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江股份:智能交通龍頭,趕智慧城市建設浪潮
[ 導讀 ] 高技術、全產業鏈企業將成為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的主流,高技術保證實施,全產業鏈保證建設規劃與運營。
資質齊全、全產業鏈布局,智慧城市建設最大受益者
高技術、全產業鏈企業將成為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的主流,高技術保證實施,全產業鏈保證建設規劃與運營。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龐大、長久系統工程,具有跨部門、跨行業、跨平臺等特點,實施難度較大,且建設沒有特定模式可依,沒有特定規律可循,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同時又需要形成能適合系統長期有效發展的運營模式,以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效果。
公司資質齊全,技術行業領先,同時在多個行業標桿案例樹立品牌形象,產業鏈布局涵蓋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建筑等智慧城市建設的多個領域。公司控股股東銀江科技集團其他主要業務包括科技產業園和產業孵化器,這兩項業務和智慧城市建設有互補作用。
連續簽約智慧城市大單,訂單充裕業績增長有保證
進入2013年第四季度,公司連續簽約山東兩大智慧城市項目工程總包項目,分別是智慧章丘與智慧萊西項目,項目投資金額分別達2.6億元、5億元。此外,公司在2012年全年新簽訂單超過20億元,在2013年前三季度新簽訂單達14億元。業績增長有保證。
并購亞太安訊,切入軌道交通領域
通過并購亞太安訊,銀江股份進一步完善了智能交通業務領域產業鏈,服務領域進一步提升。考慮到智慧城市將是公司業務重點,全產業鏈服務提供商的身份有助于公司總包業務模式的進一步落實。
預計13-15年業績分別為0.67元/股、0.96元/股、1.30元/股
預計公司13-15年業績分別為0.67元/股、0.96元/股、1.30元/股,分別對應13-15年37倍、26倍、19倍PE。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智慧城市落實進展低于預期;公司管理效率降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高技術、全產業鏈企業將成為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的主流,高技術保證實施,全產業鏈保證建設規劃與運營。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龐大、長久系統工程,具有跨部門、跨行業、跨平臺等特點,實施難度較大,且建設沒有特定模式可依,沒有特定規律可循,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同時又需要形成能適合系統長期有效發展的運營模式,以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效果。
公司資質齊全,技術行業領先,同時在多個行業標桿案例樹立品牌形象,產業鏈布局涵蓋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建筑等智慧城市建設的多個領域。公司控股股東銀江科技集團其他主要業務包括科技產業園和產業孵化器,這兩項業務和智慧城市建設有互補作用。
連續簽約智慧城市大單,訂單充裕業績增長有保證
進入2013年第四季度,公司連續簽約山東兩大智慧城市項目工程總包項目,分別是智慧章丘與智慧萊西項目,項目投資金額分別達2.6億元、5億元。此外,公司在2012年全年新簽訂單超過20億元,在2013年前三季度新簽訂單達14億元。業績增長有保證。
并購亞太安訊,切入軌道交通領域
通過并購亞太安訊,銀江股份進一步完善了智能交通業務領域產業鏈,服務領域進一步提升。考慮到智慧城市將是公司業務重點,全產業鏈服務提供商的身份有助于公司總包業務模式的進一步落實。
預計13-15年業績分別為0.67元/股、0.96元/股、1.30元/股
預計公司13-15年業績分別為0.67元/股、0.96元/股、1.30元/股,分別對應13-15年37倍、26倍、19倍PE。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智慧城市落實進展低于預期;公司管理效率降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07月13日 11:40朗銳智科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09月01日 09:09電子工程世界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09月13日 15:58千家網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09月13日 15:43千家網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
03月02日 14:51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