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優化共配合作模式,不斷擴大快遞進村覆蓋廣度和深度
國家郵政局官微消息,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切實做好調查研究工作,7月12日至14日,國家郵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戴應軍帶隊赴山西、河南開展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情況調研。
調研組采用“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山西運城平陸縣、河南三門峽市、洛陽市及濟源示范區8個縣(市、區)10個鄉鎮15個村(社區)開展實地調研。調研組與基層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企業負責人、快遞員和用戶深入交流,詳細了解縣域郵快合作、快快合作、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等情況,具體了解縣級分撥處理方式、末端網點日均件量、服務范圍、投遞方式、派送時效、派費結算等,仔細詢問快遞進村推進情況,認真傾聽群眾對郵政快遞服務的意見建議。
戴應軍對當地客貨郵融合及電子商務與郵政快遞協同發展工作給予肯定,鼓勵郵政快遞企業要優化共配合作模式,不斷擴大快遞進村覆蓋廣度和深度,使廣大農村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的寄遞服務。戴應軍指出,各級郵政管理部門和寄遞企業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光山考察時對行業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實際行動堅決貫徹落實,促進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的雙向流通渠道更加暢通,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要牢記為民服務宗旨,擴大“快遞進村”覆蓋面,不斷優化末端攬投服務,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用郵獲得感、幸福感,以更高質量的寄遞服務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河南省郵政管理局主要負責同志和國家郵政局普遍服務司負責同志陪同調研。
“快遞進村”正在加速!天津超2900個鄉村實現“村村通快遞”
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獲悉,今年出臺的郵政業服務鄉村振興工作要點推動了“加快農村寄遞物流網點布局”指標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天津的“快遞進村”正在加速。
據悉,上半年全市2900余個建制村已經實現“村村通快遞”,寧河區、津南區完成標準化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工作,濱海新區、靜海區進度超過80%,薊州區、武清區、北辰區已啟動項目建設。
在推動企業加大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方面,今年本市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專項支持資金投入6600萬元,指導各寄遞企業開展項目籌劃。郵政企業2023年重點規劃建設“區級共配中心、鄉鎮運營中心、村級服務網點”三級寄遞物流體系,計劃升級30個鄉鎮中心,激活1200個有效村級站點,在寧河、武清、寶坻、薊州、靜海5個區建設區級處理中心。韻達計劃投資780萬元在全市建設13處網格倉,其中靜海、寧河、薊州3處網格倉擬申報縣域商業體系項目。申通計劃推動100家加盟網點更新設備、改造升級。
在推動客貨郵融合助力農村郵路更通暢方面,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市交通運輸委印發《關于開展2023年農村客貨郵一體化綜合服務站建設專項行動工作的通知》,積極協調交通運輸、公安交管、道路運輸及相關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推動郵政企業與交通運輸企業運力共享、服務銜接。5月,本市首個鄉鎮客貨郵融合服務站河西務服務站正式投入使用。6月,全市首條客貨郵服務專線薊州上倉公交服務站開通運營,寶坻區首個交郵驛站在林亭口交通綜合站投入使用。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