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WiFi技術構建無線智能城市
“3G+WiFi”的持續蔓延,正讓全球漫長的無線城市夢想成為現實。隨著對技術定位和運營模式的不斷摸索,無線城市計劃正歸于理性,智慧的城市逐漸成形。
“建設低成本、無處不在的城域無線寬帶網絡,為每個人提供‘創造、獲取、傳播、利用知識和信息,提升自身智能和潛力’的公平機會,以便最終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這應該是信息社會的基本承諾。”北京網絡多媒體實驗室副主任、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莊梓新指出。
2010年世博會上,各類精彩紛呈的無線技術,也將詮釋鑄造無線城市的未來魅力。高通公司全球市場營銷和投資者關系高級副總裁比爾·戴維森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無線技術是連接真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最好橋梁,通過廣域網、WiFi等無線技術,定位、生物傳感器、移動商務、內容交付等真實世界的內容,與智能醫療、智能銀行、智能廣告和零售等數字世界緊密結合,無處不在和永遠在線的網絡使個人感官無限延伸。
在第一輪以運營商自建為主的模式在美國宣告失敗之后,無線城市建設在形式和模式上變得更為開放,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多種網絡、技術和業務的融合趨勢更加明顯。這種開放也加快了無線城市的發展步伐,莊梓新告訴記者,目前,全球在建和規劃中的無線城市已經超過1000個。
一方面,由于WiFiMesh使用2.4GHz、5.8GHz免許可證頻段,大大減輕了運營商所面對的各種阻力、困難和經濟負擔,成為推動“無線城市”飛速發展的關鍵性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多種技術正變得更加融合。例如,WiFi聯盟首席執行官EdgarFigueroa日前在接受電話采訪時告訴記者,WiFi聯盟已經與無線吉比特聯盟(WiGig)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享技術規范,這意味著WiFi技術將與支持Gbit速率的60GHz技術WiGig融合,從而影響到手機、相機、打印機等各種各樣的設備。
在中國,兼容WAPI的WiFi熱點逐漸鋪開,此外,業界對傳感網、物聯網的關注將加速基于TD的無線城市應用發展,“傳感網、物聯網將傳統移動通信網的概念延伸到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這將更好地支撐無線城市更為深入廣泛地進入各個行業。”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認為。
比爾·戴維森為記者舉了一個特別的例子:“一個城市可以和市內所有的冰箱‘對話’,即通過網絡感知每個冰箱何時解凍等實際操作,通過科學調控在用電量低峰時開啟大功率電器,從而避免斷電現象。”
并不僅僅是冰箱,無線城市的愿景要實現的,是一個城市里所有的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互聯互通。當然,在發展初期,[FS:PAGE]無線城市首要解決的仍然是提高政府效率、改進公共服務、加強公共安全、縮小數字鴻溝、優化投資環境等現實問題。“構建城域無線寬帶網絡為市民、企業、外來訪客和旅游者、政府機構提供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獲取可支付得起的無線寬帶服務的城市,稱作無線城市。”莊梓新解釋了現階段的無線城市概念。
隨著3G網絡的全國性鋪設,中國發展無線城市的勢頭逐漸增強。在我國,隨著三大主流運營商3G網絡建設在更多城市全面展開,以3G+W(包括Wi-Fi、WiMAX等無線寬帶接入技術)技術模式建設無線城市并首先在政府辦公,城市管理和社會信息化等領域業務應用,成為各大主流運營商之間的競爭熱點,加速了我國3G產業的迅速成熟和蓬勃發展。莊梓新認為,三大主流運營商的積極介入,成為現階段中國無線城市發展的特色和亮點。
目前,國內無線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涵蓋人口超過兩億,正向內地拓展。“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在當地政府支持下、中國移動在北京、廣州、廈門等重要城市,中國電信在上海、武漢、揚州等地的無線城市建設中都取得了重要進展和成功經驗。
莊梓新介紹,每個城市強調的重點不同。例如在杭州,主城區無線寬帶覆蓋采用成熟的光纖+WiFi的方案,在降低成本同時兼顧了向未來的平滑演進。下一步會采用符合國家BWM(寬帶無線多媒體)標準的Miwave,這種新一代無線寬帶接入技術己在千島湖建實驗網,并在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排險中成功用于遠程視頻監控。而在海口,無線城市技術方案首先對現有光纖資源進行整合、補強和優化,從現有1712.1芯公里擴展至23237.62芯公里,在此基礎上用1.8GHz新一代無線寬帶接入技術CD-BRAS建成覆蓋全市的無線寬帶城域網。
在各地積極的摸索實踐中,國內無線城市建設基本達成共識,即以光纖為主干,以3G+新一代無線寬帶接入技術(WiFi、Mesh、WiMAX等)為拓展和延伸,“政府主導、政企共建、服務外包、企業運作”基本是對商業模式的共識。
相關文章
北京移動今年發展物聯網3G終端100萬
4月8日下午消息(李明)北京移動集團客戶部副總經理張平宗表示:“北京移動2010年的物聯網發展目標是,總計發展物聯網終端100萬,并且帶動50億元的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