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物流觀察:電商預售制下 快遞網點成了“前置倉”
10月23日和24日,電商平臺京東、淘寶天貓相繼拉開今年“雙十一”預售序幕。電商預售制,即“先付定金,再付尾款”,記者采訪發現,這一機制也讓物流更有時間“準備”。
28日,記者在位于杭州市余杭區西溪泊岸前的菜鳥速遞杭州聚橙站網點看到,還未到“尾款日”,一批包裹被提前送入快遞網點,已進行了預處理。
10月28日,菜鳥速遞杭州聚橙站網點的工作人員展示的預售快遞包裹。記者 張璇 攝
“這幾天,陸續進來了很多預售包裹,就等‘尾款人’一付款,我們會連夜配送,最快幾分鐘就能送達到周邊幾個小區的消費者手里,大部分包裹都會在半日送達。”該網點站長劉宇介紹。
在順豐速運杭州慶春網點,該網點負責人吳鵬介紹,針對電商平臺的預售模式,快遞網點特別設置了預售包裹的存放區,這幾日已經進來很多預售包裹了,等消費者下單后快件就會從離消費者收件地址最近的網點發貨。
“我們網點平時日派件量為3500單左右,‘雙十一’預計日派件量會翻倍達到7000單左右。最近半個月招了6個人,并且協調了順豐同城7人,基本可以滿足‘雙十一’期間的派件需求。”吳鵬說。
電商預售制之下,快遞網點成了小型的“前置倉”。劉宇說,倉配數字化協同之下,大促期間包裹也可以實現規模化的半日達。
為了匹配業務量的高增長,擴產能成了很多快遞企業布局的重中之重。圓通速遞有200多家分公司完成自動化設備的上新,新增2.2萬家媽媽驛站;申通快遞宣布其南昌、洛陽、西安、蘭州等地的轉運中心已陸續投產,以保障“雙十一”產能。
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表示,“雙十一”的預售提速,極大提高了消費體驗,但其倒逼工業供應鏈數智化變革更值得關注。以消費和物流大數據推進預售,也在引導制造企業根據需求預產,讓制造企業的采購與生產更精準貼近需求,有利于消費制造的精準生產和精準流通。從這個角度看,快遞時效的競爭是積極有益的。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