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公共交通智能化發展 2014年將實現站點WIFI覆蓋
近日,記者從瀘州市運管局公交管理科獲悉,《瀘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意見》已在瀘州市七屆人民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通過。《意見》關于瀘州公交交通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作出規劃,將瀘州城市公共交通形成公共交通支撐引領城市科學發展的模式。
公交車專用道
2016年 瀘州城市公交分擔率保持38%以上
城市公共交通是為社會公眾提供基本出行服務的社會公益性事業和重大民生工程。《意見》要求各部門要切實加快轉變城市交通發展方式,將公共交通發展放在城市交通發展的首要位置,落實保障措施,創新體制機制,形成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新格局。
《意見》提出,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要以方便群眾、綜合銜接、綠色發展、因地制宜為基本原則。大力發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重點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如:電動汽車、油電混合汽車等。
到2016年,瀘州城市公交分擔率保持38%以上,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60%以上;萬人擁有公交車14標臺;建成公交專用車道50公里以上,公交車主城區平均運營速度達到25公里/小時以上,準點率達到90%以上;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半徑達到全覆蓋;建設公交首末站14個、樞紐站5 個,出租車服務中心1個,新增公交場站20萬平方米,公交車進場率達100%;新能源公交車和出租車占公共交通總量的30%,配建能保障新能源汽車正常運行的充電站、配送中心和充電樁;開通快速公交示范線(BRT)1—2條,實現城區“—主兩副和八大功能組團”之間的快速無縫連接,形成公共交通支撐引領城市科學發展的模式。
明年上半年建設完成60個公交港灣式停靠站
近期重點組織建設完成城北、城南沙茜組團、城西客運站、云龍機場、納溪客運站等公交樞紐站和城北出租車綜合服務中心,以及龍馳路、機械園區等公交首末站。盡快落實2個公交專用CNG站用氣指標和建站用地,由公交企業自建專用,以優先保障城市公交能源供應。
2014年5月底完成2011年市政府確定的主城區剩余港灣式公交站點改造工作,并根據城市發展需要,適時改造其他公交港灣式停靠站。據了解,2012年底已經投入使用的公交港灣式停靠站17個,剩余的43個停靠站正在進行招標,預計在明年初正式動工。在第一批停靠站建設完成后,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將再增加53個。
全面啟動主城區出租汽車GPS衛星定位監控系統安裝工作,依托該管理平臺,在主城區逐步完善并推廣出租汽車電召服務。
公交站點前后30米占道停車位將取消 新馬路等路段取消占道停車線
目前瀘州公交日客流量已達53萬人次,唯有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才是緩解瀘州城市擁堵最根本途徑和最有效手段。全力減少因道路禁左和單行對公交車輛通行的影響,取消公交站點前后30米和影響公交車通行的占道停車位,近期逐步取消新馬路、次干道、小市上下合道街、康樂路、丹青路等城市交通擁堵區域和路段現有占道停車線。
堅持公共交通路權優先 酒城大道、龍馬大道均具備條件
公安和交通部門要保持公交優先(專用)車道設置的延續性。瀘州市主干道雙向六車道、單面機動車道路寬度為11-13m,運行主干道公交線路23條,公交車流量為276輛/高峰小時(不含回場車、加氣車),單向公交客流量約16560人次/高峰小時(按60人次/班計算);路段平均每車道斷面流量為1104輛/高峰小時(社會車輛流量按公交車3倍計算),具備設置公交專用車道技術條件。
《意見》要求在酒城大道、龍馬大道、迎賓大道、蜀瀘大道,藍安路等具備條件的雙向六車道(含六車道)以上道路逐步設置公交專用道,形成城市公交專用車道網絡體系。
每年補助500萬元用于公交車新車購置、更換等
對公交實行低票價形成的政策性虧損部分及新車購置、老舊車更換進行適當補貼。建立多層次、差別化的價格體系,推行優質優價,逐步改變城市公共交通票價嚴重背離運營成本的狀況。瀘州市政府2013年至2017年每年定額補助500萬元,用于公交車新車購置、老舊車輛更換以及彌補其他政策性虧損。定額補助資金由市區財政共同承擔,其中市級承擔50%,即250萬元;江陽區龍馬潭區各承擔20%,即各100萬元;納溪區承擔10%,即50萬元。公交企業要根據實際需求情況每年及時購置和更新車輛。
公交車車載式移動監控視頻
2014年將實現站點WIFI覆蓋 將安裝885臺3G視頻公共監控系統
推動智能交通發展。按照智能化、綜合化、人性化的要求,推進智能信息化技術在城市公共交通運營管理、服務監管和行業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力爭2013年建設完成GPS智能調度系統、3G視頻公共監控系統和應急處置系統,據了解,計劃設置G視頻公共監控系統885臺,目前已安裝完成570臺;到2014年建設完成電子站牌、站點WIFI網絡覆蓋、手機查詢、遠程信息刷新等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加強城市公共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統的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提高服務效率。“十二五”期間,進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移動支付體系建設,全面推廣普及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完善標準體系。
相關文章
千億智能交通市場,為何沒有誕生百億巨頭?
要說過去5年智慧城市大盤下哪個場景最火,交通絕對算一個。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2020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總規模從420億元增長至1658億元,并且以年化約20%的增長率擴張。AI的風,引爆了一個千億級別的...
瀘州市公共圖書館推行“一卡通” 實現全市圖書通借通還
瀘州市公共圖書館開通的“一卡通”,實現了全市圖書館間通借通還。瀘州市圖書館館長吳原原介紹,持有“一卡通”的讀者,可在任意一個市、縣(區)的公共圖書館借閱、歸還圖書,并享受相同的數字化服務。
交技發展:穩健發展的智能交通集成商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銷售等業務,其中公司近三年的業務收入中約90%來自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并在該細分市場上擁有約6%以上的市場份額,常年處于行業的第一梯隊;公...
上海交技公司的智能交通系統集成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業務。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
蘇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全國推廣
3月15日起,我市市區實施部分道路機動車“禁左”規定,不少市民對于回家繞行的煩惱不無感慨。祝辰介紹說,這套系統在北美幾個主要城市已經應用,“紐約市采用該原理的系統后,道路通行量提高3倍、通行速度增加2倍,每年可減少200萬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