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 ASIA 2025 啟幕在即:三十余載深耕傳動領域,以全鏈賦能驅動制造業智能化轉型
2025年10月28日至31日,被譽為“亞洲動力傳動行業風向標”的第 29 屆亞洲國際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展覽會(PTC ASIA 2025)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浦東新區龍陽路 2345 號)盛大開幕。自1991年首屆舉辦以來,這場由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與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展會,已深耕行業三十余載,如今正以近1800 家全球展商、10萬平米展示規模、12個專業展館的空前體量,構建起覆蓋動力傳動全產業鏈的高端交流與采購平臺,為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注入強勁動能。
從“品類覆蓋”到“全鏈支撐”:11大核心品類筑牢智能工廠基石
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是制造業的“筋骨”,直接決定了智能工廠的運行效率與精度。PTC ASIA 2025 延續“全品類覆蓋”優勢,將液壓、氣動、密封、齒輪、電機、傳動聯結件、鏈傳動、帶傳動、彈簧、軸承及工業分承包 11 大核心品類全面整合,形成 “一站式關鍵零部件采購矩陣”。這種覆蓋并非簡單的產品堆砌,而是基于智能工廠建設的實際需求,實現了從動力源(電機)到傳動執行(齒輪、鏈傳動)、再到控制保障(液壓、氣動、密封)的全流程適配。
以流體傳動板塊為例,恒立、華德、太重榆次等國內龍頭企業,將帶來適配新能源裝備的高壓液壓系統;而德國 HAWE、意大利 ATOS 等國際品牌,則會展示兼具節能與精密性的電液比例閥技術,這些產品可直接應用于智能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核心設備,解決傳統傳動系統 “能耗高、響應慢” 的痛點。在機械傳動領域,SEW、南高齒等企業的高精度齒輪箱,東華、征和的高強度鏈條,不僅能滿足重型機械的重載需求,更能適配柔性生產線的快速切換場景 —— 這種 “全品類 + 高適配” 的特性,讓 PTC ASIA 成為制造企業升級智能產線的 “核心供應商池”。
專精特新 “破局”:卡脖子技術亮相,助力產業鏈自主可控
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背景下,“自主可控”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命題。PTC ASIA 2025 敏銳捕捉行業需求,在 E5 館與 E8 館特設“專精特新”專區,集中展示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與 “小巨人” 企業的技術突破,聚焦傳動領域的 “卡脖子” 難題。這些企業雖規模不及行業巨頭,卻在細分領域擁有核心技術,是產業鏈補短板、鍛長板的關鍵力量。
例如,某專精特新企業將帶來自主研發的 “高速精密軸承”,其轉速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國外品牌在高端機床軸承領域的壟斷;另一企業的“無油密封技術”,可應用于食品、醫藥等潔凈生產場景,解決了傳統密封件“易污染、壽命短”的問題,填補了國內空白。專區不僅是展示平臺,更搭建了“技術交流 + 資本對接”的橋梁 —— 展會期間將舉辦 “專精特新技術對接會”,邀請整車制造、新能源等下游企業與專區企業面對面洽談,推動技術成果從 “實驗室” 走向“生產線”。這種“精準對接”模式,讓 PTC ASIA 成為推動產業鏈自主可控的“加速器”,也讓全球買家看到中國制造業在細分領域的創新實力。
聯展效應:跨領域協同,打造工業創新“生態圈”。
單一領域的創新難以支撐制造業的全面升級,PTC ASIA 2025 進一步放大 “漢諾威上海工業聯展”的聚合效應,與物流裝備(CeMAT ASIA)、空壓機(ComVac ASIA)、高空作業機械、電子商務包裝、智能加工等上下游展會深度聯動,形成 “動力傳動 - 物流運輸 - 生產加工 - 包裝倉儲”的全產業鏈生態閉環。
這種聯動并非簡單的 “同期舉辦”,而是基于場景化需求的深度融合。例如,在物流裝備展區,AGV 機器人企業可與 PTC ASIA 的電機、傳動聯結件展商直接對接,定制適配 AGV 的小型化動力系統;在高空作業機械展區,液壓系統展商可根據設備工況,優化液壓回路設計,提升設備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展會還將舉辦“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論壇”,邀請動力傳動、物流、加工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產線如何實現‘動力 - 物流 - 加工’協同優化”,為制造企業提供超越單一品類的“系統級思路”。這種跨領域協同,讓 PTC ASIA 從 “專業展會” 升級為“工業創新生態圈”,推動制造業從“零部件升級”向“系統級轉型”跨越。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