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戰略制高點
從去年開始中國物聯網雖然熱鬧異常,但在基礎的技術層面,距離美國、歐洲、日本還有相當距離。
發起者美國
美國是這一概念的發起者。1999年,在一場移動計算和網絡國際會議上,美國專家提出,傳感網將是下個世紀人類面臨的一個大機遇。當時觀點為物物互相感知。
2005年,在“全球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突尼斯)”上,美國主導的國際電信聯盟發布《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這一概念。內容與中國目前描述的理念與遠景類似。即從生物到非生物相連,網絡無所不在,并且與主流的互聯網、通信網絡融合。而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即射頻識別技術(RFID)、傳感器、嵌入式技術等。
美國主導提出這一概念,與其國家戰略深有關聯。因為,截至2005年,美國在這一領域的專利,已占據全球一半以上。
相對于克林頓時代創造的互聯網大熱潮,美國新一代領導人已將它視為一項新的戰略。一個證據是,2009年1月,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與美國兩名工商業領袖舉行了一次“圓桌會議”。其中一名代表為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正是他,向奧巴馬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并建議新政府投資下一代智慧型基礎設施。而奧巴馬則迅速在美、歐等地多次宣揚新概念。
截至目前,以IBM、英特爾等為代表的美國IT巨頭也正在全球范圍內從正面壯聲威。其中,IBM已在中國啟動這項計劃。
穩健推進的歐洲
歐洲國家雖然不是概念的首倡者,但因它同樣是全球核心技術專利的重鎮,因此,它是這一概念不遺余力的倡導者。
目前,歐盟已將物聯網及其核心技術納入到預算高達500億歐元并開始實施的歐盟“第七個科技框架計劃(2007年~2013年)”中。這也是1994年以電信業為代表的“歐洲之路”戰略、1999年e-Europe戰略的最新延伸。
歐盟已經制訂了截至目前堪稱物聯網產業最詳細的發展規劃,主要體現在2009年6月歐盟制訂的《物聯網——歐洲行動計劃》。
這一計劃列舉了要采取的14項[FS:PAGE]行動,涵蓋了行政管理、安全保護、隱私控制、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制訂、技術研發、產業合作、項目落實、通報制度、國際合作等重要內容。該計劃已被視為重振歐洲的戰略組成部分。自2007年到2010年,歐洲已經投下27億歐元。
壁壘森嚴的日本
日本早就有類似物聯網的概念。2001年實施的e-Japan戰略,有些模仿1999年的e-Europe,到2005年,已讓日本成為世界最先進的IT國家。面對老齡化的社會現實和國際競爭加劇,為確保未來戰略地位,2004年,日本開始倡導一個新概念,即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產業的主管機關總務省(MIC)所提的u-Japan戰略。
這是一項5年規劃(2006~2010年。日本希望2010年建成一個實現“隨時、隨地、任何物體、任何人(anytime,anywhere,anything,anyone)均可連接的泛在網絡社會”,簡稱泛在網。它主要關注泛在社會網絡的基礎建設、ICT高度化應用,以解決21世紀的國家難題。
其中也伴隨著日本重塑全球信息產業標準的行動。不過,這一努力目前看來已經失敗。美國的戰略地位未見動搖。
日本的優勢是,習慣“打群架”,系統集成、產業細分的實力極強。目前,日本甚至已將觸角伸入中國物聯網規劃核心。比如,該國野村綜研(上海)咨詢已加入中國“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