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樓宇助力節能 人才資金阻礙產業發展
6月20日消息,城鎮化和工業化遺留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凸現,住宅擁擠和污染問題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智能小區、智能樓宇不僅有更好的體驗,更可以降低電耗,是城市生活實現綠色、低碳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智能樓宇在國內陸續建立,也對智慧城市建設起了推動作用。
IPCC調查顯示,在工業化國家碳排放中,建筑物所產生的碳排放約占30%。我國以“三高層、高密度、高容積率樓宇為主,樓宇碳排放幾乎占到了50%,其中空調、照明、信息機房等領域的電力消耗為關鍵排放源。智能樓宇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有限空間里創建高質量的生活環境,結合物聯網、云計算等科技手段,建立智能處理、循環利用體系。
深圳市某公司市場部總監陳麟表示,如何實現綠色節能減排是智能樓宇的核心,也是最大的難題,智能樓宇尚存在以樓宇為核心的城市“孤島效應”。建立智能樓宇,要確保樓宇設備自動化,從能源數據采集、分析須第一時間傳達給管理者,進而采取措施管理。同時,人員管理要更加精細化,追求管理效率,智能樓宇不僅只停留在居住環境的舒適,更追求節能、綠色、低碳、環保,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智慧城市包含城市的每一個部位,智慧交通、智能社區,智能樓宇作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吳紅輝表示,智能樓宇在全國的新樓中所占的比率只有5%,尚需要接受過程。物聯網、云計算、智能樓宇這些新產業都存在人才缺失的問題,由于商業模式的屬性,新產業投入比較大,很少大型企業參與進來,多是中小企業小批量試點經營,這也是智能樓宇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智能樓宇是智慧城市重要的一部分,樓宇智慧化是對智慧城市發展的完善。
相關文章
智能樓宇市場自身存局限 系統標準化成“救星”
如今,隨著我國城市大部分地區數字化、建筑智能化的建設進程日益加快,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規劃、建設、管理及服務理念不斷加強。靈活運用科學、整體、系統的思維來營造現代智能化的工作環境、居住環境已成為必然趨勢。
智能樓宇標準化建設 融合智慧城市發展成趨勢
智能樓宇是隨著人類對建筑內外信息交換、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和節能性的要求產生的。智能樓宇及節能行業強調用戶體驗,具有內生發展動力。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戶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適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已經成為發展趨勢。
重慶全力發展物聯網 智能樓宇、3D打印齊上陣
昨日,2013國際知名研發機構重慶行動大會暨兩江國際科技創新論壇舉行,7個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簽約,智能樓宇、3D打印、醫學診療、物聯網技術等多個方面。副市長吳剛出席會議并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