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位置大數據產業化才能產生大效益
近日,第二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暨展覽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以“應用北斗,光彩中國”為主題,展現和推動以北斗為核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發展。會上,從高層領導前瞻講話、政策解讀,院士專家介紹科技前沿、創新理念,產業精英報告應用成果、成功經驗中,我們了解到,2012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產值超過810億元,導航定位終端的總銷量突破2億臺。預計到2020年產值將達到4000億元,導航定位終端社會總持有量超過10億臺。諸多專家的觀點紛紛指出,“北斗”系統在中國的衛星導航和位置服務產業強風獵獵,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提要:位置服務需求已經進入了環境認知、個性需求、社群行為監測分析、地理國情全面、實時、協同性和公眾監測的新時代,也就是產生和使用大數據的時代。當前,大數據最大的問題是應用,實現數據的資源化和共享化。
劉經南表示,大數據中蘊含著“金礦”,最重要的是要實現大數據的智能,要解決大數據智能問題,要通過一些新的計算方法,包括群體智能、社會計算等,用大量數據加簡單邏輯的方法就能解決復雜問題。大數據的來源包括政府數據源、行業數據源、企業數據源、社會群體包括個人的數據來源。我們需要對數據進行感知、綜合融合和表達,進行存儲、管理,進而推斷和決策。當前,大數據最大的問題是應用,實現數據的資源化和共享化。數據和產業會形成數據產業,我們需要解決數據本身的生態和數據產業的生態問題。
他指出,大數據不僅是一個概念,而是向產業化進軍,正是由于向產業化進軍,才會形成巨大的效益。過去有數據庫產業,現在有數據中心產業,全球現在有幾千個數據中心,中國有900多個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占有很大數據,進一步發展為數據產業,從事數據的收集、整理、流通、服務及相關軟硬件的研發、制造,總稱為內容產業、服務產業和軟硬件研發產業。大數據的需求非常廣泛,衛星測繪是大數據需求的一個重要方面。
他還表示,大數據時代對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重要的影響。首先,在科學上的影響,未來通過數據密集型的計算發展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方法。其次,對社會的沖擊,可以改變政治與政府。例如,2009年至今,美國政府全面開放40萬聯邦政府原始數據,大數據已經成為美國國家創新的戰略、國家安全戰略、國家IT產業發展戰略以及國家信息網絡戰略的交叉領域與核心領域。第三,被重塑的價值與思維,21世紀數據的價值有可能等同于20世紀的石油,大數據研究使得人們降低了對因果關系的渴求,而關注相關關系。
在經濟方面,數據分析可以與互聯網、云計算、車載行業進行緊密結合,形成一批新的經濟體,包括專門掌握數據源的企業、專注數據分析技術的企業、提供數據中間服務的企業以及相關的產業聯盟。同時,還會產生一些新的職業,例如產生數據分析師、數據科學家等。此外,還會產生新的產值。TMR(透明度市場研究)最新發布的《大數據市場:2012~2018年全球形勢、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大數據市場值為63億美元,到2013年將達到483億美元,大數據產業將為零售業增加60%的凈利潤,大數據產業將為制造業減少50%的產品研發等成本。在個人地理信息方面,大數據將為服務商帶來超過1000億美元的收入,為用戶帶來超過7000億美元的價值。
劉經南介紹說,泛在測繪與大數據有以下幾大特點:時空特征,表示現象發生的時間點及持續的時間長度、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涉及范圍,數據間的關系也非常復雜。屬性特征,有不同的層次,包括與人的關系。精度特征,指測繪對象在不同需求下,隨分辨率、時間響應尺度等呈現不同精度要求。位置大數據是大數據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測繪人感興趣,全球各行業人都感興趣,是“金礦”中的“金礦”。麥肯錫指出,位置數據的等級在2009年為PB級,并以每年20%的幅度增長,這還不包括來源于RFID傳感網的數據。
空間信息與位置大數據主要分為地理數據、軌跡數據、空間媒體數據。地理數據的特點是體量大、較規則化、變化緩慢,地理數據可以分為地圖數據、遙感數據、大地基準數據。遙感數據,包括光學影像數據、雷達激光掃描數據等。大地基準數據,包括時間基準數據、重力基準數據等。軌跡數據,是通過GNSS、RFID等測量手段以及網絡簽到等方法獲得的用戶活動數據,特點是:數據體量大、信息碎片化、準確性低??臻g媒體數據,包含空間位置與時間因標記的數字化文字圖像圖形、聲音、視頻影響和動畫等媒體數據,主要來源于移動社交網絡、微博、微信等新興互聯網應用。
最后,劉經南表示,位置服務需求已經進入了環境認知、個性需求、社群行為監測分析,以及地理國情全面、實時、協同性和公眾監測的新時代,也就是產生和使用大數據的時代。地理國情泛指國家和公眾利益需求的地理要素的現狀、歷史、未來及變化發展趨勢,將會推進社會經濟建設、政治建設。
相關文章
大數據等構成的人體信息物聯網將改變未來醫療模式
一條項鏈可以實時監測人體心肺功能、一個戒指可以監測呼吸脈搏等指標、一副眼鏡可以監測精神疾病患者狀況……記者20日從成都舉行的2021第二屆四川康復治療及產業論壇上獲悉,由大數據、云計算、有限傳輸與無線傳輸相結合構成的人體信息物...
依托大數據物聯網 開展防汛工作
記者從白云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轄區安全度汛,該局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開展職責范圍內防汛搶險的應急綜合調度、指揮、協調工作,以有效應對汛期突發事件、緊急或特殊情況。該局以白云區“數字城管”系統平臺為基礎,依托...
治理PM2.5推行智能型環保 云計算大數據首當其沖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家電商會會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受采訪時一句:“北京昨天的霧霾還很重,今天天氣很好,北京的天氣比較講政治。”的玩笑逗樂了在場所有記者。
大數據和分析解決方案如何在數字時代徹底改變業務?
如今的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還是重型自動機械,技術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然而,很多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各種規模和類型企業的信息,以及解釋這些數據和信息的高級分析技術。由于大數據在推動組織數...
互聯網趨勢下,物流倉儲如何“玩”好大數據
前段時間電商物流界兩位大佬的“數據之爭”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其他因素先不說,單說引起此次紛爭的“大數據”,已經是互聯網時代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早已有人斷言:得數據者得天下。巨沃成立至今一直專注于倉儲物流供應鏈的管理與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