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的研究與設計
0 引 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的公路建設得到了飛速發展,高速公路通車里程不斷增加,一些省公路網格局基本形成。在通車公路里程增加的同時,交通流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是收費方式還很原始,嚴重地制約了高速公路向現代化方向的發展,存在很多弊端,為了保證車輛安全和交通方便,迫切需要采用自動化程度高、方便快捷的收費管理系統,提高收費站的通行效率。
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面世于20世紀30年代末,興起于90年代的一項自動識別技術。基本的RFID系統至少包含讀寫器(Reader)和電子標簽(Tag)。電子標簽由芯片與天線組成,每個標簽具有惟一的電子編碼,標簽附著在物體上以標識目標對象。RFID讀寫器的主要任務是控制射頻模塊向標簽發射讀取信號,并接收標簽的應答,對標簽的識別信息進行處理,以達到交互數據的目的。它能夠實現多目標、運動目標的非接觸式識別,并且可以加密、解密,己經被廣泛地應用于工農業生產、管理、生活等各個領域。
RFID技術允許利用無線電波對多個電子標簽成批閱讀和進行遠程閱讀,其意義遠遠超過取代條形碼。
1 不停車收費系統
1.1 不停車收費系統與傳統收費系統的比較
傳統的收費系統主要有兩種方式:完全人工收費和計算機輔助收費。前者采用人工對車型進行判別,額度計算,這種收費方式沒有監督,漏洞較大,而且平均收費時間長,車輛流速無法提高。后者采用人工判別車型及收費,機器輔助檢測、監督,計算機管理。這種方式是目前我國高速公路推廣使用的一種較為先進的收費方式,可對收費全過程進行監控管理,當出現進出口車型判別不一致、人機歧義、免費車輛的判別不一致或收費員所收費額與控制中心計算機計算費額不一致時,均可通過中央控制室的計算機和視、音頻監控設備的記錄信息進行有效的判定。但在這種方式下,仍需要停車收費,交通流量增加時,收費路口成為整個交通控制網絡的瓶頸。
要解決以上問題,首先高速公路要采用新的收費技術,提高收費站的通行效率。基于RFID的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是一個集中了無線電通信、計算機網絡及信息處理、自動控制等多項高新技術在公路自動收費綜合系統中的應用。
它利用車載電子標簽自動與安裝在路側或門架上的微波天線進行信息交換,中心控制計算機根據電子標簽中存儲的信息識別出標簽的使用者,然后自動從標簽使用者的銀行賬號中扣除通行費。
1.2 不停車收費系統的性能特點
[FS:PAGE] 不停車收費系統的主要特點如下:
(1)可以不停車收費,從而大幅度提高了車道收費站的處理效率和收費公路的疏通能力;
(2)無論車輛行駛里程長短,均能做到收費公平合理;
(3)除收費公路的起點外,主線一般不再設收費站,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車輛通行速度,發揮公路的使用效益,避免人為造成的多次停車;
(4)路橋收費的自動管理,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采用電子收費也可以減少收費員出錯的機會和參與舞弊的機會,堵住收費漏洞,節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5)通過實時采集的收費數據,交通部門能及時掌握完整的路橋車流信息、收費情況,從而能夠進行交通流量的合理分配、整體疏導、管理,為新建路橋提供科學依據;
(6)如果形成聯網收費,則避免了該類系統重復開發,大大方便了車主及業主。車主憑一張電子標簽就能在聯網收費區域實現不停車繳費;將路費的結算工作交給第三方,也極大減輕了業主的工作負擔。
2 基于RFID技術的不停車收費系統
2.1 系統組成與各部分功能
