距方面尋求幫助的城市通過其網站與聯盟聯系。
G20全球智慧城市聯盟及其合作伙伴代表了20多萬個城市、地方政府、公司、初創企業、研究機構和公民社會社區。它作為一個平臺,幫助城市加強對智慧城市技術的知識、專業知識和治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