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收購Nest:大數據進軍能源領域
日前,Google以32億美元現金方式收購了Next。據了解,Nest生產智能恒溫器和煙霧探測器,通過此次收購,Nest設備收集到的數據將成為Google的又一大數據源,這將幫助Google更好地了解人們的生活。
Tony Fadell(Nest公司CEO)在官方聲明中表示:
我們很高興加入Google。有了他們的支持,Nest將能夠更好地開發簡單、有思想的設備讓家居生活更輕松,并給我們的世界帶來積極的影響。
對于Google如何使用Nest傳感器收集的數據有很多推測:將這些數據與社交數據(Google+)進行合并,或者將其再出售給其它感興趣的團體,例如能源供應商和保險公司。根據福布斯的報道,Google在這一領域已經有一定經驗:一方面它有自己的智能恒溫器項目EnergySense;另一方面早在2009年,Google就啟動了一個基于web的能源管理工具PowerMeter,2011年該項目被關閉。
拋開Google準備如何處理Nest和它的數據不說,有人已經開始發掘此次收購產生的新機會。例如Spark集成技術公司(Spark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是一家M2M和設備集成商。在收購宣布的幾天之后,它就提供了Nest恒溫控制器(Nest Learning Thermostat)的DIY版本,并且將其開源。毫無疑問,這是迄今為止物聯網投資領域金額最大的一筆收購,但并不是唯一的一筆。6個月前,ARM將Sensinode公司及其CEO Zach Shelby收入麾下。Zach Shelby是物流網標準化協議例如6LoWPAN的主要推手之一。
Google短期內似乎不會停止其并購進程,不過,就像David Schubmehl(IDC研究總監)所說的:
在一個更廣泛的模式中,如果Google側重于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那么這種語義分析準備如何幫助我們更快地做決定、替我們工作?我們離真正的人工智能還很遙遠。它更多的是把10到15種事物連接起來,幫助我們思考并更快地做決定。
相關文章
大數據等構成的人體信息物聯網將改變未來醫療模式
一條項鏈可以實時監測人體心肺功能、一個戒指可以監測呼吸脈搏等指標、一副眼鏡可以監測精神疾病患者狀況……記者20日從成都舉行的2021第二屆四川康復治療及產業論壇上獲悉,由大數據、云計算、有限傳輸與無線傳輸相結合構成的人體信息物...
依托大數據物聯網 開展防汛工作
記者從白云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轄區安全度汛,該局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開展職責范圍內防汛搶險的應急綜合調度、指揮、協調工作,以有效應對汛期突發事件、緊急或特殊情況。該局以白云區“數字城管”系統平臺為基礎,依托...
治理PM2.5推行智能型環保 云計算大數據首當其沖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家電商會會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受采訪時一句:“北京昨天的霧霾還很重,今天天氣很好,北京的天氣比較講政治。”的玩笑逗樂了在場所有記者。
大數據和分析解決方案如何在數字時代徹底改變業務?
如今的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還是重型自動機械,技術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然而,很多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各種規模和類型企業的信息,以及解釋這些數據和信息的高級分析技術。由于大數據在推動組織數...
互聯網趨勢下,物流倉儲如何“玩”好大數據
前段時間電商物流界兩位大佬的“數據之爭”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其他因素先不說,單說引起此次紛爭的“大數據”,已經是互聯網時代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早已有人斷言:得數據者得天下。巨沃成立至今一直專注于倉儲物流供應鏈的管理與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