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機甲大師賽與物聯網技術實踐
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物聯網技術正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為行業變革帶來新的動力。而在高校的學術與競賽舞臺上,RoboMaster 機甲大師賽成為了物聯網技術創新實踐的重要陣地。
RoboMaster 機甲大師賽是一項面向全球大學生的機器人競技與學術交流平臺,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DJI 大疆創新發起并承辦。大賽要求參賽隊員組成機甲戰隊,自主設計、組裝和編程多種機器人參賽,涵蓋了 “機器視覺”“嵌入式系統設計”“機械控制”“慣性導航” 和 “人機交互” 等眾多技術學科。
在比賽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尤為關鍵。參賽戰隊通過物聯網實現機器人之間以及機器人與指揮中心的高效通信。以深圳技術大學的悍匠戰隊為例,該戰隊依托學校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的物聯網工程等專業,積極實踐物聯網控制、通信等相關技術。他們在 “云、管、端” 三個層次上深入探索,力求突破。在 “端” 側,機器人配備了各類傳感器,如視覺傳感器、距離傳感器等,這些傳感器實時采集戰場信息,并通過 “管”,即無線通信網絡,將數據傳輸至 “云” 端,也就是戰隊的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決策,再通過通信網絡向機器人下達指令,實現對機器人的精準控制。
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的參賽隊伍 “起鳶 02” 在比賽中也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他們針對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的位置和姿態控制問題,采用基于物聯網的控制策略。通過精確辨識無人機動力學模型參數,建立針對位置和姿態的耦合動力學模型控制策略。同時,考慮到無人機飛行中的電池衰減和側風干擾等因素,利用物聯網實時傳輸的數據,建立干擾前饋補償控制機制,優化了無人機位置姿態控制的響應性能、精確度以及抗干擾性能,最終在規劃控制專項賽中斬獲全國一等獎。
機甲大師賽不僅是一場技術的較量,更是培養未來工程師的搖籃。通過參與比賽,學生們將課堂上學到的物聯網等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項目中,提升了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大賽每年吸引全球 400 余所高等院校參賽,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具備物聯網技術應用能力的青年人才,推動了物聯網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創新發展,也為相關產業的進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隨著賽事的不斷發展,相信會有更多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創新成果在機甲大師賽的舞臺上涌現。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