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IC卡:智能卡領域的又一個春天
金融IC卡是指以芯片作為介質的銀行卡。芯片卡容量大,可以存儲密鑰、數字證書、指紋等信息,其工作原理類似于微型計算機,能夠同時處理多種功能,為持卡人提供一卡多用的便利。芯片卡按芯片信息讀取方式分為接觸式芯片卡、非接觸式芯片卡和雙界面(接觸式+非接觸式)芯片卡。與磁條卡相比,芯片卡的安全性更高、功能更強大。目前,金融IC卡替代磁條卡已經成為未來銀行卡發卡的一個趨勢。
2011年3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就金融IC卡受理環境改造、商業銀行發行金融IC卡提出時間表,根據時間表的要求,全國性商業銀行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均應發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重點合作行業領域,商業銀行發行的、以人民幣為結算賬戶的銀行卡均應為金融IC卡。目前金融IC卡發卡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2011年全年發卡量達1415.6萬張,同比增長151.3%。發卡量最大的工商銀行全年發行金融IC卡達1090.7萬張。
圖1 2009-2015年中國金融IC卡市場規模(按銷量)
金融IC卡市場呈現以下特點:
行業應用遍地開花。國內主要商業銀行將金融IC卡與交通、旅游、購物、醫療、奧運等多種主題結合,積極開拓金融IC卡行業應用市場。工商銀行推出牡丹中油車隊卡、牡丹百盛信用卡、廣深鐵路牡丹金融IC卡、牡丹愛購芯片卡等,農業銀行推出張家界旅游卡,建設銀行推出龍卡交通卡等等。行業應用的不斷拓展為金融IC卡的發行提供了方向。根據賽迪顧問的統計,截至2011年幾大銀行發卡種類達40余種。
產業集中度比較高。從2011年中國金融IC卡市場品牌結構可以看出,產業結構屬于高度寡占型,武漢天喻和金雅拓是兩大主要的IC卡制造企業,恒寶股份、金邦達、東信和平等金融IC卡制造企業只占有很少的市場份額。產業集中度高的現狀不利于產業的健康發展,賽迪顧問認為隨著金融IC卡發卡量的激增,產業集中度會逐漸降低,新進入企業或將獲得較多機會。
芯片市場有待開拓。國內金融IC卡芯片市場基本被NXP和英飛凌壟斷,兩家公司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這對國內芯片企業來說既是挑戰又是一片有待開拓的藍海。金融IC卡芯片是產業鏈中技術含量最高、利潤最豐厚的環節。目前,大唐微電子已推出金融IC卡芯片產品并已量產,國內其它芯片廠商也在積極備戰該市場。
未來金融IC卡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2012年上半年金融IC卡發卡量超過2070萬張,未來五年,金融IC卡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超過50%。隨著金融I[FS:PAGE]C卡的不斷推進,金融IC卡應用領域進一步得到拓展,用戶將更進一步體會到安全高效的金融“芯”服務。
相關文章
手機NFC技術普及 智能卡商坐收漁利
智能卡按照卡中集成電路的不同可以分為存儲卡,邏輯加密卡和CPU卡,實際上,按照嚴格的劃分,只有CPU卡才算是“智能卡”,其他兩種類型卡內并沒有自帶的具有運算功能的RAM。按照與外界數據傳輸方式來分類,可以分為接觸式IC卡和非接...
第16屆新加坡亞洲智能卡展
亞洲智能卡暨自動識別技術展覽會是由國際知名展覽公司Terrapinn主辦的智能卡全球系列展會之一,每年一屆,至今已經舉辦了16屆,是亞太地區最大的智能卡及RFID行業展會之一。
智能卡建設國標6月實施 助力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
最近一段時間,家住江蘇泰州的程女士心情大好。近日,在由住建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聯合當地通卡運營單位舉辦的向泰州市民發放互聯互通卡活動中,程女士有幸得到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