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功能包括:收費數據采集、管理收費車道的交通、車道控制機與后臺結算網絡的數據接口、業主內部管理功能、查詢系統。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結構
收費管理中心是整個收費管理系統的控制和監視中心。各收費中心利益的實現都通過運營中心來完成。收費中心主要接收和下載收費運行參數。通信網絡負責在收費系統與發行系統之間、以及各站口的收費系統之間傳輸數據。
2.2 收費站的主要功能
收費站采用智能型遠距離非接觸收費機,當車輛駛抵收費站時,通過讀取車輛上配備的電子標簽的數據,收費站的收費機將數據寫入卡片并上傳給收費站的微機,可使惟一車輛收到信號,車輛在駛至下個收費站時,經過卡片和收費站機的相互認證,并將電子標簽上的相關信息發給收費站的收費機。經收費機無線接收系統核對無誤后完成一次自動收費,并開啟綠燈或其他放行信號,控制道閘抬桿,指示車輛正常通過。如收不到信號或核對該車輛通行合法性有誤,則維持紅燈或其他停車信號,指示該車輛屬于非正常通行車輛,同時安裝的高速攝像系統能將車輛的有關信息數據快速記錄下來并通知管理人員進行處理。車主的開戶、記賬、結賬和查詢,可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賬務處理,通過銀行實現本地或異地的交費結算。
收費計算機系統包括一個可記錄存儲多達20萬部車輛的數據庫,[FS:PAGE]可以根據收費接收機送來的識別碼、入口碼等進行檢索、運行與記賬,并可將運行結果送到執行機構。執行機構包括可顯示車牌號、應交款數、余額數等。
2.3 不停車收費系統車道的過車工作流程
當車輛進入自動收費車道并駛過在車道處設置的地感線圈時,地感線圈就會產生感應而生成一個脈沖信號,由這個脈沖信號啟動射頻識別系統;由讀寫器的控制單元控制天線搜索是否有電子標簽進入讀寫器的有效讀寫范圍。如果有則向電子標簽發送讀命令,讀取電子標簽內的數據信息,送給計算機,由計算機處理完畢后再由車道后面的讀寫器寫入電子標簽,打開道閘放行并在車道旁的顯示屏上顯示此車的收費信息。
3 基于RFID技術的不停車收費系統設計
完整的不停車收費系統車道系統框圖如圖2所示。ARM嵌入式系統主要完成總體控制,MSP430單片機主要負責車輛繳費信息的顯示,二者互為冗余且都可以控制整個系統,一旦一方出現異常,另一方即可發出報警信息,在故障排除前代其行使職責,以保證不停車收費系統車道的正常工作。
圖2 不停車收費系統車道系統框圖
3.1 車輛檢測器的設計
車輛檢測器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與控制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交通信息的采集設備。它通過數據采集和設備監控方式,在道路上實時地檢測交通量、車輛速度、車流密度和時空占有率等各種交通參數,這些都是智能交通系統中必不可少的參數。檢測器檢測到的數據通過通信系統傳送到本地控制器中或直接上傳至監控中心計算機中,作為監控中心分析、判斷、發出信息和提出控制方案的主要依據。
設計中主要使用車輛檢測器作為整個系統的啟動開關,當道路檢測器檢測到有車輛進入時,就發送一個電信號給RFID讀寫器的主控CPU,由主控CPU啟動整個視頻識別系統,對來車進行識別,并完成自動收費。常用的車輛檢測器種類很多,有電磁感應檢測器、波頻車輛檢測器、視頻檢測器等,具體的有環形地感線圈檢測器、磁阻檢測器、微波檢測器、超聲波檢測器、紅外線檢測器等,其中,地感線圈檢測器和超聲波檢測器都可做到高精度檢測并且受環境以及天氣的影響較少,更加適用于不停車收費系統。
但是,超聲波檢測器必須放在車道的頂部,而讀寫器的天線也需要放置在車道比較靠上的位置,二者就有可能會互相影響,且超聲波檢測器價格更高,故在性價比上要遜于地感線圈,更重要的是,地感線圈的技術更加成熟,因此系統采用的是地感線圈檢測器。
地感線圈的原理結構如圖3所示,其工[FS:PAGE]作原理是在地面下埋設環形電感線圈,這樣,當有車經過時就會引起電路諧振頻率的上升,只要檢測到此頻率隨時間變化的信號,就可以檢測出是否有車輛通過。
