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鋰電池產業持續增長,1-8 月鋰電池總產量超過 580GWh,同比增長 37%|快訊
10月9日,據工信部網站消息,2023年7-8月,我國鋰離子電池(下稱“鋰電池”)產業延續增長態勢。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7-8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180GWh,同比增長23%。
今年我國光伏產業鏈繼續迅速發展,產業鏈多個制造環節產量均出現大幅增長,并保持了良好的出口態勢。值得注意的是,光伏產業鏈已出現過剩潮,產品技術、價格爭奪明顯,行業中小企業恐面臨較大生存危機。
鋰電池環節,7-8月儲能鋰電池產量超過33GWh,新能源汽車用動力型鋰電池裝車量約67GWh。出口貿易持續增長,7-8月全國鋰電池出口總額達到765.7億元,同比增長17%。
一階材料環節,7-8月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產量分別達到40萬噸、28萬噸、25億平方米、18萬噸,增幅均在20%以上。
二階材料環節,7-8月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產量分別約9萬噸、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電池級氫氧化鋰(微粉級)均價分別為27.1萬元/噸和26.5萬元/噸。
據了解,今年前三季度,南方五省區(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已超過八成,清潔電源供給格局基本形成。據統計,1~9月南方五省區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2394萬千瓦,占新增總裝機容量81.5%,高于我國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新增的非化石能源中,并網光伏發電1548萬千瓦,并網風電547萬千瓦,水電等其他非化石能源近300萬千瓦。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每三度電中就有一度來自清潔能源。
據匯總信息,1-8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580GWh,同比增長37%,其中儲能鋰電池產量約110GWh。
在“雙碳”目標下,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不斷提升,多地新能源裝機占比屢創新高。南方五省區的清潔電源供給占比數據,不僅反映了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狀況,也顯示了未來能源領域的發展方向。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