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融合冷鏈物流之智能冷倉和全程冷鏈及智能運輸技術
疫后冷鏈迎來井噴式發展,冷鏈存儲作為冷鏈物流活動的重要環節,有著更多的新發展機遇。但高速發展的同時仍面臨著諸多挑戰,冷藏設施老化能耗高,倉儲作業自動化程度低,儲存過程損耗率高,倉儲利用率低,業務人員作業風險高,環境預警缺失等問題,制約著行業發展。
大唐智能冷倉技術以自研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技術基座,該平臺云化了傳統物流系統的相關應用,對倉儲物料管理、自動化設備調度、物流作業管理、車輛接駁調度等進行云上操作。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進行系統化的采集、調度、分析和優化等工作,可以跨設備、跨系統、跨地理區域完成,實現高效的全物流作業流程管理。同時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通過物流設備上云、作業環境監控,實現能耗監控、危險作業提醒、設備診斷及修復,為品控管理、能耗管理、安全管理、減排降耗等提供有力支撐。
智能冷倉作業分區涉及收貨月臺區、入庫暫存區、抽查檢驗區、退貨區、AGV搬運區、穿堂區、堆垛機倉儲區、四向穿梭車倉儲區、制冷設備區、出庫暫存區、出貨站臺區等。我們根據實際業務需求進行整體方案設計和布局,對高位立體貨架、堆垛機、穿梭車、輸送系統、搬運系統、拆垛碼垛系統、倉儲控制及管理等進行規劃設計,同時兼顧制冷設備作業聯動和低溫環境對自動化設備等要求,最后采用仿真軟件進行驗證優化。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加強智能技術裝備應用,提高倉儲作業效率,提升人員和設備的利用率,打造自動化無人冷鏈倉。
(圖源:@大唐融合 視頻號)
我國冷鏈物流配套設施不夠完善,使得大多數生鮮商品在運輸中得不到規范的保溫、保濕、冷藏,增加了流通損耗、加大了從農戶到終端消費的價格、品質得不到穩定保障。分析其問題,主要表現為冷藏車等配套設施保有量少、冷藏運輸率低、“斷鏈”無法監控、信息化支撐弱、品控管理難等問題無法有效解決。
大唐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全程冷鏈智能運輸服務,物聯網平臺與冷藏車輛冷機裝置進行對接,實時監測車廂內部真實溫度、濕度等傳感數據,實現冷鏈貨物在途溫度可視、可控,保障品質;車輛調度系統,通過路徑優化算法技術,對車輛配送路徑進行最優優化、運輸資源進行智能化管理,優化平臺、人、車、貨各要素連接,實現全運輸過程品控點動態檢測,實現信息流程優化,提高配送效率,保障交期,降低物流成本。同時大唐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集裝箱運輸車,在大唐工業互聯網平臺中控調度下,實現港口、冷鏈物流園區等特定環境物資接駁作業現場無人化、智能化。
(圖源:@大唐融合 視頻號)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