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場電商”時代,淘寶在加速“即時化”
在“萬物皆可送”的時代,“近場電商”的吸引力越來越足。從淘寶近期的進化迭代看來,淘寶APP首頁已經改版,頂部Tab新增“小時達”一級流量入口,將其與餓了么深度合作,覆蓋超市便利、藥店、蔬菜水果、酒水飲料、鮮花綠植等品類供給,為用戶提供24小時的本地生活服務。可以看到,淘寶也在加速“即時化”。
淘寶如何玩轉“小時達”
日前,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即時配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未來五年,即時配送行業規模將翻番,2023年約3410億元,2028年或將超過8100億元,成為少有的持續年均兩位數增長的亮點賽道。
即時配送的主要玩家,包括線下、線上兩類玩家,線下的“前置倉”和線上的“小時達”。
線下看來,前置倉是伴隨即時零售發展起來的零售新業態,因依靠數字化經營系統,并主要服務于線上的24小時訂單,前置倉的選址要求相對較低,因此相比開在人流量較大的街邊便利店、超市,租金、裝修成本更低,商品種類也更為豐富,可以滿足聚會、夜宵、節慶等消費場景下更細分的消費需求。
但零售業發展至今,我們已經從人找貨的邏輯,變成了貨找人。也就是說,從你跑到一個地方買東西,變成了貨送到你這里來。而且,像淘寶這樣的電商,送貨上門的速度越來越快,這就讓你去遠的地方購買變得沒有必要了。你不再那么關心貨從哪里來,你只關心價格和時間。
線上看來,淘寶的“小時達”服務結合了線上電商與線下即時配送的優勢,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務模式。在供應鏈管理方面,淘寶通過與餓了么的合作,接入了許多倉店、便利店、藥店等資源,實現了對即時配送服務的精細化管理。餓了么配送服務基本實現全國覆蓋,在全國主要城市均建立起強大的商品供應。這些舉措確保了“小時達”服務能夠高效、準確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傳統的電商平臺通常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才能送達,而“小時達”服務則可以在幾個小時內,甚至更快的時間內將商品送達消費者手中。這種快速、便捷的購物體驗,使得消費者可以更加靈活地安排自己的購物時間,滿足了他們對即時購物需求的渴望。例如,消費者在晚上突然想起需要購買一些生活用品,他們可以通過淘寶的“小時達”服務,在短時間內獲得所需的商品。
淘寶用智能化技術優勢,構建即時零售新局面
即時電商正在快速崛起,此前,埃森哲發布過一個報告《聚焦中國95后消費群體》,顯示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特別沒有耐心,尤其關注“速度”,有超過50%的95后希望在購物當天就能收貨,也愿意為更快的配送速度支付額外費用。
在即時電商的藍海里,淘寶同體系的天貓超市已經取得了較大成果。天貓超市提供了“小時達”和“次日達”兩種配送方式,主要聚焦在高質量用戶上,即88VIP用戶。數據顯示,天貓超市服務了3.5億消費者,其中8成以上都是88VIP。淘寶則希望更進一步,通過“小時達”服務,積極打造一個新零售生態。這一生態將線上電商平臺與線下即時配送服務相結合,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購物體驗。通過與餓了么的深度合作,淘寶不僅拓展了即時配送服務的范圍,也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
雖然“小時達”服務為消費者和商家帶來了便利,但它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市場競爭的加劇。隨著即時零售市場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這一領域,競爭日益激烈。例如,美團、京東也在不斷加碼即時零售,這使得淘寶需要面臨更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其次,技術挑戰。淘寶“小時達”服務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包括物流管理系統、數據分析系統等。如何提高這些系統的效率和準確性,是淘寶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淘寶的新零售戰略未來可能會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對消費者的購物行為進行深入分析,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此外,淘寶還可能進一步擴大“小時達”服務的覆蓋范圍,滿足消費者對即時購物的需求。這些舉措都將對零售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
可以期待,淘寶一直在加速迭代,最核心的做法,還是在最有潛力的目標人群中更好做到人、貨、場的加速融合。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