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傳喚中國三大運營商,欲徹底切斷云服務,巨額投資會血本無歸嗎
美國可能會把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從他們本土給趕出去,要封殺中國電信、移動還有聯通呢,那中國運營商的那些巨額投資是不是就得打水漂啦?
6 月 25 號,聽國內媒體說,美國的相關部門傳喚了中國的三大運營巨頭,還搞“風險調查”呢,就因為他們覺著中國運營商靠著云服務和互聯網業務,把美國用戶跟企業的敏感數據偷了,之后打包給中國的有關部門了。
可美國啥證據都沒拿出來,就光覺著你有潛在威脅,然后就直接動手了。
實際上在這事兒發生以前,中國的運營商在美國就已經不行了,他們在美國針對私人用戶的移動電話服務,也就是 B2C 那部分已經不讓搞了。
如今中國人去美國,一下飛機就得使用美國那兩個最大的運營商 AT&T 或者 T-Mobile 的套餐服務。
因而中國運營商在美國的業務領域已經少得可憐啦,剩下的這個云服務主要是那些在中美都有業務的跨國公司,用來進行信息相互溝通聯系的。
美國把中國運營商往死里整,那咱這邊的損失究竟有多大呀?
回到 1999 年,中美簽了那個 WTO 雙邊協議后,中國電信跟聯通就首先拿到了 214 牌照,可怪了,到現在美國一直都沒給中國移動發 214 牌照,移動過去這幾十年多次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 去申請,可都沒通過。
這 214 牌照是 FCC 發給美國境外的那些運營商的,是國際電信業務的授權,按照美國通信法第 214 條的規定,外國運營商要想在美國本土給美國還有國際用戶提供移動電話服務,那就得有這個牌照。
電信和聯通在拿到牌照之后的數十年里,于美國進行了大規模的網絡布置,設立了好多 POP 入網點,還讓中國的骨干互聯網和美國連上了。
結果在 2020 年 11 月的時候,特朗普搞了個行政命令,不許美國投資者給中國有軍工背景的公司去投資,他們覺得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就是有軍工背景的。
2020 年 12 月底的時候,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就開始搞對中國三大運營商的退市摘牌那一套了,中國運營商就這么被強制從美國退市嘍。
實際上被強制退市,對中國運營商沒啥大影響,畢竟它們在美國的融資規模本來就挺小的,再者說像移動每年能有動輒上千億的利潤,根本就看不上美國那十幾上百億的融資。
2021 年 10 月的時候,美國那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把電信的 214 牌照給撤銷掉了。
2022 年 1 月的時候,FCC 就作出決定要撤銷中國聯通的 214 牌照,還責令中國聯通美國的子公司得在兩個月內,馬上停止在美國開展公共電信服務的業務。
這時候就算中國聯通、電信牌照被撤掉了,可像“租用線路”“互聯網跟云服務”之類的其他業務并不會受啥影響。
214 牌照給弄沒了,那就相當于聯通電信沒法搞“移動業務”了,說白了就是移動電話那一塊兒的業務。
之前手里有了 214 牌照,可這并不代表就跟美國本土的運營商,比如說 AT&T 有相同的運營權力啊,你沒法像他們那樣在美國本土去建基站之類的網絡基礎設施的,只能租用本土運營商的網絡和基站來搞二次服務,這就是“虛擬運營商”嘛。
可美國 FCC 拿掉牌照這只是開頭,其真正目的就是要把中國運營商給完全封殺嘍。
2024 年 4 月 25 號,北美那邊又傳出了更嚴的禁令,FCC 讓中國電信、聯通還有移動趕緊停止在美國搞移動寬帶網絡業務,不過倒是給了兩個月時間。
FCC 覺得中國運營商在美國有好幾十個互聯網接入點呢,這些接入點連著的數據中心,對美國存在數據丟失和安全方面的威脅,又是一樣的說法,又是老一套。
這時候啊,美國就打算對中國的海底光纜搞動作了,畢竟海底光纜那可是處理互聯網流量的關鍵玩意兒。
從這時候起,我覺得三大運營商應該是有感覺的,就是美國會對他們那僅剩的業務搞動作了,因而現在媒體說美國要徹底斷掉中國運營商的云服務跟互聯網業務,這也是有跡象的。
好,在這來講,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在美國被迫退市摘牌了,還有可能被斷掉云端和互聯網服務,這能讓它們啥都不剩不?那被剝奪 214 牌照會給中國運營商帶來啥實質性損害呢?
2015 年電信于美國弄出來的“CTExcel”移動套餐,就是售賣流量、售賣通話時長,那時候喊的口號就是最適合中國人用的美國移動套餐唄,明擺著,電信就是想把它賣給在美國的中國人或者華人,賺的依舊是中國人的錢。
電信根本就沒打算給美國人弄合適的套餐,這推廣太難了,畢竟它又沒自己的基建網絡,基站是租用美國運營商的,所以用起來信號特別差。不過好處就是不用自己去新建基站那種高投入的設施,這樣每月資費就挺便宜的。
電信牌照被摘了,那就意味著這方面業務沒了,其實對它自身來說損失不算太大,只是那些到美國去或是住在美國的中國人要跟國內聯系就會稍微麻煩點兒。
不過中國的運營商要是弄丟了國際企業端的業務,就像美國正在弄的那種風險調查,那確實挺麻煩的。當下國內好多企業往國際市場進呢,好多都在北美弄分公司、設辦事處,因而和國內聯系挺頻繁的。
特別是咱國內那些搞跨境電商的平臺,要是想給境外的客戶弄服務,就得用上諸如國際專線、IP 接入、虛擬專用網這類服務。外國的微軟、蘋果給咱中國用戶提供服務,咱們去訪問美國的服務器,也是這么個理兒。
因而中國電信在企業端這方面的業務構建上,在美國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一年的收入還挺不錯,能有兩百多億的進賬呢,所以這些業務被停掉對電信來講挺傷元氣的。
最后一個挺大的損失就是對海底基礎設施的投入,咱中國當下有三個海底電纜的登陸點,電信有汕頭和上海這倆,聯通有青島這么個登陸點。中國的運營商每年在海底電纜的保養方面就投進去好多錢呢,國際跨境業務少了,對運營商來講那也是挺心疼的。
如今美國想斷掉兩國的云端服務與互聯網服務呢,美國那監管機構還在查著,到現在也沒給出最后的決定,不過咱也得做好最壞的準備,可不能大意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