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建“智慧醫療云”讓百姓就醫更便捷
有了病到醫院,掛號要排隊、看病要排隊、交費要排隊,檢查結果出來了還要去醫院拿報告……在信息化時代,如何讓群眾就醫更便捷?在市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李文杰委員提交的《關于建立智慧醫療體系,破解百姓看病難問題的建議》為長春市醫療衛生信息化發展建言獻策。
委員關注百姓看病難問題
“我市和全國一樣,三甲醫院人滿為患,患者就醫等待時間過長,醫療信息和醫藥費用不透明,醫患糾紛時有發生。”如何破解群眾看病難的問題?李文杰認為,隨著近年來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普及,以及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長春市相關部門應建立智慧醫療體系,即“智慧醫療云”,以智慧醫療平臺為主體,醫院可以公開其醫療資源、醫療技術方案和醫藥價格。通過這個系統,患者通過網絡、電話和短信多種方式的實名門診預約,醫生可以根據患者預約門診時提供的病情和以往檢查結果,進行必要檢查項目的預處置,并根據預約時間進行科學排隊,使患者根據預約的時間進行各類檢查,避免患者到達醫院后又進行多次檢查排隊等待。
另外,醫保機構可以實時掌握患者就醫情況,患者可以實時掌握自己的病情和治療情況,政府和監管部門也可以實時掌握本市的醫療體系運行情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望可以快速解決。
“智慧醫療云”擁有八大功能
如何讓“智慧醫療云”發揮更大的作用?李文杰委員建議,“智慧醫療云”應由醫療智慧平臺和醫療網站組成,醫院和醫保機構作為成員單位必須強制聯網使用,百姓作為客戶可以利用手機或互聯網終端登錄使用。“智慧醫療云”由政府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建設,運營管理實行企業化運作,首先在三甲醫院開展,逐步在全市推廣。
“智慧醫療云”將擁有八大功能:一是醫療資源公開,醫院將與患者醫療有關的資源公開,如醫護人員狀況、門診醫生配置狀況、醫療設備器械狀況、住院處床位、醫藥和器械檢驗價格,以及各種疾病醫療技術方案等,使患者可以預先選擇醫院、醫生和醫療方案;二是可以接受患者門診預約,患者可通過網絡、電話、現場等多種方法實名預約門診;三是具有門診預處置功能,醫生可以根據患者預約門診時提供的病情和以往檢查結果,進行必要檢查項目的預處置,并根據預約時間進行科學排隊,[FS:PAGE]使患者根據預約的時間進行各類檢查,避免患者到達醫院后又進行多次檢查排隊等待;四是具有一站式服務功能,在三甲醫院推廣根據患者病情,以醫保卡和預儲值為主要方式的“一站式付費”,避免多次交費和反復排隊;五是檢驗報告上網,在醫院做相關檢查后,患者就不必再次去醫院拿報告,患者可以通過智慧醫療平臺查詢本人在醫院的檢驗報告;六是檢查結果共享,推行檢查結果互認,減少了患者的費用和不必要的麻煩,特別是減少一些放射性的檢查對患者的傷害;七是患者可以進行知情權查詢,可以實時便捷地查詢本人的醫療方案、醫藥價格和醫療費用等信息;八是監督評價功能,醫保機構可以實時查詢各醫院和患者的醫療情況,監管部門也可以實時監督。
長春市將實施建設“1378”信息化工程
李文杰委員的提案得到長春市衛生局的高度重視。記者了解到,為落實醫改中提出的衛生信息化建設任務和響應打造數字長春、健康長春的建設目標,長春市衛生局制定了《十二五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實施建設“1378”衛生信息化建設工程,即建立一個平臺、三個數據庫、融通七個系統、實現八大功能。建立一個市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公共衛生服務三個數據庫;聯通醫療、疾控、婦幼、血液、急救、衛生監督、衛生行政等七個管理信息系統。通過互聯互通,實現改善資源配置、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率,提升衛生服務能力和效率,提高衛生服務協調與快速應急反應能力,加強衛生管理與決策支持,提高為百姓詢醫選醫約醫,獲取健康知識服務能力,提供實時衛生數據統計分析能力,提供醫療質量、基本藥物、財務監管服務等八項服務職能,并作出了2013年重點建設《長春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和市屬醫療單位信息化建設項目》的決定,3月份市屬醫療單位進行了信息化建設,6月份將建設全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
在長春市屬醫療單位信息化建設上,市衛生局將投入1185萬元,以集中建設的模式,在長春市中心醫院建立一個市屬醫院共享的數據中心,統一開發一套軟件和統一實施配置,通過集中建設模式可節約資金6000萬元。通過市屬醫院統一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實施,一次將數字化醫院必須的軟件一步開發到位,通過市屬醫院信息化建設,改善醫院就醫環境,保障醫療質量,控制醫療費用,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提升醫院醫療能力,推進醫院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FS:PAGE]數據共享,為區域衛生信息共享奠定基礎。
同時,投入1800萬元在市衛生局建立市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通過平臺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條塊結合”、“互聯互通”、功能比較完備、標準規范統一、安全可靠的醫藥衛生信息體系。全市將以建成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為中樞,聯通轄區內各類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健全以居民和患者為中心的居民終生健康管理數據庫,從而實現全市衛生資源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通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信息存儲、整合、分析、加工、定制和智能化功能,為全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衛生機構的各類管理者和衛生工作者以及百姓提供管理決策、醫療協同、教學科研、提醒查詢、醫改監測、統計考核、詢醫選醫、健康知識獲取、自我健康管理等各方需求,提供信息技術支持和服務,全面實現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
相關文章
智慧醫療醫囑執行解決方案
實現“5R”管理目標最大程度減少醫療差錯在醫療護理中,給藥錯誤造成的醫療事故時有發生,往往給醫院帶來巨大損失,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醫護人員應當確保正確用藥,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醫療差錯的發生,集成了條碼和RFID技術的手持P...
打造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物聯網+醫療”未來可期
智慧醫療是以“感、知、行”為核心的智能遠程疾病預防與護理平臺,需要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等多種技術。面對傳統醫療行業醫療系統碎片化、醫療信息孤島、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等痛點,智慧醫療應運而生。傳統的醫院就診存在著很多痛...
大數據助推智慧醫療發展,萬億藍海下需要注意三點
近年來,民眾生活水平與追求的不斷提升,使得醫療健康所受到的關注度持續走高。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醫療加速崛起,醫療大數據價值也日益凸顯。根據2016年我國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