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統一充電口:無線傳輸技術或成為關鍵
2020年2月3日,外媒曝出一則重磅消息,歐盟議會投票通過移動設備的的統一充電解決方案。歐盟決定強制境內所有手機生產商將充電口改為Type-C接口,也就是目前安卓手機正在使用的接口。
這一舉措也代表著如蘋果、華為等自有充電接口的公司將要改變原有充電口,例如讓現有的IOS設備放棄Lightning。所以,對此決定,蘋果公司表示強烈反對,然而歐盟國家并未理睬。
這場“充電口”之爭想必將會牽扯諸多公司,甚至各大行業的利益。在混亂的行業局勢下,無線充電技術也許會脫穎而出。
無線充電是物聯網技術的主要應用之一
物聯網已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也越來越頻繁,因此,無線充電成為物聯網設備供電的主要選擇。例如WattUp無線電力發射系統,它具有成本效益高、體積小巧、高度集成的特點,通過無線傳輸的方式傳輸足夠多的電力,傳輸范圍可長達幾米。
無線充電現有技術分析
一百多年前,尼古拉·特斯拉發明“特斯拉線圈”,可以通過空氣傳播電力,無線電力傳輸時代由此開始。目前的無線傳輸技術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近場和遠距。
1、近場
近場無限傳輸的方式種類也有很多,例如磁共振、磁力耦合、電容耦合、電磁感應等,其中使用最普遍的是磁共振和電磁感應。
電磁感應通過導線線圈彼此之間的磁場無線傳輸電能。電流在經過發送線圈的時候,會出現磁場,與此同時,接收線圈也會感應出電壓。因此,線圈耦合越緊密,電能傳輸越快。電磁感應多應用于充電底座、牙刷底部和手機背部集成線圈,從而產生磁場,在線圈的相互作用下進行電流的無線傳輸,實現無線充電。
磁共振是通過共振現象在一定范圍內實現電能的無線傳輸,原理與電磁感應類似,通過發送器和接收器之間的線圈同頻振蕩進行能量高速傳輸。
2、遠距
遠距充電系統可以將能量由功率集線器傳輸到特點設備,試用范圍也比近場傳輸系統廣泛,例如Wi-Fi、紅外線、藍牙、超音波等都屬于這個范疇。
其中WiFi供電系統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它由WiFi接入點(路由器)和定制的充電傳感器組成。這個充電傳感器安裝在硬件設備上,主要用來接收射頻信號(RF)中的電能,然后將射頻信號轉化為直流電進行充電。
相關文章
無線電力技術發展現狀如何?
遠距離“無線輸電”聽起來像是一個黑科技,無需使用銅線就能把能源傳輸至世界各地。但早在1890年的時候,尼古拉·特斯拉就曾嘗試用140英尺的線圈,為兩英里外的燈泡進行無線供電,可惜以失敗告終。這個想法在沉寂了100多年以后,...
美國可能對華禁止出售先進半導體設備?經濟學人:關鍵在日本和荷蘭
集微網消息,應用材料(AppliedMaterials)、東京電子(TokyoElectron)、ASML、KLA和LamResearch是全球晶圓制造前端設備設備五巨頭。在光刻、沉積、刻蝕和良率檢測等環節近乎形成了聯合壟斷地...
傳統農業舊貌換新顏,物聯網扮演關鍵角色
近年來,隨著傳統農業問題的不斷凸顯,以及新時代農業需求的持續釋放,農業智能化、網聯化、數字化浪潮不斷來襲。在此背景下,各種智能技術成為傳統農業生產向著智慧農業實現變革的關鍵,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核心,物聯網更是在傳統農業舊...
我國新能源汽車數量約占全球一半 累計建設充電樁187萬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5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580萬輛,約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的50%。1至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6.7萬輛和95萬輛,同比均增長2.2倍,市場滲透率達到8.7%,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