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傳感網的水質自動檢測技術
不用親臨太湖,坐在辦公室里就能隨時了解太湖藍藻及水體變化情況,這都得益于“水上哨兵”——采用傳感技術的水質自動監測站。
在無錫新區太科園的太湖水域上,漂浮著一個水質監測浮標站。它采用GPS衛星定位,通過太陽能電池板提供工作電力;浮標搭載著水質監測設備,能夠快速監測出湖水的PH值、溶解氧、濁度、藍綠藻等7項水質數據,并通過GPRS將數據無線傳輸到后方的數據監測平臺。
目前總共有15個浮標式監測站分布在無錫的環太湖水域,大體覆蓋了出入湖河道和重點水域。工作人員說,浮標站對水質的監測不受風雨雷電等惡劣天氣影響,人們在監控室內看電腦屏幕就能了解水質狀況,一旦某個水域的水質遭突發污染,相關人員的手機上還會立即收到信息。
3月25日上午,由南長區政府、中科院計算機所和江蘇怡海三方投資組建的中科怡海高新技術股份發展公司在揚名創智園正式成立,與此同時,2個“感知中國”物聯網產業應用示范工程——“感知環境·智慧環保”國家級示范工程、“感知太湖·智慧水利”一期示范工程項目簽約。
在公司感知體驗部里,技術人員還展示了一個模擬“智慧地球”的強大威力。只見展廳中央立著一個圓形的模擬“地球”,技術人員在操作臺現場演示了傳感技術今后運用的“巨大威力”,他說,“目前,太湖里已經安放了好幾百個球狀浮標,上面有一根桿子,桿子上安置了一塊太陽能芯片,浮標下面可以探測水里的藍藻含量,如果太湖水里的藍藻含量一旦超標,芯片中的感應器就會通過無線網絡向主控制臺發出信號,控制臺收到信號后,立刻安排打撈船和工作人員前去打撈。”模擬“地球”上顯示一片藍色的水體中出現了逐漸增大的綠色區域,綠色區域代表面積在擴大的藍藻,主控制臺收到信號后,只見模擬“地球”出現了3艘白色的船從3個不同方向駛向藍藻區域,很快將藍藻打撈干凈。
為了及時獲得太湖水質的這第一手資料,2009年無錫首度運用物聯網新技術在太湖大范圍布放傳感器,通過無線傳輸方式24小時在線監測太湖水的各項變化。截止09年年底,五里湖、梅梁湖、貢湖和宜興沿岸等水域已相繼投放設立了86個固定式、浮標式水質自動監測站,覆蓋飲用水源地、主要出入湖河道、太湖湖體和重點監控水域,總投資1.8億元。這些監測站不僅為太湖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而且有效搭建了一個水質監測預警平臺,順利幫助太湖安全度夏。
記者從無錫環保部門了解到,無錫已建成86個水質自動監測站,通過無線傳輸實時數據全天24小[FS:PAGE]時自動監測太湖,結合陸上屏控及環境衛星遙感,形成太湖水域“三位一體”監測體系,監測水平在中國同類城市中居首。
以往對太湖及入湖河道水質監測主要依靠人工巡視取樣,費時費力且成效不高。無錫市環保局官員稱,為“抓捕”藍藻,該市在太湖沿岸布設21個藍藻巡視點及13個藍藻分布視屏監視系統,飛行機器人不久也將參與布控太湖藍藻。同時,該市對339個重點污染源和轄內所有污水處理廠安裝在線監控儀,對水質測控施行全副武裝。
兩年前,無錫市因太湖藍藻爆發堵塞取水口造成居民飲用水污染,目前該市已是太湖治理國家工程的主戰場。相關專家認為,現在利用先進的傳感技術“海陸空”在線和遠程監控太湖水質,可有效避免發生飲用水安全事故。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