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六維智能專精特新“小巨人”之路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7月發布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六維智能成功上榜。
六維智能,1997年以貨架銷售起家,2005年開始承接自動化倉儲系統集成項目,到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體化智能倉儲解決方案集成商,兼具軟硬件技術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為客戶提供從售前咨詢、規劃設計、項目實施到售后維護的全流程服務。
8月24日,南京市江寧電視臺走進六維智能,探尋六維智能成長的故事,解碼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創新秘密。六維智能總經理徐正林和研發負責人湯辰接受采訪。
堅守初心 樂于創新 Stick to the original heart
六維智能作為國內倉儲物流行業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受益者,我們一直堅守“規劃時空、超越期望”的創業初心,追求效率、最大化存儲空間、為客戶提供超越期望的倉儲解決方案是永恒不變的目標。縱觀六維智能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997-2005年:以貨架系統生產銷售為主
六維智能成立之初,正值國內倉儲物流裝備行業起步階段,國內踴躍引進外資,而給外資企業做貨架設計并提供產品的廠家卻極其稀缺?;谕⒌氖袌鲂枨?,六維智能以可靠的質量迅速打開國內貨架銷售市場,公司發展順利走上正軌,并在這一階段積累下豐富的客戶群。
2005-2013年:向自動化倉儲集成轉型
2005年六維智能迎來公司發展重大轉折點,彼時,大連日企愛麗思為縮減成本提高效能,擬建一個大型自動化物流中心,解決其現有物流中心占地面積大、用工人數多的弊端,而愛麗思主動向一直有穩定合作的六維智能拋出了橄欖枝。借助這一契機,六維智能從零開始,用6個月的時間刻苦攻關,保障了這一當時亞洲最大自動化物流中心的按期落成。經此一役,六維智能成功邁進自動化倉儲集成領域。
2013年至今:持續創新研發,拓寬產品線
2013年至今,六維智能一直專注研發,從設備可靠性、智能化程度、客戶使用感受等多角度出發,持續創新改善。在這期間,雙向穿梭車、子母車、高速穿梭車、環形穿梭車、輕型堆垛機、多層四向穿梭車等產品不斷落地、成熟。隨著南京智能工廠投入運營,六維智能實現了制造設備、工藝流程、辦公軟件的全面升級,智能化設備產品由原先的自主設計委外加工轉變成自主設計自主制造,產品交期、質量、效率實現大幅提升。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既是原點,又是目標。回望過去,六維智能的發展道路有過磨難和坎坷,也收獲過進步的喜悅。展望未來,我們期望在倉儲物流行業繼續前行、不斷成長,與國內同行共同努力,縮短與國際技術水平的差距。
沉淀蓄勢 穩步向前 Precipitation potential
走進六維智能的車間,里面是一片繁忙景象,機器作業聲不絕于耳。為適應公司的發展需要,突破產能瓶頸,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用工成本,六維智能南京制造基地在2021年搬遷升級,引進了一批精良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搭配MES、ERP等一系列信息化管理平臺,打造成為綠色智能工廠。南京新工廠上線,配合河北工廠,對南北方市場實現了全面的產能覆蓋。
目前,六維智能已經擁有托盤類、料箱類的存儲、輸送、搬運、揀選等全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系統平臺涵蓋不同層次的各類型軟件,包括控制軟件、管理軟件、仿真監控軟件等。我們根據客戶的產品特征、效率要求、場地條件、資金預算綜合考量進行方案設計。2020年公司推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更是可以為客戶實現從下單到交付的全過程管控,設備級、業務級的精細化管理。徐總強調,只有研發創新才能給予企業長久的前進動力,作為一家倉儲物流解決方案集成商,抓住核心技術,實現核心設備的自研自制,方能真正提升對項目運營的掌控能力。截至2023年8月25日,六維智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50項,其中發明專利23項,實用新型專利97項,外觀設計專利19項,軟件著作權11項。作為全國物流倉儲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499)的四家發起單位之一,六維智能已累計參與制定8項倉儲物流行業國家標準和24項行業標準。
基于各方面的積累沉淀,六維智能每年的銷售額一直穩步提升,客戶群體覆蓋石化、新能源、電商、醫藥、機械、紡織、造紙、鋼鐵、汽車、日化等多行業領域。未來,我們仍然將對研發進行大力投入,強化軟硬件技術實力,腳踏實地的做服務,在倉儲物流行業續寫新的篇章。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