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和超級計算機有什么關系?
近期,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以涉軍理由將七個中國超級計算實體添加到「實體清單」中的事件,再次讓超級計算機的話熱了起來。不過有些人可能會好奇,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都是要解決提供大量計算能力問題的一種方案,二有什么關系呢?
我們先來看看二者的基礎定義之類的。
「超級計算機」,英語就是簡單地由「超級」Super和「計算機」Computer兩個單詞組成的Supercomputer。一般來說,超級計算機是指區別于一般個人計算機的、能執行普通個人計算機無法處理的高速計算任務的計算機。通常而言,超級計算機的規格和性能也比個人計算機強大很多。
當前,超級計算機的計算速度普遍可以達到每秒一萬億次以上。
「云計算」,英語是「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它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通過這種計算方式,可以將巨大的數據計算程序分解為大量小程序,分發給多部服務器計算,得出結果再返回給用戶。在這個過程中,云計算廠商提供一些軟硬件和信息資源,給相應服務的用戶「共享」。
與互聯網發展早期全球計算資源大量分散于較為孤立的計算機等終端不同,如今,互聯網匯聚的計算/存儲/數據/應用等資源已經規模龐大且還在不斷增加,在這種背景下,互聯網正在從傳統意義的「通信平臺」轉化為泛在、智能的「計算平臺」。
再來看看云計算與超級計算機的關系。
「超級計算機」,顯然的,能提供超高的性能/計算能力(比如上面所說的每秒一萬億次以上),一般來說,超級計算機主要被應用于科學計算、工程模擬、軍事研究等領域,這些情況下,超級計算機解決的都是計算密集型應用場景下的計算需求。
「云計算」則主要依靠其靈活的擴展能力,更多應用于社交網絡、企業IT建設和信息化等數據密集型、I/O密集型的領域。
這么看來,超級計算機算與云計算的側重點顯然不同。不過,二者之也有很多關聯,例如,二者都能參與分布式計算、網格計算、高密度計算等,而一些工業云之類的應用場景下,云計算也能發揮提供「高性能」計算能力的作用。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