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信息化帶來的投資機會
信息化就好像水泥的凝結過程,理念與技術不斷攪拌,管理與業務不斷融合,是實現其他“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改變人類生活方式、促進民生方面,信息技術不斷進步,重構和顛覆了傳統產品模式;信息產品不斷創新,重構和顛覆了傳統消費模式;信息消費不斷升級,重構和顛覆了企業商業模式。
“四個現代化”(下文簡稱“四化”)是耳熟能詳的中國特有詞語,自從誕生之日起,對我們而言,有著特殊的含義。
“四化”是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目標,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方針和路徑選擇,是現實困境的“映射”,一定反映當時社會歷史背景。由2007年起,信息化首次出現在“四化”中,位列第二,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但距離美國大力發展信息高速公路已經晚了15年),在2012年的十八大報告中,信息化依舊排名第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現階段,出口拉動型經濟發展已經步入瓶頸,結構轉型迫在眉睫。信息化在這個過程中起著加速器的作用。
信息化提高效率,是經濟結構轉型的加速器
大力提倡信息化有其深刻根源,就根本而言,信息化全面提高社會效率。例如美國,過去50年,有各種因素導致勞動生產率提高,其中IT系統貢獻度在30%-60%之間,這是一個驚人的比例。
從某種意義上說,信息產業自身拉動經濟發展,信息化推動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信息基礎設施構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信息技術使整個社會運行更高效,信息化促進其他“三化”的發展。信息化是經濟轉型的加速器,中國經濟發展,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主要靠“人口紅利”、“低廉的材料、環境成本”來獲取快速發展,現在優勢正在逐漸喪失,特別是傳統制造業的利潤空間正在被急劇壓縮。通過信息化建設來提升管理,縮減成本以增加競爭力。
信息化是基礎設施,是現代經濟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
信息流促進物流和人流的運轉,提升社會效率
任何經濟活動包括3方面:物流、人流和信息流。在現代社會,信息流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難以想象,如果沒有電話、手機或是互聯網,人們將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意。信息已[FS:PAGE]經是像水電一樣,是現代生活的必需品,是基礎設施。美國的幾次大規模基礎建設,都是加快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周轉速度,從而提高整體社會的效率。
1、鐵路網。19世紀中后期,美國開始大規模修建鐵路網,這是在l8世紀下半期到l9世紀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革命基礎上進行的。反過來,這一歷史進程對美國的工業化進程以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工農業大國。
2、電氣網。1879年,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在美國興起一場電力技術革命,美國開始大規模修建電氣網。1882年,愛迪生建成世界上第一個發電廠,1889年金融大亨摩爾根參加了愛迪生的電氣公司,使美國的電氣化步伐加快了。美國在1882年僅有發電廠3座,至1902年電廠已達3621座,發展十分迅速。1908年美國開始出現110kV輸電線路,到1922年又建成150kV線路,1923年再將輸電電壓提高到220kV,這以后歐洲許多國家也都建成220kV線路。
3、高速公路網。戰后美國,在1956-1978年的20多年間,美國快速發展高速公路網,平均每年新建成高速公路約3000公里,其中在1966年的一年間新增高速公路里程就達16000公里。20多年的大規模建設使美國的州際公路系統基本形成。自80年代初開始的20多年間,美國的高速公路建設速度降至每年300公里左右,開始進入穩定發展期,在1992年州際公路系統的99%已建成通車。高速公路網的建設帶動了汽車產業、橡膠電子化工、通信制作、精密儀器加工業、房地產、城市化、衛星城市的迅猛發展。福特公司生產流水線制、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事業部制對工業文明影響廣泛而深刻。
4、因特網。20世紀90年代,美國科技政策的戰略重點之一是發展信息技術產業,舉全國之力大規模建設因特網。自1991年4月美國走出戰后第9次經濟衰退,經濟連續增長達108個月,遠遠超過了其戰后9個擴張期50個月的平均水平,為成美國戰后第三長的經濟擴張期,1993年第一季度到2000年第三季度,美國GDP的實際增長速度達到了年均4%。美國本次經濟擴張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非常迅速,由于英特爾、微軟等大公司的超常規發展和國際互聯網絡的迅速普及,使信息技術產業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至今,美國依然是世界上信息化發展領軍國家,充滿創新活力,信息技術、信息裝備和信息運用始終立于潮頭。
