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項世界第一!重視科技政策加持下,中國正全速前進
老美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下唯一一個超級大國,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在科技綜合實力方面位于第一。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崛起,中國自然也包含在內,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杰出的科技成就,在許多科技領域上不斷超越老美,成為“世界第一”。也正是因此,老美不斷加大對我國的打壓,但即使如此,我國依然拿下了數個“第一”。
一是全球專利數量成為全球第一
如今人們對知識產權越來越看重,而專利就是知識產權的最好證明,也是一個國家在一年時間里取得的科技成就最好的印證。根據當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最新專利數量來看,2020年我國新獲得專利數量達到了68720件,名副其實的位列第一,霸占榜首多年的老美專利數量只有59230件,兩者之間幾乎相差近1萬件,可見當下我國科技發展究竟有多么迅速。而在這68720件專利中,受老美打壓最嚴重的華為貢獻最大,不斷提升自己的科技含量來增加自身抗風險能力。這也是為什么面臨老美一次又一次加重打擊,華為不僅順利存活了下來,甚至進一步發展的根本原因。由此來看,稱華為是中國科技企業的扛把子毫不為過。
其實今年并不是中國首次超過老美成為世界第一,早在2019年,我國便順利超過了老美,而今年則是以絕對優勢進行了碾壓。而且在新獲得專利數量前四中,除了老美之外全是亞洲國家。
二是科技研發投入中中國位列第一
近些年,我國不斷加大對科技的重視程度,每年都會追加科研資金,確保科研事業的順利發展。當下社會中,任何事物想要發展都離不開錢財,科技更是如此。而且科技的前期投資大,投資周期長,但也正是因此,更彰顯了我國當下的綜合國力以及人民優越的生活質量。相關消息顯示,我國2020年科研投入在2019年基礎上提高了10%,達到了2.44萬億人民幣,相當于3780億美元,首次超越老美拿下世界第一。雖然科研周期長,但高額的投入表示著我國科研工作者當下突破的科技之多,而未來這些想法在龐大的資金加持下都會逐漸成為現實。
三是超級電腦整體實力位列全球第一
當下每一個新的發明或者是發現都需要對超多的數據進行處理,這成為了限制科技發展速度的重要原因之一。量子計算機之所以能夠引起這么大的轟動,就是因為數據處理能力,這畢竟是當下科技發展的基礎所在。不過如今超級計算機仍然是科研界進行數據處理的主力。近年來,我國超級計算機單個世界排名雖然有所降低,但整體數量依然保持第一,占據了全球一半多,質量方面也是躋身世界前列,其整體實力毫無疑問地位于世界第一。而這么多的超級計算機也表明了我國當下所進行的科研項目之多以及其重要性。
四是中國人工智能論文數量成為全球第一
人工智能走進人們的生活,5G網絡誕生后,人工智能更是獲得了最基本的支持,在原有速度了進一步提速。人工智能毫無疑問將會成為下一個時代的關鍵。而根據斯坦福大學所公布的公告來看,當下中國在人工智能論文方面數量達到第一,突破點最多,其支撐其發展的5G網絡技術中國亦取得第一。不難看出,在下一個全新的科技時代中,中國必定能夠重新以往的輝煌。
五是在自然科學論文數量上,中國位列第一
論文幾乎是所有科研成果彰顯的主要方式,也是一個國家當今科技實力的最好體現。尤其是自然科學方面,相對而言更受關注,直接與科技產品進行掛鉤的存在。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自然科學論文數量呈爆發式增長,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以后,增長速度達到世界之最,從而順利超越老美,拿下世界第一。
六核聚變創下新紀錄拿下全球第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界的傷害越來越大,一些資源的浪費和污染,加劇溫室效應、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漲、霧霾等。為了更好地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全球都開始尋找新能源,而核聚變就是被眾多科研學者給予厚望的新方法。當下最新的記錄就是我國創下的,前段時間合肥中科院憑借EAST裝置,在1.6億攝氏度下維持了20秒,還在1.2億攝氏度的溫度下維持101秒,走在了全球最前沿。
雖然我國有了諸多科技領域的第一,但在科技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與老美之間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不過這些第一也都證明了我們的能力,隨著時間的延長以及越來越多科研工作者的繼續努力奮斗,未來中國必將拿下科技綜合實力全球第一,全面提升綜合國力,提高我們在世界的地位已經影響力。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