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疫”為“機”助力數字經濟轉型
隨著各地精準有序扎實推動復工復產,全國人財物流動和產供銷銜接快速恢復,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的沖擊正趨向收斂。我國線下經濟交易和社會活動加快向線上轉移,數字經濟助力疫情聯防聯控,必將深刻改變疫后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邏輯,需要我們善于化“疫”為“機”,加快推進經濟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疫情發生后,雖然多數線下交易停擺,但是線上交易活躍,線上教育、視頻會議、遠程辦公、網絡文娛和網上診斷等正成為社會新時尚,遭遇疫情重創的餐飲行業也積極向科技零售靠攏。各地依托大數據,提前布防和分類施策,適時推出健康碼,助力疫情精準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
當前世界經濟正經歷深刻的數字化變革,從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營銷管理、服務支撐等,數字化已經滲透到供應鏈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數字化也將深刻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邏輯,過去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人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現在正加快向全要素生產率驅動經濟發展轉變。事實上,疫情的積極防控,客觀上加速了我國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我國經濟運行當前遭受的沖擊是暫時的、可控的,隨著全國范圍內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經濟社會正常秩序穩步恢復,經濟損失正在降低。另一方面,數字經濟已經釋放出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要善于化“疫”為經濟轉型發展之機,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和云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給數字化推動的產業變革予以有力支撐,加速產業之間互聯互通進程,推動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長。
二是積極推動數據適度開放和有效應用。數據的智能化應用,已經在疫情監測分析和聯防聯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當前要積極打通公共數據“孤島”,在維護國家安全和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等條件下,積極推動數據的合理開放和有效應用,讓數據真正“跑起來”,實際“用起來”。
三是加快智能經濟應用發展。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網上診斷、智慧城市、無人駕駛的應用發展,正處于產業前沿變革的前夜,未來活力無限。這既需要政府政策的積極引導,也需要民間資本的支持推動。
四是動態完善數字經濟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立法亟待動態完善。數據的確權、流通、保護和使用,以及公民隱私保護、數據平臺經營和網絡安全等,都需要通過動態立法,規范相關經營行為,揚長避短。
五是支持相關主體數字化經營轉型。疫情期間,傳統餐飲行業積極入駐電商平臺,農產品在線產銷對接加快,有效降低了疫情沖擊的相關影響。目前,國內大中型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展整體順利,但小型企業和傳統行業的數字化經營轉型仍面臨較大困難,需要政策精準扶持。
應該說,疫情對全球經濟金融和產業的影響是暫時的,同時也在倒逼和加速世界數字經濟的發展,加快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當前數字經濟正日益呈現出智能化特征,智能機器人和工業互聯網建設也如火如荼推進。要善于將疫情沖擊轉化為經濟轉型動力,推進我國數字經濟穩健發展,占據產業經濟戰略競爭的制高點。
(文中插圖來源于百度圖庫)
相關文章
利用能源物聯網新技術,助力鄉村用能電氣化水平提升
電氣化智慧用能服務鄉村振興南瑞集團利用能源物聯網新技術,助力鄉村用能電氣化水平提升3月,初春時節,小龍蝦之鄉湖北潛江,早上6點,蝦農們從睡夢中醒來,習慣性拿出手機,點開App查看水塘的水位、水質、溫度、含氧量等信息。這款App...
傳感器和數字技術的進步如何幫助改善患者護理
一種使用便攜式或可穿戴監測設備和護理點醫療設備的新方法有望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幫助減輕公共醫療機構承受的壓力。在引發新冠肺炎的SARS-CoV-2病毒出現之前,醫療保健的提供方式已經出現大規模轉變,為醫療創新注入了新的動力。...
物聯網跟蹤技術可以顛覆傳統行業,并提振經濟
疫情大流行揭示了所有行業的一個共同點:我們對供應鏈系統的嚴重依賴,以及在產品的接收和交付過程中出現中斷時,會對我們的業務和經濟造成嚴重后果。雖然過去兩年中,許多行業為了應對疫情和供應鏈風險而進行了數字化,但食品和飲料等傳統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