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物聯網和AI大模型加持,儲能、光伏、微電網和充電站組成的新型虛擬電廠,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戰略目標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戰略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電力作為主要能源,實現“源-網-荷-儲”電力電量平衡、儲能管理、策略運營和優化協調運行等功能將成為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關鍵技術。
面對“整體電力過剩與尖峰電力短缺并存”的電力結構性矛盾導致的“全年富電量,短時缺電力”的問題,儲能、光伏、微電網和充電站組成的新型虛擬電廠網絡系統將是解決清潔電力帶來間歇性挑戰的關鍵要素。
智慧虛擬電廠平臺
智慧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 VPP)系統是一種依托先進信息通信技術、數字化技術、人工智能及云計算等,對分布式電源(如太陽能、風能發電設施)、儲能系統(鋰電池、抽水蓄能等)、可控負荷(工業可調負荷、充電樁、智能家電等)等多元分布式能源資源進行高效聚合與協同優化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它并非傳統物理電廠,而是通過統一調度各類資源,模擬傳統電廠運行特性,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與電網運行調控。
智慧虛擬電廠(VPP)可以將大量非常規能源集成到現有的中央能源網絡中進行靈活調控。虛擬電廠中,電力供應商還可以通過實時數據來進行可再生能源預測和交易。
智慧虛擬電廠平臺優勢
資源聚合與靈活調控:聚合分散的能源資源,如成都虛擬電廠聚合商場空調、分布式能源、儲能設施等,在用電高峰時調節負荷或向電網送電,填補供電缺口,縮小峰谷差。
提升電力系統穩定性:通過削峰填谷(如夜間儲能充電、白天放電),平滑電力負荷曲線,應對電網故障或頻率波動,保障電網安全運行。
推動清潔能源轉型:促進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消納,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依賴,助力 “雙碳” 目標實現。
市場化運營與成本優化:參與電力交易市場,以市場機制獲取收益;同時,通過分時電價、光儲配建等幫助企業降低用能成本。
智慧虛擬電廠平臺架構
智慧虛擬電廠系統涉及三大核心領域:
信息通信與數字化:實現能源數據實時傳輸與交互,如成都高新西區虛擬電廠通過高精度電力采集終端,分鐘級采集企業用電數據,為系統提供實時支撐。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利用 AI 模型輔助決策,優化能源調度策略,例如預測負荷需求、制定儲能充放電計劃,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云計算:構建虛擬電廠信息化運行平臺,集成用能監測、彈性負荷管理等模塊,實現全流程、多場景能源管理。
智慧虛擬電廠平臺演示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