環形線圈的尺寸可隨需要而定,每車道埋設一個,計數精度可達到±2%。
圖3 地感線圈的原理結構圖
3.2 雙核冗余控制設計
考慮到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需要常年在室外環境下工作,一般會受到各種惡劣天氣的影響以及各種污染的侵蝕,所以系統采用了雙核控制的策略嵌入式系統和單片機的冗余控制。這一策略的具體內容是,平時二者都處于工作狀態,嵌入式系統負責總體控制,單片機負責大屏幕的顯示,相互通信時都先檢查對方的工作狀態,一旦某一個CPU 狀態異常,另一個就立即啟動設備異常報警,并暫時接管其工作以保證整個系統的正常工作,直到故障排除恢復正常狀態。
這種冗余設計的實現主要是通過兩套控制系統完成,即嵌入式系統和MSP430單片機各有一套控制板,可以與射頻收發芯片進行信息交換,都可以采集地感線圈的脈沖信號,都可以控制道閘、紅綠燈、聲光報警、顯示屏等車道設備。這兩者之間采用RS485信號,每次通信時都先檢測對方的工作狀態,如果發現異常則緊急啟動本控制系統中的備用控制程序。
3.3 電子標簽與閱讀器
設計中的電子標簽與閱讀器的核心模塊是TI公司的CC1100,射頻卡(簡稱RFID卡、RF卡)是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智能卡,是一種以無線方式傳送數據的集成電路卡片,它具有數據處理及安全認證功能等特有的優點。讀寫器也稱收發器或詢問器,它由發射單元、接收單元、信號處理控制單元和電源等組成。它通過天線向射頻卡發送射頻調制信號(也稱詢問信號),同時通過天線接收從射頻卡返回的載有射頻卡中信息的射頻調制信號(也稱應答信號),經處理后傳給智能控制設備。
4 結 語
無論從交通工程的角度,還是從智能運輸系統的角度看,先進的電子收費技術對于我國公路運營管理效率和公路通行服務水平提高都有很大的潛力,根據國家關于信息技術推進傳統產業技術進步的總體思路,電子收費技術逐步在我國得到應用和采納是必然的。對射頻技術在高速公路收費中的應用做了較深入的探討,為解決高速公路收費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相關文章
一種用于醫療無菌手套自動分配的RFID解決方案
一臺具備RFID功能的機器使醫務人員能夠用ID卡輕靠設備,戴上尺寸合適的手套,從而降低感染風險。在日常工作中,丁腈手套是醫護人員最常用的消耗工具之一,可確保他們在不傳播感染的情況下治療患者。根據德克薩斯醫療技術公司(Texas...
如何提升超高頻RFID多標簽的讀取率?
在RFID的實際應用中,常常有要求同時讀取大量標簽的情況,比如對倉庫貨物數量的盤點,圖書館場景中對館藏圖書數量的盤點,也包括傳送帶或托盤上數十個乃至上百個貨物標簽的讀取情況。針對多數貨物讀取的情形,根據其被讀取成功的概率稱作讀...
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中的RFID和供應鏈數字化
去年,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起了一項新的前瞻性運動,以推動供應鏈現代化的長期采用和行業共識。“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計劃是通過文化的漸進式變革、新技術的普及和互操作標準的清晰化,朝著建立一個以技術為基礎的食品體系邁出的...
RFID機場智慧消防物聯網解決方案
當前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智慧消防建設率先在機場、文保單位、軌道交通等重點領域進行建設,此類場所消防工作極為重要,人口集中,且人口流量大,另外像油、電、氣等能源的應用,對消防工作更是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機場智慧消防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