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黑不到一年,美國又要跟華為做朋友了?
華為在5G賽道上的角色,不是美國人能決定的。
去年5月16日,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一眨眼功夫,就快滿一年了。
在這節骨眼上,路透社6日晚突然披露了一條消息,說美國商務部正準備簽署一項新規,允許美國公司與華為合作,共同制定5G網絡標準。
路透社的報道
拉黑不到一年,美國又要跟華為做朋友了?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其實哪有什么朋友,還不是為了個利字。
美國為華為松了點綁,可不是為了讓華為松一口氣,而是本國企業也被勒得快透不過氣了。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對美國松綁華為做了專題報道
華為去年被列入實體名單后,美國科技公司為了避免違規,只好停止了與華為合作制定5G網絡標準的技術共享和研發。
通信行業素有“一流企業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賣技術”的說法,無論對華為還是美國公司而言,參與制定行業標準都是非常關鍵的工作。
華為5G運用在自動駕駛上
一旦自家公司的專利技術,成為行業標準中的一部分或是部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技術,那至少可以獲利數十億美元。
問題是,5G網絡標準,不是華為一家能制定的,也不是美國公司就能制定的,中美相關企業都在制定標準的3GPP組織中。
5G運用于物聯網
現在“實體清單”橫插一杠,美國公司跟華為的溝通頓時困難起來,他們也無法及時了解到華為的先進技術和前沿資訊。
一年過去了,美國公司漸漸發現不對勁了,華為在5G網絡標準制定會議上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
工人們安裝5G基站
亞馬遜、高通和英特爾等美國大公司組成的信息技術產業理事會就吐槽,美國的政策簡直是在幫倒忙,導致美國公司在制定5G網絡標準的競爭中敗給了華為。
上個月,美國六名參議員寫信給商務部、國防部和能源部,對美國能不能在5G跑道領先表示擔憂,并要求執行新規,確保美企可以在5G標準制定上跟上華為的步伐。
美國的5G基站
華為5G標準必要專利數第一
華為在5G網絡標準制定工作中有多強勢?從專利聲明可見一斑。
今年2月,柏林技術大學和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了一份《5G標準專利聲明調查報告》。
《5G標準專利聲明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月1日,全球共有21571項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其中華為擁有3147項,占比14.6%,排名第一;三星排名第二(2795項);中興排名第三(2561項)。
美國的高通和英特爾,只排在第七和第八名,分別擁有1293項和870項。
華為排名第一
標準必要專利非常重要。
一方面它是標準,也就是說相關企業如果不按照標準必要專利生產產品,產品就無法實現或進入市場;
另一方面它也是專利,這意味著他人需支付一定專利許可費才可以獲得使用許可。
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量中,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公司占比32.97%,排名第一
為了防止壟斷,標準必要專利又受到FRAND(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的制約。
根據該原則,專利權人不得以專利為手段阻止新的公司進入該行業,擁有專利的公司必須對外給予專利許可,也不能以歧視性定價的方式收取專利許可費。
換言之,專利聲明第一的華為,不可能限制美國企業進入5G賽道,可是美國企業想要繞開華為玩5G,那更是難上加難。
美國限制華為5G是做無用功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只是答應放開一道口子,允許美企與華為合作共同制定5G網絡標準,并不代表著未來會將華為從實體清單上拿掉。
在全面圍堵華為的同時,美國始終在想方設法扶持一家可以跟華為競爭的企業。
CNBC報道,美國在5G上沒有太多選擇可以抵御華為的挑戰
問題在于,美國國內拿不出一家企業,可以在5G賽道上與華為全面抗衡。高通、英特爾等公司都很強大,也專注于5G芯片,可是無法像華為一樣提供端到端的5G設備。
今年2月,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甚至建議,美國及其盟友應該考慮通過入股諾基亞和愛立信來抗衡華為。
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
CNBC建議,不如美國出面,聯合高通、思科、三星、諾基亞、愛立信等美企和外企,在美國國家資金的支持下,另起爐灶做出一整套不包含華為設備的5G網絡和標準。
這個計劃靠譜嗎?CNBC去采訪了華為網絡業務首席技術官保羅·斯坎蘭,對方只是回答,華為在5G技術標準和實際部署上花了大約10年的時間。
華為網絡業務首席技術官保羅·斯坎蘭接受采訪
言下之意,如果美國不介意再過5年甚至10年用上5G,確實可以自己搞一個5G出來。
海思殺入全球半導體前十
在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之后,華為這一年確實過得挺辛苦。
芯片等其他硬件可以上“備胎”,可是谷歌市場和谷歌應用的缺失,幾乎無法替代,這也導致華為手機在海外銷量大跌。
然而,華為通過將市場重心轉回國內,用國內市場的增量對沖了海外市場的損失。
華為今年新發布的旗艦手機P40
4月21日,華為剛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經營業績,在疫情影響下,華為依舊實現銷售收入182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4%。
值得一提的是,海思半導體今年一季度銷售額為26.7億美元,較去年一季度的17.35億美元增加9.35億美元,同比增長54%。
麒麟990 5G芯片發布盛況
憑借銷售業績大幅增長,海思已經成為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前十的企業,雖然26.7億美元的銷售額,和均過百億美元的前三名(英特爾、三星、臺積電)仍有很大差距,但這畢竟是海思半導體首次進入世界前10。
目前,海思半導體在國內市場份額已經從去年同期的24.3%提到了現在的43.9%,超過高通32.8%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大芯片供應商。
搭載麒麟990 5G芯片的P40
難怪美國媒體諷刺,“實體清單”沒有打垮華為,反倒讓華為有機會深耕巨大的中國國內市場,進一步打擊了美國企業的市場份額,華為已經利用危機確定5G競賽中的領先地位。
相關文章
華為投資芯片的第一筆退出,兩年回報35倍
2021年9月22日晚,一年漲5倍的熱門芯片股思瑞浦公告,四家股東擬減持200多萬股,四家股東合計可套現超10億元。思瑞浦于2020年9月21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一年禁售期剛滿。減持的四家股東均為首發股東,其中最為特殊的當屬華...
華為徐直軍否認自建芯片制造工廠 透露有部分芯片獲得了美國許可
據媒體報道,9月24日晚間,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全聯接大會上媒體交流中透露,汽車芯片低端芯片獲得了美國許可,主要是供應車業務的芯片。新浪補充報道稱,面臨芯片斷供,關于華為自建芯片制造工廠的傳聞不斷,徐直軍開玩笑稱,“現在假消...
華為敗給蘋果十三香,栽在了這顆小芯片上
加量還降價的iPhone13,詮釋了蘋果的魅力。9月17日,iPhone13在蘋果官網和各大電商平臺啟動預售之后,幾分鐘就全部售罄,蘋果官網更一度癱瘓。iPhone13不同尋常的親民路線,不僅讓接下來即將發布高端機的國產企業壓...
華為助力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后文簡稱廣東省二醫)全場景智能戰略發布會暨華為醫院智能體峰會在廣州廣交會威斯汀酒店隆重舉辦。會上廣東省衛健委主任、黨組書記段宇飛、廣東省二醫黨委書記田軍章、院長瞿紅鷹、信息中心主任連萬民、華為全球政府業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