&n[FS:PAGE]bsp; 美國的鐵路網、電氣網、高速公路網都代表著物流和人流的加快周轉,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同時帶來信息流的流轉加速。而互聯網的發展,是信息流的大量產生和加速流轉,反過來促進物流和人流的加速運轉,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進而提升整個社會的效率。
信息化是基礎設施,也是未來的成長領域
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概念極為廣泛,包括:電信基礎設施,包括3G、4G、光通信等;天基基礎設施,例如衛星通信導航;物聯網,包括RFID,控制軟件等;云計算,包括IDC和CDN等;其他行業的應用平臺,例如銀行的網銀,移動支付等。
同時,他們也是未來的成長領域,我國信息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大約為5%,而美國已經達到11.4%。2010年底,中國擁有在軌衛星67顆,美國441顆,俄羅斯99顆;4G的無線投資和傳輸投資,總額約有1300億元-1500億元之間;IDC預測2013年中國云計算服務市場將達到18.3億美元的規模,同比增長52.2%;2011年,全國物聯網產業規模超過了2500億元,預計2015年將超過5000億元。
信息化基礎設施功能,代表著它將會像水電食物一樣,是必需品,也即影響所有人,將會對整個社會和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
我們將會從以下3個方面展開討論。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工業、農業等生產領域和城鎮化);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民生領域);影響社會管理方式。
以信息化促進其他“三化”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產業升級
1、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在微觀企業層面,特別是工業制造領域,無非是兩種提升手段,一為提高技術水平,對應提高毛利率,另一為提高管理效率,對應降低三費比例,總體上提高企業效率,增加企業盈利。如果從全產業或是整個經濟體看,就是提高社會生產效率,促使產業升級。
2、信息化導致技術進步,生產效率提高。
模具是一種型腔工具,用于生產特定的工業零件,在電子、汽車、航空、機械、電機、儀表、家電、通信等領域中,60%-80%零部件需要模具成型,沒有模具[FS:PAGE],就沒有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在傳統的制作模具的方式中,有十二個步驟(磨、銑、鉆、沖等),設備眾多,模具完成后,用它鍛造出一個大型結構件毛坯,然后繼續加工細節,材料利用率在10%左右。以美國F-22飛機為例,零件尺寸最大的Ti6Al4V整體加強框,零件144kg,而其毛坯模鍛件重達2796kg,材料利用率不到5%。
而3D打印技術將完全改觀傳統制作方式。3D打印采用計算機斷層掃描、CAD建模方式,將連續的薄型層面堆疊成固態物體。關鍵技術為CAD建模,易成型材料、沙子、金屬和激光成型。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包括金屬材料、航空構件,建筑房屋,塑料、家用物品,個性化設計。與傳統的方式比,節省時間,節省人工,節省成本,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3、IT系統深入管理各個環節,管理效率提高。
企業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沒有IT系統支持,難以想象僅僅用筆和紙把各個方面兼顧。
煙臺萬華和IBM從2008年至2011年8月進行了全面的集團管控及ERP項目合作。第一期:SAP系統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銷售管理、物料管理、生產管理、部分人力資源管理。在實現集中管控的同時,兼顧了業務單元對市場應變的靈活性。第二期:全面預算管理、人力資源和客戶關系管理項目、SRM項目。第二期項目使萬華集團的精細化管理更上一層臺階。縮短周期時間、降低流程成本、降低單位價格,最終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此后,煙臺萬華業績高成長,市場表現大幅度超越指數。
相關文章
物聯網技術推動安防信息化
當前,隨著監控市場的發展,物聯網應用走向安防監控市場,智能網絡監控發展很快,如何把握住網絡監控市場的機遇,還需要集成商和行業渠道商認真思考。
關于舉辦“2010信息化與現代農業博覽會”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工信廳通信〔2020〕2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相關企業:移動物聯網(基于蜂窩移動通信網絡的物...
物流信息化:“政策年”里加速度
2013年也是物流信息化的“政策年”。對我來說,接連出爐的行業新政,似乎有些應接不暇。各細分領域都迎來了諸多利好政策,為物流信息化企業的升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蘇省南通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公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和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江蘇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要求,根據南通市“十二五”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