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又賣 48 座萬達廣場!騰訊京東‘接盤’,是救急還是抄底?
京東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
最近突然豪擲500億,一口氣拿下萬達48座萬達廣場,直接登上熱搜榜!
這波操作看得人目瞪口呆,京東為啥突然對萬達這么大方?
背后的門道可深了!
其實這不是京東第一次和萬達合作。
早在2018年,京東就跟著騰訊、蘇寧一起投資過萬達商業,當時劉強東還親自參與決策。
這次交易能成,很大程度上是騰訊牽的線。
畢竟騰訊既是京東的大股東,又和萬達有多年合作,京東這次算是給足了“老大哥”面子。
不過,京東可不是單純來幫忙的。
這48座萬達廣場全部分布在一二線核心城市,像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地方的黃金地段都有。
對京東來說,這相當于一下子在全國39個城市插上了“線下據點”。
京東之家已經在18個省48個城市的萬達廣場開店,未來還能加速擴張,把3C數碼、家電體驗店開進更多商圈。
更絕的是京東的“一箭雙雕”。
一方面,萬達廣場每年超60億人次的客流量,能給京東帶來海量線下流量。
京東可以通過智慧零售系統,把這些客流轉化成線上會員,強化“線上+線下”消費閉環。
另一方面,京東物流能直接把萬達廣場變成“前置倉”,比如廣東試點的“萬物快閃計劃”,讓周邊居民買東西實現“小時達”,物流效率直接拉滿。
萬達這邊也確實急缺錢。
這兩年萬達債務壓力大到離譜,被執行金額超75億,連王健林的股權都被凍結了好幾次。
這次500億交易能直接覆蓋40%的短期債務,負債率從78.6%降到65.2%,暫時踩住了安全線。
更重要的是,萬達能徹底剝離重資產,專注輕資產運營,符合王健林一直想轉型的方向。
對行業來說,這標志著商業地產從“粗放擴張”轉向“精細化運營”。
京東的入局,讓萬達廣場既能保持運營權,又能借助京東的供應鏈和數字化能力提升效率。
比如雙方打通會員體系后,消費者在萬達購物能同步積累京東積分,享受雙重優惠。
專家都說,這是科技與商業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其實京東這步棋早就有跡可循。
劉強東一直強調京東是“新型實體企業”,要和實體經濟共生共榮。
去年京東剛和胖東來合作建供應鏈基地,現在又拿下萬達,明顯是在強化線下布局。
相比阿里投資居然之家、拼多多聯手國美,京東直接收購核心資產的打法更激進,也更能快速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寶子們,下次逛萬達廣場時,記得留意京東之家的體驗店!
說不定未來你在萬達買的東西,就是京東物流從隔壁倉庫直接送過來的。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