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塊9”卷哭瑞幸
中國咖啡江湖的故事,又要被改寫。
過去兩年,瑞幸連打了三場漂亮仗:第一場,連續八個季度盈利,靠著業績和營銷活動平息了此前的財務造假丑聞;第二場,從門店規模、營收口徑上超過星巴克,登上中國咖啡一哥的“鐵王座”;第三場,在競爭對手庫迪挑起9.9元價格戰后應戰,借此加速占領咖啡市場。
進入2024年,“一哥”位置還沒坐熱,瑞幸就遭遇了業績“滑鐵盧”。
最大的變化是由盈轉虧。
今年Q1,瑞幸經營虧損0.7億元,和之前幾個季度相差甚遠,凈利潤從10億跌到虧損0.1億元。瑞幸經營利潤之前扭虧為盈的時間點是2022年Q1,有投資者開始擔心,業績一朝回到兩年前,是不是因為價格戰帶來的影響不可逆?
其次是門店的擴張沒能帶來營收的同步增長。
今年前三個月,瑞幸平均一天開將近三十家店,現在開到了18590家,門店數相比一年前翻了一倍,但公司營收和去年同期一樣,還是63億元。有加盟商開始質疑,瑞幸是不是門店密度過大,或是遇到了增長天花板。
「定焦」制圖
更糟糕的是,瑞幸靠燒錢補貼換來的用戶池開始縮水,月平均交易客戶數從去年四季度的6244萬降到5991萬。
現在還有大批消費者在網絡上發聲:9.9元活動又縮水了,瑞幸是不是玩不起?
從三方的疑問入手,本文試圖搞明白一個問題:把咖啡行業帶進9.9元時代的瑞幸,是打贏了還是堅持不下去了?這場價格戰,到尾聲了嗎?
“9塊9”打了一年,瑞幸重回虧損
到今年4月,中國咖啡市場的9.9元價格戰正好打了一整年,被認為是贏家之一的瑞幸,卻在4月底交出了一份兩年來最差的業績。
2024年Q1,瑞幸營收增速下滑,利潤由盈轉虧,就連門店、用戶的關鍵指標也在下滑。
先看利潤,無論哪個口徑都是虧的。
除了經營虧損為0.7億元,在更能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非美國會計準則(Non-GAAP)下,凈虧損0.1億元,調整后凈虧損率2%,與去年Q1的6.2億元凈利潤、14%凈利潤率形成鮮明對比。
「定焦」制圖
財報電話會上,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瑾一稱,虧損一方面是受淡季影響,另一方面,公司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高速開店。
多位長期關注瑞幸的行業人士都表示,價格戰和門店擴張是主因。
一方面,9.9元價格戰直接拉低了產品平均售價;咖啡行業投資人曲樂透露,瑞幸客單價從15元-16元降到了13元左右,單杯毛利率從70%下滑到55%左右。
另一方面,門店擴張太快,導致運營開支翻倍。
今年前三個月,瑞幸新開2342家店(包括國內2340家、新加坡2家),門店總數達到18590家(其中自營店12199家、加盟店6391家),是去年同期的兩倍。高速開店讓運營費用從去年同期的38億元飆升到今年Q1的63億元。
門店規模翻倍,理想情況下,銷量和用戶應該線性增長,可瑞幸的門店銷售和用戶轉化率不增反降。
「定焦」制圖
占比三分之二的自營門店,是瑞幸的基本盤,今年Q1,其自營門店的同店銷售額增長率成負20%,去年同期為30%。這是瑞幸這一指標近幾年來第一次為負,側面說明瑞幸門店接近飽和。
銷售少了,瑞幸門店收益大縮水,再加上支出大漲,難怪瑞幸重回虧損。
就連瑞幸的用戶池也開始縮水。今年Q1,其月平均交易客戶5991萬,環比下滑4%。曲樂對「定焦」分析,有春節期間咖啡消費減少的原因,也有庫迪等對手持續打價格戰,搶了部分用戶的因素。
「定焦」制圖
說到底,價格戰和高速擴張讓瑞幸開始虧損,但搖擺的價格戰,又沒讓它留住這些因補貼而來的用戶。
復盤瑞幸價格戰:去年狂賺,今年虧慘
瑞幸去年4月份開始打9.9元價格戰,燒錢補貼,當季(2023年Q2)收獲了上市以來最好業績,公司更賺錢了。到今年Q1,瑞幸補貼縮水,反而開始虧了。
這是為什么?要解釋這個反差,我們有必要先梳理出瑞幸參與這輪價格戰的幾個階段。
2023年2月,庫迪打響9.9元第一槍,4月,瑞幸局部跟進,周邊有庫迪的瑞幸門店,主動向消費者投放9.9元優惠券。
進入6月,瑞幸全面反擊,上線“萬店同慶”活動,把9.9元優惠券推廣到全國門店,消費者每周可用一次。
第一階段的價格戰,瑞幸逐步從局部測試到全面應戰,整體策略偏防守。2023年Q2,瑞幸創下了歷史最好成績:
62億元的營收首次超過星巴克中國,成為中國市占率第一的連鎖咖啡品牌;瑞幸更加賺錢,做到了10億凈利潤;月平均交易客戶數同比翻倍,增速創下歷史新高。
瑞幸意識到,價格戰對搶用戶、搶市場有“奇效”。于是,郭謹一在去年8月的業績溝通會上承諾,“9.9元喝一杯”活動將常態化進行下去,至少持續兩年。
進入8月冷飲旺季,瑞幸發起了更激進的價格戰——加大在抖音等渠道投放9.9元優惠券的力度,且不再有一周一次的限制。
庫迪一直非常重視抖音渠道的投放,瑞幸把價格戰燒到抖音,轉化了不少庫迪用戶,并很快把抖音做成自己的關鍵渠道之一。
瑞幸第二階段激進的價格戰持續到了年底,反映到2023年Q3、Q4的財報上,除營收高歌猛進、月平均交易客戶數漲到6244萬外,價格戰的“副作用”開始暴露:
自營門店的同店銷售額增長率降到14%,很明顯,門店增多開始稀釋單店銷售額,同時,大范圍的價格補貼拉低了產品單價;
「定焦」制圖
整體毛利率Q3開始下降,Q4降到26%;營業利潤率跌到3%;調整后凈利潤率降到5%,Q4營收超過70億,可賺到手的利潤還不到4億。
被“拖垮”的,不止瑞幸
業績慘遭“滑鐵盧”,瑞幸想喘口氣,9塊9補貼就必須縮水了。
今年2月,瑞幸的9.9元優惠券從全場飲品可用,改為只有8款指定飲品適用,現在活動雖然時有變化,但通常是僅支持5到6款飲品適用,且一周只能用一次,部門門店甚至無法使用。
除了自己的渠道,瑞幸為了拉新,在美團、抖音也有9.9元團購活動,但都是僅限新客使用,整體力度不如之前。
可以說,瑞幸已經局部退出9.9元價格戰。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